圩市上卖鸡崽儿的多,卖鸭崽儿鹅崽儿的少,通常都是老婆婆带着小孙女儿在卖。
每个摊儿上卖的数量也有限,多的十来只,少的四五只。
这个向园清楚,像是她和外婆养鹅,最初就是为了卖鹅蛋,鹅蛋个儿大,一个抵得上两个鸭蛋,三个鸡蛋,价格也就虚高一些。
鸡蛋是一文钱一个,天气热的时候还会降,八厘一个甚至七厘一个。
鸭蛋是固定的两文钱一个,虽然只比鸡蛋大一圈,但是很多人都爱吃。如果卖腌好的咸鸭蛋,能卖四文钱一个,腌得流油的那种,要是遇上爱吃的老主顾愿意买,他们甚至肯出五文钱。
这差不多就是和鹅蛋一个价了,鹅蛋就是五文钱一个。
鹅蛋也好卖,因为鹅蛋个儿都大,还比鸡蛋鸭蛋稀罕,愿意买的人都不卡大小。
卖鸡蛋鸭蛋,就不一样了,得大小均匀,大的不会多给钱,小的却要少给钱。
所以看着稍大一些的鸡蛋鸭蛋,卖了不如自己吃划算,他们以前都留着自己吃了。
小的也留着自己吃,因为蛋没小多少,钱却是实打实少的,还要单独分开放,卖着也麻烦。
大家买蛋都是宁买大的,不买小的,愿意买小鸡蛋鸭蛋的往往是手里银钱不足的,对于价格上抠得就比较紧,稍微买个十个八个的,就要跟卖家讨价还价,不是让便宜两文,就是让多给两个。
向园和外婆都不是牙尖嘴利的人,说也说不过,声音还没人家的大,干脆就不卖这种容易有争执的。
表哥卖的时候,更加利落,他就不爱跟人讨价还价,反正我这都是好东西,价格就摆在这儿,你要买就利落掏钱,不买就别碍我生意。
到后头,他维系下来的都是很大方很慷慨的主顾,一次就能买下她们一个月存量还嫌少的那种。
所以,指望卖蛋的人家养鸡鸭鹅,收的粮食少的话,就不会喂太多只,一般都是喂一只公的,其他都是母的。母的下蛋,能孵小雏崽儿的蛋就留着孵崽儿,不能孵的就卖了。
孵崽儿也通常是选一只老母鸡,因为鸭和鹅都坐不住,爱跑,只有老母鸡能坐得住窝。
一只体形健壮的大母鸡最多能孵二十五个鸡蛋,孵鸭蛋就要少些,能孵二十个就不错了,鹅蛋就更少,一次只能孵十几只。
孵化完这只老母鸡也瘦了,得休息好几个月才能养回来继续下蛋,这时候,就要把这只老母鸡也卖了,想改善生活的话,就杀了自家吃。
向园之前就没少吃这样的老母鸡。
再说小雏崽儿,孵出的小雏崽儿也不会都拿去卖了,一般都是自家辨认一下,母的就留着,长大了好下蛋,公的才拿去卖。不然一群都养大了,粮食都不够给它们吃的。
这才有每个摊子上只有几只小鸭雏和小鹅崽儿的情况发生,实在是一窝孵不出来多少只,母的主家还都要自己留着的缘故。
向园倒不拘泥公的还是母的,她都要养。公的可以整只卖,也可以自家吃,但是她得确保自己买的这些雏崽儿里有母鸭和母鹅。
只有有母鸭母鹅打底,她才能越喂越多,实现鸭蛋鹅蛋、鸭雏儿鹅崽儿自给自足,发展壮大她的禽族大军。
这就要考验眼力了,小雏崽儿小的时候不好分辨公母,里头说不得就有漏网之鱼,向园挑的就是有漏网之鱼的那些。
她养这几年,也养出经验来了,虽然比不得老婆婆老奶奶阅历丰富,但是她眼神好啊,只看体躯外形和头部特征差不多就能判断出来公母。
“耕耘哥哥,我们去买那一窝,那一窝小鸭雏都很健康,至少有三只是母的。”
原耕耘很好奇,“怎么看出来的?”
那么一丁点大,不都是黄泱泱、毛茸茸,嘎嘎叫着,怎么就看出来不同了?
“你看那几个鸭头是不是比别的要小,身体看着扁扁的,尾巴毛散开。它们头小,鼻孔却大,圆圆的,公鸭的鼻孔不一样,是窄长的。”
原耕耘顺着向园说的看,只看出鼻孔的区别,别的一点也看不出来。
看不出来也没关系,向园认得就行,他们俩上前去问价格。
“阿婆,鸭崽儿怎么卖啊?”向园声音甜甜的。
“小娘子要啊?六文钱一只,我这养的可都是好的,身体壮实着,都喂了有半个月了,要不是实在喂不下,我可舍不得卖。”阿婆笑眯眯道。
比往年要贵一文钱,但想想桥头收税的牙行,她又能理解了。
听耕耘哥哥说,他们交的那些钱,其实远远不够五十税一的标准,但是如果跟牙行有关系,他们给你登记货物少登记一些,或者把贵的货物登记成便宜的,那就可以少交税。
如果他想故意刁难你,你卖的是五文钱一斤的大米,他偏偏要记成六文钱一斤的小麦,甚至是八文钱一斤的面粉,你卖一担莲藕,他偏偏要写成一担菱角,那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而且遇到一些不讲理的人,你说不卖都由不得你,□□给你开好,税钱你得留下,你不想卖,自己挑着回家去吧。
尽管有巡检司抽查,但那就是做个样儿,他们连本职的缉捕盗贼都不管,谁还管你有没有被牙行刁难。
他们来查验抽检,查的是卖主一票多用,抽的是你的分成,要的是好处。
何翀过来后,这地界没之前那么乱了,钱虽也不少收,但是胥吏牙行不能像以往那样明目张胆地欺压百姓,巡检司也有个收拢。
向园看原耕耘,原耕耘点点头。
向园道:“这一共是多少只,多少钱?”
要问个数和总价,不是向园不识数不会加减乘除,而是卖鸡鸭鹅崽儿的农人往往年纪大,有时候可能会算错。
要是买家数的十只,卖家偏偏要说十一只,买家算的六十文,卖家偏偏要说六十一文,这买卖就没法继续做了。
当然也有些故意使坏的,买家卖家都有,识字识数的糊弄不识字不识数的,把人坑得多出钱倒找钱的也不少见。
向园看着小鸭雏就喜欢,可她也没上手碰过,要等老婆婆报了价,她对得上,才肯上手摸。
老婆婆在家是让老头子帮她数好的,价格也是死的,总体不会超过某个范围,当下就道:“丫头,我这一共是八只,六文钱一只,你要几个,我给你挑。你放心,婆婆喂这么些年,别的没有,眼力还是有的,给你捡最大只的挑。”
向园笑笑,“我都要了,是多少钱,我们结给您。”
都要就是四十八文钱,这是老婆婆记得最准的一个数字,老头子说过,只要卖完了,钱加起来够这个数,就是对的。
但是付钱的时候还有麻烦,钱太多就数不过来。
向园只好数六个铜钱,老太太查验无误,递过来一只小鸭雏,等八只鸭雏都安置到向园的背筐里,一刻钟都快过去了。
他们又去下一家买。
鹅崽儿倒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