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红烛剪影1
云雾缭绕,似银河垂地。黛玉独坐在园子中一块山子石上,花树繁茂如锦,落英缤纷,香气沉沉,周围一派绮丽春色。
明明人间方才过了冬至,然而此处却是三月如画。
是梦。
园中笛声清越,歌音袅袅,仙女们的嗓音如春水流过琴弦,唱着黛玉熟悉的戏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黛玉曾为此句感叹世人不解其味,如今再听,只觉世事兴废,不过如此。纵是花团锦簇,也有泯灭之日。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似水流年终是幽闺自怜,花落水流红亦是无语怨东风。
黛玉思及自己与宝玉在园中共读西厢,便是那淫词艳曲,与眼前的《牡丹亭》又有异?
年少时为此自怜感伤,落泪不已。
可当时的柔情蜜意,如今想来,徒添一抹世事苍凉之意。
黛玉远远看着年少的自己,彼时初入大观园,便是姐妹们不在,便觉得形单影只,时常感怀。
那时的她,情思全在诗酒花月、儿女情长之中;而今,家业衰微,浮沉于人情世路,昔日的芍药年华早被专营苟且磨得无影。
若是当时的少年郎,转身若见自己与国贼同席、与禄蠹周旋,又是何种想法。
歌音未绝,一道熟悉的仙音飘来。
“绛珠,我几次三番要去荣府接你却不成,没曾想你终归是自己回来了。”
黛玉唯恐与往昔的自己相顾无言,只得黯然神伤地随警幻离开。
仙女们环绕着她们前进,裙裾曳地如流云。警幻微笑道:“绛珠,你既已还了甘露之惠,便该留下,掌几处情司。”
黛玉摇头,她不想留在这华美却空寂的幻境里。
这只是梦。
“我不知仙姑所言何意,只知俗世中还有未尽之事,这般仙境,并非我此时之所。”
警幻的眼中忽然掠过一抹讥色:“绛珠,你本是天地灵物,只该享人世至真至情。至于天下苍生,各有因果轮回,你我天外之人,不必多管。”
黛玉凝视着她,缓声道:“仙姑要我享真情,可又要我无情么?”
“如今政荒众散,祸延万民,纵有贤臣忠毅清直,也敌不过小人当道、君主昏庸。大厦将倾,富贵荣华皆是报应,天数如此,生关死劫,谁也躲不过。”
黛玉停了下来,眼前花木仍是盛极,笛声依旧清亮,可多少姐妹早在家败之前便已四散,那姹紫嫣红甚至没能等到落花之日。
若真各有因果,那么便是国亡家破,她又何惧?风刀霜剑,她亦可直面。
她愿为盛宴余温中的花魂埋香,也想在末路之时寻一惜花之人。
她从来是为自己而悲,为无父母可依,为身衰命薄,为终身大事无人作主。
命运使然,她不得不从。
除了自哀自怜,便也无能为力。
黛玉转身往回,想去看看从前的自己。
告诉她,不必自怜,不必惧怕,就算失去一切依靠,就算老太太、宝玉都不在身旁,就算要离开闺阁,她也能自立自持。
因为天地广大,必有同她一般,惜花之人。
不是只有一人。
莫因繁花必将落尽,而错过来年百花盛放之景。
警幻见她不回头,唇边笑意渐冷。众仙女的身形忽而变幻,一瞬化作鬼魅,一瞬化作她旧日的亲友,纠缠着她不让离去。
“你还恩便罢了,与宝玉的婚约,我不允!贾府那等重色之风、败家之势已成,由不得你搅乱因果!”
黛玉被鬼魅纠缠,冷声道:“我还恩是为自己,与他何干?”
“那宝玉贪恋温香暖玉,风流轻薄。你是绛珠仙子,即便他是神瑛转世,也不配采撷你这天地精华。”
“我不是什么绛珠!”黛玉被缠得喘不过气,怒道,“我是苏州林氏之女。”
话音落处,仙境如画卷被烈风卷裂,化作漫天烟尘。花光散尽,乐声沉寂。
这一次,她无惊无惧,便醒了过来。
黛玉躺在床榻上呆呆的愣了一会,神思微乱,直到听到院外更夫的梆声由远而近,才轻轻唤人。
紫娟早守在外头,闻声立刻掀帘入内,俯身将人扶起。
“姑娘,亥时方过,只睡了一个多时辰。”她将温好的茶奉上,笑意柔和,“我见姑娘睡得安稳,不忍惊扰。”
黛玉接过茶盏,呷了口,点头道:“无妨。既无急事,我自然信你知分寸。”
目光在室内一转,似是随口问道:“裴总领他们,可回了?”
紫娟摇头,替她拧了热毛巾,“倒是宝二爷……”
她顿了顿,“方才还到荣禧堂来寻,却被姑娘带来的护院拦在外头,颇有些动静。”
“怎么回事?”
紫娟小声道:“大奶奶知姑娘回府,便带着人来探。谁知那些新来的护院守得紧,说荣禧堂不便男眷入内,硬是没让宝二爷踏进门。宝二爷性子您知道,见不着姑娘绝不肯作罢,话说了一箩筐,闹得颇为难堪。”
黛玉沉吟片刻,唤:“荀勇呢?”
“荀队长也被夹在中间……”紫娟忍不住笑了,“大奶奶亲自引着宝二爷来,他不敢怠慢。他不认得二爷,小红姑娘在旁明面没劝,可也没点头放行,他只好频频差丫鬟来探问您醒了没有。”
黛玉听了,唇边也漾起一丝笑意。是她考虑不周了,没把府里的事先说与裴石的人,倒叫他们为难了。
“先传膳吧,”她放下茶盏,“再请荣禧堂的护院到议事堂来。”
黛玉只浅浅用了碗粥,春纤给黛玉简单梳妆,瞧着倒有从前几分弱柳扶风之态。
议事堂内,荀勇与荣禧堂的护院已在等候。两拨人虽在守城时打过照面,却彼此不熟。秦家旧部沉默冷峻,气势在先,荀勇一众虽是新近得用,却也谨守分寸,不敢多言。
黛玉入堂,目光一掠,见他们神色拘谨,心中微叹。她早已想好,这些秦家旧部毕竟是戍边将士也算英雄,长久替贾府当护院并非正途。
她坐定,先唤荀勇:“荣禧堂的护卫往后仍由你统领。他们不熟贾府旧事,只需照顾我一人即可。裴总领未回,等他归来,自有安排。”
荀勇松了口气,躬身应道:“多谢姑娘信任,只是……”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掠向秦家旧部,迟疑道,“如今府中多了一位主子,往后规矩如何,还请姑娘明示。”
“宝二爷是贾府嫡系公子,我不过是暂理家事。待他休整几日,府中诸务自该听他发落,你们须得敬重。”
话锋一转,她察觉秦家旧部神情愈发凝重,便微微一笑,“不过你们没错,荣禧堂现下皆是女眷,又是库房重地,宝二爷未事先通报,确实不便径入。我能安心补这一觉,也是仗着你们尽忠守职。”
这一句,将护院们先前的顾虑与隐隐不安,化作了心安。
他们本是怕黛玉见怪,没料到她不仅不责罚,还当面肯定。
“你们守城有功,赏你们几日假吧。”她接着吩咐,“荀勇,与赵安商量个章程,让府中护院兵丁轮休几日。荣禧堂就暂借堂中这几位代管,等裴总领回来再作定夺。”
荀勇领命,神情松快下来。秦家旧部也微微收敛了冷意,低首拱手,算是无声领了黛玉的情。
黛玉想着自己也该将账册重新理过一遍,林家的家私与贾府的家业混于一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又想到贾兰年岁渐长,也该为他置一处独院,与宝玉一般,不致局促。
宝玉回来后,府中诸事都要重整,这管家的重担,也要一点点交还于他才是正理。
黛玉想着这府里的事一下子多了许多头绪,她抬眸看向面前的人,声音温和却笃定:“委屈几位在府中暂且做事,待裴石回来,我会在京城中另置宅院安顿你们。”
顿了顿,又似怕他们有所顾虑,补道:“若是不喜京城,金陵、苏州也可……边城亦行。只是我相熟的是长安与江南,边地的门路,还需再打听。”
议事堂内众人面面相觑,一人躬身道:“姑娘愿意收留,已是恩深,不敢再劳烦姑娘替我们谋划出路。”
另一人接道:“如今我们都是自由身,安顿好小少爷,自会寻一处落脚之地。”
黛玉轻挑眉,以为他们说的是裴石,似笑非笑:“你们是想带着裴石去占山为王么?”
黛玉想想,以他们的身手长相,好像能成。
众人一怔,忙摇头,“……不过是打猎种树而已。”
黛玉也微怔,旋即失笑。
“你们身怀武艺,却去做猎户农夫,岂不可惜?我原是想着替你们寻些差事,或在府衙当差,或为商队护卫,虽受制于人,却可遮风避雨。”
“姑娘好意,我们心领了。”有人拱手,神色轻松,“只是我们生来便惯了刀尖舔血的日子,不惯被人呼来喝去。宁可找一山头栖身,虽清贫简陋,却也自在。”
堂下人无不颔首。
黛玉轻轻叹息。
世道如此,便是曾为朝廷尽忠的男儿,最后只能苟且偷生,归隐山林。可转念一想,能脱离纷争,或许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种成全。
她原本还想着为他们寻差事、重返北地,如今却生了另一层明悟,放弃一些世俗的东西,反是解脱。
思绪未落,忽听一声熟悉又哽咽的呼唤,自门外传来:“妹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