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金城汤池21
黛玉没有回答湘云的问题,是紫娟进了房。
虽还是天光大亮,但费大厨有心。
“费大厨说今日有客,请姑娘示下布膳;还问明日冬至,可要早些安排。”
黛玉起身,招人进来细问。
让杀鸡宰猪,冬至也给府里下人们添点荤腥。
“虽要省下麦谷做汤圆饺子所费,但府里暖棚护得紧,畜禽都养得好,便做吧。”
素日拘礼的费大厨松快几分,替下人们谢过,应声而退。
湘云眼见林姐姐支吾着与厨子东一句西一句,知她是有意避话,不由得一笑,索性起身叫住了人,打听起今岁这等寒冬、粮米紧俏之时,贾府是如何供得这五百口人吃穿,也想着带些法子回卫府去用。
待费大厨告退,黛玉侧首问道:“卫大人如今在新朝任职,可曾遇着什么难事?我现下尚有些许薄面在闯王前,若能帮得一二,也算谢卫公子寻宝玉之恩,待这贾府换了主子,便没这机会了。”
湘云默了一瞬,这算是一种答案吧。
她撑着下巴想了想,道:“虽是兵部一个要职,但到底前朝出身,一言一行都要顾着那帮义军出身的莽夫脸色。”
湘云想起公公时常在家中长吁短叹,不免也低下了头,轻声道:“虽说新旧参用,可我家老爷常说,他若是文臣,倒也不惧这朝局动荡。偏生如今群雄并起,地方不靖,岂是只有义军一家独大便能了事?”
说着忽觉失言,连忙挥手,“呸呸,不是这话。如今天下哪里只一股义军?自号为王、占城据地者不知凡几,个个妄想登极称尊。朝廷方立,便要人家来归顺……”
她猛地站起,一如她之前穿宝玉衣服一般,模仿卫大人说话,昂首阔步:“可笑!北夷的战事如今音信全无,他们却只想着如何夺城据地!哪日胡骑兵临长安,叫他们嚣张给我看,一起为国赴死罢!”
黛玉见她大有吹鼻子瞪眼的样子,在那笑了起来,湘云倒也不恼,反忙凑前问:“像不像?像不像?”
两个人心中都知卫大人的担忧,但她们身在京城,家在长安,哪也去不了,也离不开。
笑声在屋中荡漾开来,去掩盖适才心中那抹沉默。
今日冬至,贾府开荤吃肉,济民坊也没有被落下。
先前黛玉在济民坊设一酒坊,专用废谷酿粗酒。虽无能为京中十处济民坊包饺子搓汤圆,但勉力分些酒酿丸子,总归能暖暖众生辛苦,也是一番心意。
他带着林姑娘亲自交代之物。虽行程颠簸,路扶却小心翼翼,一路护着。赵总领临行前特意叮嘱:“莫多嘴。对方问什么,答什么。回来后,一五一十回禀主子。”路扶自是牢牢记下。
他们两在玄极寺山门前一处光秃无字的大石头旁,只等着。路扶也不知道等了多久,许是过了两刻钟,忽听嗖的一声,一块山石飞来,砸在赵安肩上。
赵安揉肩,循着石块方向寻去,便见树上倚坐一人,半隐在层叠树枝后的浓影中。
是裴石。
两人行至树下,“老大,你每次能固定地方,别叫我们等太久吗?”
裴石未理赵安,只低眸看向路扶:“他是谁?”
赵安负手立着道:“老大不是不想见我吗?往后传话由他代劳。这是路扶,腿快,命硬。”
裴石不认识路扶,皱眉道:“这人可信吗?姑娘选的?”
赵安知道裴石喜欢怎么样的,忠诚、心思单纯,亲眷最好拿捏在贾府手中。一番细说,果然,裴石换了个姿势,目光如刀打量着他,缓声问:“手上拿的什么?”
路扶忙道:“是姑娘叫我送来的。今日冬至,这是些肉干与酒。”
裴石不语,纵身一跃,落地无声。
他将酒壶抛给路扶:“你喝。”自己却从油纸包中抽出一根肉干,手轻抬面具,头也不回地送入口中。
赵安、路扶:“……”
赵安叹口气:“不是,老大……你这样至于吗?”
“想我回去不?”裴石一句冷声,赵安登时噤言。
他不再理会,开口问道:“说吧,府中如何了?”
赵安将近两日城中、府中消息细细回报,裴石听罢,只淡淡“嗯”了一声。
赵安一头雾水,没搞明白他是专心吃肉呢,还是真的只有这个反应,便拍拍路扶肩:“往后便是如此,明白了吗?”
路扶点头,将一封信捧出:“这是我家姑娘写给先生的,问您是否安好。”
裴石又是“嗯”的一声,只拆信细阅,不过片刻,便伸手:“火折子。”
“有!”路扶忙取出,揭盖吹火,送上前。
眼见那两页纸燃成灰烬,路扶心中暗叹:姑娘当真安排得妥帖,人家伸手要就有。
谁料,黛玉洋洋洒洒那两页信纸,终究只换来裴石一句:“告诉她,无需多虑,山里这些人不会影响到她的。”
路扶又想,果然如路上赵总领所说的,两人都是寡言少语的人,这差事当真好办。
今早来的路上不仅路扶与赵安问了许多有关裴石的事情,众人边走也讨论起今日府里休憩之事,言语间皆带笑意,兴致盎然。
虽说如今日子朴素,无甚享乐,但只要心还活着,人总能找到自娱自乐的方式,搞出点热闹与盼头来。
天光虽冷,贾府却难得一派和暖气象。
府中上上下下放了休沐,下人们早早动了手,前院后院忙得脚不点地,扫除不止。大厨房杀鸡宰猪,费大厨也因着能放开手脚露一手,脸上添了几分难得的笑意。
黛玉端坐于书房中,听着平儿禀报酒菜、炭火、酒坊分发细节,一一问得细致,再应下。
她今日穿得极素,只在鬓边簪了支白玉簪子。平儿还淡淡笑说:“今晚宴客,姑娘怎的不穿得热闹点?听说府里冬至开席,丰川街几位掌柜姑娘都说要来,旁的酒肆老板还送了一条腊肉,我叫人送去费大厨那做了。哦!西坊的刘嫂子还给了些干笋,说是既来吃饭,便不能空手而来。”
黛玉让雪雁去库房取几坛好酒,叫平儿婶子明日给酒肆回赠去。
一旁湘云摸着手炉边剥蜜枣吃,闻言插嘴笑道:“你如今倒真像极了老太太,打点上下,宴请赏赐,果真威风。”
黛玉莞尔,未应。
年节气息在这一刻显得真切极了,仿佛世道太平、兵灾从不曾临过这城池,众人也不曾流离失所,刀剑相向。
湘云靠在榻上,把玩那只暖炉,心下却莫名有些出神。明明天寒地冻,贾府这般紧俏年景里竟还能开席宴客,她却总觉得,生出几分不真实感。
府门一闭,工坊休工,便只有那窑中的炉火日夜不停,除了在济民坊当差守炉的小厮,贾府的丫鬟婆子、家丁小厮、府兵护院,只要在京城的,都回了贾府。
府里的正院,正午下人们便已经用木柴堆起了篝火,在这个细雪纷纷的时候,跳动的火光叫人看了心头生暖。
后楼的丫鬟们笑着小跑进院,一传十地地要紫鹃看看她们的杰作。
黛玉、湘云、平儿,还有紫鹃一起在书房外的廊下朝府门远眺,一抹发黄的火光,在日光下并不明显,但是便是如此,也叫她们心情甚好。
义军即将班师回朝,新朝在即,而对她们的小家来说,卫若兰和宝玉还有两日便回京了,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去。
“林姐姐,”她忽而低声道,“这日子虽淡了些……但若是每日如此稳当,多好?”
黛玉微微抬眼,轻声一笑:“稳不稳当,咱们说了不算。”
她指了指天上淡淡的红月,“如今还要看天意。”
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