翌日清晨,状元府门前车马辚辚。

两辆青帷大车并数匹驮马已套好,车辕上捆扎着箱笼行囊,柳韫领着江音柔、江临渊立于阶下,面上俱是离愁。

江清晏一身石青官服,腰悬河道总督印信,正与母亲低声话别。

“此去开封,千里迢迢,河道凶险,务必小心。”柳韫替儿子理了理衣襟,眼中水光盈盈,“莫要逞强,遇事多与地方贤达商议,保重身子要紧。”

“娘亲放心,儿子省得。”江清晏颔首,声音沉稳。

“哥!”江临渊挤上前,脸上是少年人特有的兴奋与不舍,“等你治好了黄河,回来我教你骑马射箭哦!说好了啊!”

江清晏唇角微弯,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好。在家听娘和姐姐的话,勤练武艺,莫要懈怠。”

“知道啦!”江临渊用力点头。

江音柔递上一个沉甸甸的锦囊:“大哥,这是小妹连夜配的几味应急药材,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的都有,用法都写在里面了。路上多加小心。”

“有劳音柔了。”江清晏接过,放入袖中。

就在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

许凌策马当先,身后跟着两辆精致的油壁车。

车帘掀开,孟阑疏与孟阑芸在丫鬟搀扶下款款下车。

“子芜!”许凌翻身下马,笑容依旧带着几分不羁,“此去开封,山高水长,可别让黄河水冲走了咱们的状元郎!”

孟阑疏上前一步,对着柳韫盈盈一福:“柳伯母安好。”

随即转向江清晏,温婉道:“家父本欲亲来相送,奈何内阁急务缠身,特命小女代为转交此物,聊表心意。”

她身后丫鬟捧上一个紫檀木长匣。

孟阑疏亲手打开,里面静静躺着一卷泛黄的古籍,封面题签为《河防一览》。

“此乃前朝潘季驯潘公手书治河心得,家父珍藏多年,言道或对江总督此行有所裨益。”

江清晏眼中掠过一丝郑重,双手接过:“代学生谢过老师厚赐。此物珍贵,清晏定当悉心研读,不负老师期许。”

“哼!江总督好大的威风!”一个清脆却带着明显挑衅的声音响起。

孟阑芸抱着手臂,斜睨着江临渊:“某些人尾巴都快翘上天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己去当总督呢!”

江临渊立刻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孟阑芸!你少阴阳怪气!我哥就是厉害!十五岁的状元!十五岁的河道总督!你见过吗?”

“你!”孟阑芸气得跺脚,“我好歹不像某些莽夫,只会沾光!你哥厉害那是你哥!又不是你!得意什么!”

“沾光怎么了?我乐意!我哥乐意!你管得着吗?”江临渊梗着脖子,毫不示弱。

“渊儿!不得无礼!”柳韫和孟阑疏同时出声呵斥。

江清晏的目光却越过眼前的热闹,不动声色地扫过人群后方,屋檐角落,甚至府门内外的阴影。

没有。

那道熟悉的身影,并未出现。

他的眉头蹙了一下,心头莫名涌上一股烦躁,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沉甸甸的。

“时辰不早了。”江清晏收回目光,声音平淡无波,“母亲,音柔,临渊,保重。许二公子,孟大小姐,二小姐,告辞。”

他对着众人拱了拱手,转身便欲登车。

“哎!等等!”许凌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他的胳膊,脸上堆起促狭的笑,“子芜兄,急什么?这离愁别绪还没诉完呢!来来来,借一步说话!”

不由分说,许凌半拉半拽地将江清晏扯到旁边一株枝叶繁茂的石榴树下,避开众人视线。

“干嘛?”江清晏不耐烦地甩开他的手。

许凌摇着扇子,凑近了些,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喂,我说子芜,你这魂不守舍的,眼睛都快把府里扫出洞来了……在找谁呢?”

江清晏面色一僵,矢口否认:“胡说什么。”

“啧!还装!”许凌用扇子点了点他胸口,“你那点心思,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我许凌!是不是……在等咱们公主殿下啊?”

江清晏眼神微冷,别开脸:“没有的事。她来不来,与我何干。”

“哟哟哟!听听这口气!”许凌夸张地啧啧两声,“口是心非!你这点小别扭,我可是一眼就看穿了!说,是不是闹矛盾了?跟哥说说,哥给你支支招!保管手到擒来!”

“无聊。”江清晏拂袖欲走,“我的事,不劳费心。”

“行行行!你清高!你厉害!”许凌拦住他,收起嬉皮笑脸,正色道,“不过子芜,听哥一句劝,这男女之间……哦不,人鬼之间也一样!别扭闹大了,小心真把人……哦不,把鬼气跑了!到时候你哭都没地儿哭去!”

他顿了顿,看着江清晏依旧冷硬的侧脸,了然道:“得!看你这副爱来不来的臭脸,就知道肯定是你惹人家了!是不是嫌人家多管闲事,碍着你江总督青云路了?”

江清晏抿紧唇,没有回答,但紧绷的下颌线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唉!”许凌重重叹了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算了算了,你这块冰疙瘩,指望你开窍比登天还难!反正话我撂这儿了,开封路远,自己掂量着办吧!走咯!”

说完,他摇着扇子,晃晃悠悠地走回人群。

江清晏站在原地,石榴树的浓荫落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莫名情绪,不再犹豫,大步走向马车。

“启程!”

车夫老赵应了一声,长鞭在空中甩出一个清脆的响鞭。

车轮缓缓滚动,碾过青石板路,发出沉闷的声响。

柳韫、江音柔、江临渊,以及孟家姐妹的身影在车窗外渐渐后退、模糊。

江清晏靠坐在车厢内,闭目养神,试图将那些纷乱的思绪驱逐出去。

然而,随着马车驶离熟悉的街巷,驶向城门方向,那股烦躁感非但没有平息,反而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越收越紧。

她真的不来了?

那个聒噪的、总是惹麻烦的、却又……让他习惯了的亡魂,真的就此别过?

五年之约……洛阳归途……难道在她心里,还比不上那些萍水相逢的孤魂野鬼?

“停车。”

江清晏忽然开口,声音沙哑。

马车在距离城门尚有百丈的一处街角缓缓停下。

“少爷?”老赵疑惑地探头进来。

“去前面笔墨铺子,添置些上好的松烟墨和宣纸。”江清晏面无表情地吩咐,“河道图稿繁复,需得多备些。”

“是,少爷。”老赵不疑有他,连忙下车小跑着去了。

车厢内重归寂静。

江清晏掀开车帘一角,目光投向状元府的方向。

长街尽头,行人如织,却不见那抹熟悉的魂影。

时间一点点流逝。

阳光透过车窗,在车厢地板上移动着光影。

老赵抱着新买的笔墨纸砚回来了:“少爷,东西买好了。”

“嗯。”江清晏应了一声,目光依旧停留在窗外,“再等等。”

老赵一愣:“等?少爷,再耽搁下去,怕是要误了宿头了。前面三十里才有驿站……”

“我说,再等等。”江清晏的声音不高,却不容置疑。

老赵缩了缩脖子,不敢再多言,只得将东西放好,坐在车辕上,不安地搓着手。

又一个时辰在焦灼的等待中缓慢爬过。

日头渐渐偏西,将城楼的影子拉得老长。

城门处进出的人流稀疏了许多。

老赵看着天色,终于忍不住再次开口,声音带着恳求:“少爷……真不能再等了!再不走,天黑前赶不到驿站,这荒郊野岭的……”

江清晏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眼底最后一丝微光彻底熄灭,只剩下深潭般的沉寂。

死心了,看来是真的不来了……

“走吧。”他放下车帘,声音平淡无波,听不出任何情绪。

“是!”老赵如蒙大赦,连忙挥动马鞭。

马车再次启动,朝着巍峨的城门驶去。

江清晏靠在车厢壁上,闭上眼。

罢了。

她既选择留下,便由她去吧。

终究是他强求了。

然而,就在马车即将完全穿过城门阴影,驶入城外官道的那一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