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启敖经验有限,能给尚昀的指点更加有限,到最后,只是给了句堪称废话的建议:“第一次签约别签太长,记得找个律师帮你看合同。”

送走尚昀,江启敖仍旧念着迟若霓,再三踌躇,给母亲许女士打了个电话。

同样的话题,许女士的态度比陈隽客观得多,听江启敖描述完大概情况,就问了几个关键问题:

有没有盈利的把握?

电影主题和卖点是什么?

主创团队怎么样?过往作品的票房和口碑?

市场定位和受众情况?

……

江启敖毕竟只是个演员,涉及不到项目制作,这些问题自然答不上来。

“这样吧启敖,”许女士不再继续追问:“我认识些对影视投资感兴趣的朋友,这个小忙可以帮,但不保证成功,你可以让负责人直接跟我联系,最好先搜集资料发给我。”

江启敖知道许女士谈起工作雷厉风行,绝不许诺做不到的事,马上说好。

“还有,我看天气预报说锦城这几天降温,穿厚点,多喝水,当心感冒。”许女士习惯性地叮嘱他:“钱不够就刷卡。”

江启敖听着许女士从商业模式无缝切换到居家模式,鼻梁发酸,破天荒地对曾经的叛逆产生了一丝悔意:“嗯,你跟爸也注意身体。”

*

迟若霓这一趟找的不是别人,而是位老相识——凌琛。

剧组成立之初,团队想法是先凑钱完成拍摄,粗剪出个片花,再去吸引新的投资,故此前期筹集的资金不过堪堪够花。

撤资问题一出,意味着连基本拍摄都会受到影响。

筹钱变成了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迟若霓和张依盈一通分析,决定迅速找出个最稳妥的解决办法。

她想到的办法是凌琛。

凌琛有钱,哪怕在演员圈子里,也属于有钱人。

简单来说,他的起点,是大部分人奋斗一辈子也爬不到的终点。

凌琛出身演艺世家,父亲是老一辈国民级演员凌念华,年轻时相貌堂堂、丰神俊逸,演过不少脍炙人口的经典角色,婚后重心移向家庭,接戏不多,圈内人脉却极为丰厚。

凌琛母亲家世更显赫——当然,能让他爹在黄金帅龄抛下事业选择结婚,肯定不是一般女人。凌琛外公外婆是国内一家高档家居公司的创始人,老两口只两个女儿,大女儿是现任公司董事长,把持公司管理大局。小女儿,也就是凌琛的母亲,没捞到经营大权,索性把目光转向了社会活动,经常活跃于各项公益慈善场所。

钱和人脉是通往娱乐圈不二法门。从凌琛决定踏上父亲的职业道路那一刻起,就有无数橄榄枝争相恐后往他手里塞。

凌琛没有过任何“无效出演”,凡他接剧,要么优质剧本,要么名气大导。

他的第一部戏是历史正剧的客串角色,十分钟的戏,一号导演搬着小板凳给他逐句讲解,老戏骨们倾囊相授表演技巧,无一不热心。

用凌琛自己的话说:“演戏上没走过弯路。”

资源过人,再加上凌琛对演艺事业怀有热忱,肯伏下身用心钻研,很快,他就成了业界鼎鼎有名的优质艺人。

做演员,凌琛获奖无数,经典角色傍身;做明星,凌琛高大英俊,气质高贵,奢侈代言不断;做老板,他这些年亲手创立飞拓传媒,参与影视投资,悄然掌握着行业越来越多的话语权。

面对这么一个六边形人生成就的旧搭档,迟若霓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是他。最不愿意求助的,也是他。

飞机的轰鸣声低下去,稳稳滑翔在云层之上。有人睡着了,机舱里响起轻微的鼾声。

迟若霓身心俱疲,却毫无睡意。

她打开手提包,看了看助理准备过的合同,拿出了一个不起眼的厚笔记本。

这是她的片场日志。

迟若霓的从艺之路几乎是凌琛的反面:年少离家,初中学历,在当上演员之前,她在饭店端过盘子刷过碗,站过柜台卖过化妆品,兜售过保险,后来经人介绍去做兼职剧组群演,方才渐渐摸到了演艺圈的门槛。

不论在哪,她都愿意学点什么。

当服务员的时候,会用收款机的比不会用的工资高;做销售员的时候,会给客户化妆的又比只会生硬介绍产品的工资高;到演员这一行势必也是一样。

演得好的,比演技烂的更有机会,更大概率出人头地、赚大钱。

迟若霓笃信学东西有用,钻研之余,乐于往本子上记学下的东西。上学的时候她就这么做,哪怕母亲提前一年就告诉她家里还有弟弟妹妹,负担不起她继续念书,迟若霓还是坚持把笔记本记了满满四本。

虽然最后也只是被家人卖了废纸。

记录下什么东西,就好像埋下了标记。

迟若霓翻看本子,知道还在往前走,心底就会踏实一些。

离开家后,她的本子都存着,记录的内容五花八门,有工作守则,有收银机用法,有化妆步骤,也有打电话营销话术。

从开始演戏,她就写片场日志。零零散散记录关于入戏、演戏的内容。

迟若霓问空姐要了毯子,一页页翻看。

这本子很厚了,前面的页片久经岁月,摇摇欲坠,被胶带勉强固定着。越靠前,记录频率越密集,越靠后频率越低,后面或许隔几个月只记录一句话——入行后,她签约经纪公司,上表演课,且演戏且摸索,对表演逐渐有了自己的见解,值得记录的内容自然就越来越少。

她爱惜地翻过去,在某一页停了下来。

其他页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这一页,却只有一行字,一张笑脸。

“就当做是从角色身上借来一段时光,痛快一场。”

字很漂亮,飘逸潇洒,后面的笑脸则画风略跳脱。

迟若霓的指尖描摹页面,记忆恍惚回到多年以前。

凌琛在外人面前总是一派儒雅作风,而后和迟若霓混熟了,在她面前却异样地稚气,看她在本上写写画画,就玩闹着抢过本子非要写上两页。

迟若霓好笑:“我学习呢,有你什么事儿啊”

“知道是你的武功秘籍,宝贵得很,所以必须占一页。”凌琛无赖地拿起笔,自顾自写了起来:“通融通融吧,万一以后不见面,你翻看这个本子的时候还能想起我。”

当时她好像一直在笑,笑凌琛莫名其妙。

未料想这话一语成谶,没多久,他们俩就闹掰到老死不相往来。

迟若霓盯着字。

她什么时候喜欢上的凌琛?

很难描述具体哪一时、哪一刻,但有那么一阵子,她真心以为他们会有漫长的未来。

剧组前期体验生活,他们骑着自行车在麦田里游逛,用土灶烧饭做菜,第一次用灶膛的凌琛弄得满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