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守着一名王府护卫,见赵澜和康平帝过来先行礼,后将房间门打开。

房间空空荡荡,庄耀被捆成一条靠墙坐在地上,见人进来只抬起眼看了一眼,复又垂下。

康平帝居高临下看着他:“就是你贪昧了皇庄的银子?还侵占百姓的田产?”

庄耀一言不发。

康平帝没有丝毫怒意,冷声道:“你可知你这样做至使多少百姓生计艰难?”

庄耀依旧一言不发。

“你没这个本事创立肆为社,你背后还有别人。”康平帝笃定地道。

庄耀继续垂着眼,声音平静地开了口:“没有别人,就是我创立的肆为社,既然已经落在你们手里,要治罪便治吧!”

康平帝冷哼了一声。

赵澜突然道:“你贪昧的这些银两就藏在长阜街一座宅子里。”

庄耀猛然抬头,脸上全是不敢置信,随即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赵澜蹲下身,继续平静的道:“这座宅子有口枯井,从枯井下去是一方密室,这些年你们肆为社贪昧来的银子都放在了这里。”

庄耀:“既然你找到了证据,直接治我的罪便是。”

赵澜摇了摇头:“父皇说的没错,你一个屡试不第的书生,的确创立不起肆为社,我会找出真正掌管肆为社的那个人。”

庄耀:“我说了,没有别人!要治罪便治!”

赵澜点了点头,没在和他继续说这个,转而说起了别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们就是打着这个名义创立了肆为社,沽名钓誉不说,还骗了许多真正胸怀大志之人。”

庄耀眼神变了变:“我们没有沽名钓誉!我们没有骗!”

赵澜继续点了点头:“你——们?知道了。”

庄耀:“你!”

赵澜站起身,同康平帝一样居高临下地看着他,“你们肆为社,应该改名叫不为社才对,一个不敬天地、心中无民、不记得圣人之说、甚至根本不知何为万世太平的人,哪里有那张老脸取名‘肆为’呢!”

赵澜停了停,继续道:“还是说,其实这‘肆为’的本意并非是这四为,而是——肆意妄为?”

庄耀抬起头,盯着赵澜道:“胡说!你不许这么说肆为社!也不许这么说他!若是没有他,大晟何来今日!他一直在践行他说的每一句话!他说会给大晟一个万世太平,他就能做到!”

赵澜冷笑:“让百姓生活困顿、朝不保夕直到被累死、困死吗?哦,的确,活不下去的都死了,能活下去的自然就相安无事、天下太平!”

庄耀挣了挣身上的捆绳,朝前够了够:“只是一部分人!他们只是困苦一段时间,只要熬过了这段时间,等到他大展拳脚,天下就会迎来真正的盛世太平!”

这时,房间门再度打开,一个声音清清淡淡又满含讥讽地道:“一个不把黎民百姓放在心上的人,竟有人信他能开创盛世太平!果真脑子不好就要多读书,虽然你书也读不好,但多读两本或许还是能挤出一些脑子里进的水。”

庄耀朝来人看去,认出此人正是楚王妃。

他冷笑道:“一介女流懂什么!”

沈宁依旧淡声道:“我懂的自然比你多,我知道百姓需要什么,还知道你们图谋什么,我要做的就是给百姓需要的,然后打碎你们的图谋,让你们这些年苦心孤诣的谋划全部白费!”

说完不再理会庄耀,朝康平帝行了一礼,道:“父皇恕罪,儿媳实在听不下去这等愚钝之言,便自行进来了。”

康平帝倒是没生气,想到了什么,和颜悦色道:“无妨,你话虽然说的直白,却没有说错,脑子不好的确要多读书,不过还少了一句,有些人的书是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沈宁径直点了点头,心道,父皇骂的比我全面。

三人无需继续审问,从房间出来。

虽然康平帝没从庄耀口中问出背后之人,却已经猜到了。

“若是没有他,大晟何来今日!”

仅这一句话,就让康平帝确定,是曹谏无疑。

只是,他无法理解。

“你们二人早就知道是谁了吧?”

康平帝问的语焉不详,二人却知道康平帝问的什么。

赵澜:“是。”

康平帝:“那你还在这兜什么圈子?”

赵澜:“因为没有证据。”

赵澜也没有说谎,他所查的一切都是指向曹谏,但却没有直接证据,最有力的证据也不过是庄耀与曹府的刘管事暗中有所往来,曹谏完全可以咬死说不知情。

再者,时机未到,康平帝终归还是会保下曹谏。

果真,康平帝听了没有证据后也没再多问,而是问沈宁:“听说府中下人的新规是你立的?”

沈宁:“是。”

康平帝:“为何要立这样的规矩?”

赵澜也侧首看向了沈宁,他当时听她在府中立了新规只觉高兴,这说明他的王妃愿意掌家,也愿意做这个楚王妃了,却没想过为何要立这样的规矩。

此刻,他也想知道为何。

沈宁心道,当然是因为当过牛做过马。

在现代,她们数据组每日与数据打交道,老板常要的模型也就那几个,模型固定,每次只要数据写入即可,即便需要新的,组内分工合作再进行数据整合,同样也会很快的完成,可是即便手头的事情做完了,公司也不允许做别的事,也没有偷偷做的机会。

而老板对她们数据组,无论是要数据还是开会,抑或布置工作,大部分时候又都在深更半夜……

于是她们组白日里为了打发时间,只能机械的将电脑中的所有文件及文件夹点开,关上,点开,关上……重复动作三十次后去趟厕所,再重复三十次后去趟茶水间……

是以,在她发现王府中也有这种情况时,直接定了此项新规。

沈宁轻声咳了咳,道:“儿媳觉得,读书让人明智,使人明理。这样,府里的侍从仆役们在面对各种事情时才会有所分辨,当来不及禀报或因其他什么原因,儿媳和王爷不在的时候,他们也可自行分辨,做出最好的抉择,王府里也才会更少的出现纰漏,少丢王爷和父皇的脸面。”

康平帝听了笑了笑,赵澜则多了几分意味不明。

康平帝:“读书使人明理是不错,可你那书斋里的书目五花八门,并非都是教人思辨明理的书目,听老三说,还有各类话本,这怎么说?”

沈宁:……她觉得,她要开始瞎说八道的……上价值了……

她清了清喉咙,道:“每个人的心性、悟性皆有不同,有人喜欢诘屈聱牙、晦涩难懂的书目,有人却喜欢明白晓畅、浅显易懂的。而府中的侍从仆役中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