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那小子白白胖胖的,身体看上去羸弱,实际上后劲足,这娃娃将来必然有洪福。他不是一般人,一定会给你脸上添光彩的。好好培养,将来一定国家栋梁之材。”
“只要过得快乐,哪怕平庸一生也可以。我不指望他升官发财,只要他平平安安过一生也行。没必要去吃那骨头缝儿里的肉。”世和说道。
“你先别说的那么好听。你要是让他平安过一生,就要舍得投资在教育上,好好读书,将来必然比我们强,我们是错过了最好的读书的时间,想要时间倒流,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想让孩子在农村呆一辈子,那就给他准备好新房屋,将来娶媳妇用新房。如果不想让孩子待在农村,就要想办法离开农村,到城里去住,去发展。看把未来定在哪里,再进一步细化计划,让计划更有操作性。”马江平说道。
听了马江平说的话,世和没再说什么,他陷入沉思。
春日的郭任庄,暖阳洒在黄土地上,任世和蹲在自家老宅前,手指摩挲着脚下的泥土,眼里满是憧憬:“江平,我打算在这儿盖新房,村里还没人盖呢,我要是盖成了,肯定又结实又敞亮!”
马江平皱着眉,伸手拉他起身,一脸着急:“世和,你可别犯糊涂!这不是爱慕虚荣嘛。你想过没,盖了房以后给谁住?咱难道还在这村子里扎根一辈子?”
他语速极快,唾沫星子都飞溅出来。
任世和直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咋是爱慕虚荣呢?我就想让家里人住得舒服些。”
他望向自家破旧的土坯房,脑海里浮现出新房的模样,嘴角不自觉上扬。
马江平急得直跺脚,双手在空中挥舞:“你看看这村子,除了土就是地,能有啥前途?咱在城里工厂上班,就该想着在城里安家。你在农村盖房,以后还怎么出头?”
他的脸涨得通红,额头上青筋暴起,眼睛紧紧盯着任世和,仿佛要用眼神把自己的想法刻进他脑袋里。
任世和挠了挠头,眼神有些犹豫,低头踢着脚下的石子:“可城里房子太贵,哪是说买就能买的。在咱郭任庄,盖房材料都现成,花不了多少钱。”
他的声音低下去,心里也开始动摇。
马江平上前一步,抓住任世和的胳膊,用力摇晃:“钱能慢慢攒,可机会错过了就没了。在农村,孩子上学、咱以后发展,都受限制。”
他的眼神满是恳切,恨不得把任世和摇醒。
任世和沉默了,眉头拧成个疙瘩,目光在村子里来回扫视,望着远处连绵的土坡和破旧的房屋,陷入沉思。
许久,他缓缓吐出一口气:“你说的,我再好好想想吧。”夕阳的余晖洒在两人身上,任世和的身影被拉得很长,他的内心在这抉择中,开始摇摆不定。
他说的有道理,如果他辛苦盖了房子,将来孩子离开农村,这房子不就没人住了吗?自己和妻子到底在哪里养老呢?在农村还是在城镇?现在还不确定。
目前,世和的想法是宁愿自己单独过,农村的房子给妻儿。
如果儿女能考出来,在城里工作,那么房子给妻子住。如果儿女考不出来,房子就给妻子儿女住,自己还是在外单独住,他发现,通过对冰玉的进一步了解,以前对婚姻家庭的憧憬,对幸福的理解产生偏差,发现并不是文艺作品描述的那样,反而是十分残酷和现实的,并非一幅画,也不是一个梦,不是理想的状态,就像《红楼梦》里黛玉不能见宝二爷一样,如果见了,黛玉就要来偿还眼泪,最终不能享受高寿,如果不见,反倒比较好,可以享受天年,得以保全,也不用偿还眼泪。
世和觉得自己适合出家当和尚,只是现在上有老下有小,不能不尽到义务,因为现在很多人之所以逃避,是因为自己受压太重,快要崩溃,不逃走就没命。
过了三天,传达室喊住在食堂吃完饭回来的世和,说有信来。
世和接了信,打开一看,是弟弟世平写来的。心中说:
“哥:
见字如面。家中一切尚好,只是有一事想与哥哥商量,姐的婚事定下来了。对方是邻村的一个憨厚后生,家里本分老实,有几亩薄田,他本人勤劳能干,在村里人缘也不错。
妈觉得这门亲事还算合适,可我心里总有些不踏实。这年代,虽说咱庄稼人讲究的是实实在在过日子,但我怕姐嫁过去受委屈。哥,你在城里见多识广,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我想着,在姐出嫁前,咱得把家里能准备的都准备好,可咱这条件有限,不知道还缺些啥。哥你要是能抽空回来一趟就太好了,咱一起合计合计,让姐风风光光地嫁出去。
盼着哥哥早日回信。

某年某月某日”
世和看了弟弟的来信,真是惊喜,没想到妹妹都到了出嫁的年龄,也太快了,不过,女大当嫁,不管咋样,这是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事。具体男方如何,心里还真没数。
要看情况再定。
不过,亲事已经定下来,想着就是妈的意思,她老人家要是认真起来,恐怕就是不可反驳的,决定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世和觉得不能过多干涉妹妹的婚事,因为母亲还在,父亲不在,凡事都听母亲的,她是吃过苦的人,知道把自己的亲生闺女往什么地方送。这是母亲的本能。
既然她看中的人家,想必不会错的离谱。如果现在干涉,恐怕没用,反而得罪了人。
婚姻大事,要十分小心。如果都想管一管,反而不好。
世和想到这里,就给弟弟写了回信,信中写道:
“弟:
展信佳。你的来信我已收到,知晓家中正为姐的婚事忙碌,我的心中亦满是牵挂。
在这桩婚事上,我虽身处城市,然母亲一直操持家中事务,她对姐的品性与需求最为了解,对乡里乡亲的情况也更为熟悉。
她做主安排姐的婚事,定是经过多番考量,权衡利弊。我远在城里,诸多事宜难以亲力亲为,实在不便多加干涉。
母亲一生历经风雨,做事自有她的分寸与道理。我们应相信她会为姐寻得一门好亲事,觅得一个好归宿。
我会尽力在物质上给予支持,你也要在旁多协助母亲,把姐的婚事办得周全妥帖。
愿姐未来生活顺遂如意。

某年某月某日”
写完信,世和松了一口气,将信看了两遍没问题后就装进信封,投进邮筒。
他知道母亲的脾气性格,决定的事不会改变,如果回去谈自己的想法,恐怕不合时宜,也不被采纳,反而自取其辱。
对于这件事,顺其自然是最好的处理方式,说到命,这就是,没有谁会能抗的过去。
再说,世和知道任家的女儿,都有个性,一般不会被男人驱使,只能驱使男人。
也就是说,任家的女子都有主见,大小事不慌不忙,总能解决问题,总能化险为夷。
像是母系社会,都由女的说了算,男人是配角,不是主角,而且男人都是打长工的,任劳任怨,就是有怨言也不能说出来。
世和把包袱扔给了母亲,这个是最好的处理方式,遇到强势的女人,只能听从,不要犟嘴,不要对着来,免得吃亏,眼前亏必吃,将来的亏会永久吃,因为坚强且倔强的女子,十分厉害,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男子都无法招架,钢铁般意志的男子也会被这样的女子的熊熊火焰给吞噬熔化。
为了避免冰玉和家里人发生新的矛盾,在没接到冰玉关于盖房计划的回信之前,世和又赶紧写了一封信,给冰玉一些交代。
信中写道:
“冰玉:
见字如面,家中一切可好?我在外地,心里总是牵挂着你和家人。今日写信,是想和你聊聊关于姑姑的婚事。
我知道你在日常相处里可能对姑姑的一些行为有自己的看法,但她的婚事毕竟是她人生中的大事。在这个年代,婚姻对于一个女子来说意义非凡,我们应该尊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