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本是念着“勤政节俭”的帝王,对饮食的讲究始终守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规制,却绝无奢靡铺张的习气。

按旧例,皇帝每日分“早膳”“晚膳”两正餐,早膳多在辰时(7-9点),晚膳则在未时(13-15点),两餐之间设“点心”。

菜式虽有定例——通常正膳备菜四十品、点心二十品,可康熙总嫌浪费,常吩咐御膳房“减品”,日常多用“小份膳”:早膳或许是一碗粳米粥配四碟小菜(酱黄瓜、卤鸡丝、炒榛子、蒸山药),晚膳也不过是两荤两素一汤,比如葱烧海参、糟熘鱼片、清炒豆苗、凉拌木耳,再配一碗野鸭汤,简单用几口便罢。

连梁九功都常私下感叹“皇上待膳事,比待朝政淡多了”。

从前在乾清宫、南书房时,康熙偶因议事错过膳时也是常事。

御膳房按规矩将膳品温在“银暖锅”里,却没人敢催——帝王饮食本属“内廷秘事”,御膳茶房纵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将“皇上未用膳”的消息捅到太皇太后、太后或皇后宫里。

梁九功这些近侍太监更怕触怒龙颜,只能眼睁睁看着膳品凉了又换、换了又凉,直到康熙想起,才敢呈上最新做的那一份儿,这其中抛费实则不小。

可自打搬回养心殿,这“随兴用膳”的规矩,就被彻底改了。

葛布喇是皇后娘娘的父亲,赫舍里氏的顶梁柱,更是天子最信任的大学士——皇上的眼疾反复后,便没再对他这位“心腹兼岳父”保密,他也是满朝文武里,唯一能在明面上知晓皇上眼疾未愈的大臣。

理论上讲,是不该有外臣得知皇帝眼疾之事的。

总之,皇帝认为他的掩饰做的很到位。

每日未时前,葛布喇总会借“递呈文书”的由头,准时出现在养心殿,不只是为议事,更为“盯着”皇上用膳。

今日也不例外,未时刚到,葛布喇便捧着一叠折子进了殿,刚行过礼就被叫起来,见康熙眯着眼睛正伸手去够案头的奏折。

他忙上前一步,语气恭敬,“皇上,太医说您需少用眼、多静心,膳食更得按时用——这折子,不如先放一放?”除非是为了皇帝好,不然葛布喇是不会出言干涉天子的。

康熙握着奏折的手顿了顿,他晓得葛布喇的忠心,其实看着这些文字他也是头痛难耐,只是忍着罢了,“葛卿与皇后倒是愈发有默契了,连劝朕的话都如出一辙。”

葛布喇扶着皇帝下炕,在屋里转上几圈松散筋骨,君臣说几句小话儿,折子都留给珠兰领着女官看,他们外面再见几个大臣,便到了午时。

待朝臣散尽,宫女摆好了小炕桌,珠兰笑着道:“阿玛特意跟太医打听了,说按时吃饭能养脾胃,脾胃安则肝火平,肝火平了,眼睛才能舒服些。咱们啊,就着皇祖母安排的丝竹刚好用膳。”此时响起的声乐,恰到好处的舒缓。

说话间,宫女们捧着银盘鱼贯而入,摆上的菜式虽不及定例丰盛,却样样合康熙的口味:比如他爱吃的“挂炉烤鸭”,片成薄片码在青花盘里,配着甜面酱、葱丝、薄饼,不多不少正好够三人分食;又比如“冰糖炖雪梨”,是见他近日偶有咳嗽,嘱咐御膳房用文火炖了两个时辰,梨肉软糯,汤汁清甜;还有一道“炒豆腐脑”,用嫩豆腐切小块,配着香菇丁、火腿丁、虾仁丁快炒,鲜而不腻,是康熙早年在赫舍里府尝过的口味,葛布喇记住了,让珠兰安排宫里的厨子学去的。

“皇上,先尝尝这豆腐脑?”葛布喇给康熙碗里夹了一勺,挤开了珠兰这个正牌妻子,“特意嘱咐他们按家里的做法来,您试试还合不合口味。”

珠兰乐的不用自己管,就坐对面去了。

康熙看着碗里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又看了看珠兰眼底的期待、葛布喇脸上的关切,心里一暖,“好,朕尝尝。”

葛布喇连忙把碗到他手里,眼巴巴看着皇帝喝下去。见他是真喜欢,这才露出大大的笑容。

珠兰想了想,给葛布喇也盛了一碗雪梨汤:“阿玛也喝些,您近日帮着打理盛京的事,别累着了。”纳喇氏全族入京,如何安置,留下的产业如何交接,这些琐事都是葛布喇带着下头做的。本来这不是大学士分内之事,可皇上信任,便要多做一些了。

皇帝给自己岳父赐了座,将菜品给他摆放好,强行让他坐了。

三人围坐在小炕桌旁,窗外传来舒缓的声乐,气氛竟不像君臣翁婿,反倒像寻常人家相处。

这会儿,皇上也不说食不言寝不语了。

葛布喇偶尔会说些前头的琐事,比如“恭悫公主把东北的庄园管得极好,上月还多缴了三成糖税”,珠兰则补充着“惠嫔今日胎气稳了,赏了宫女们些银钱”,康熙听着,偶尔点评一两句,竟觉得这般用膳很舒适。

规矩,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被踏碎的。

吃到一半,他夹了一块烤鸭卷饼,先给珠兰,又给葛布喇也卷了一个,“这烤鸭确实不错。”

葛布喇接过,连忙道谢,又趁机劝道:“皇上若是觉得合口味,便多用些,此处不比前头规矩那么严苛。”主子实际是极为挑剔的一个人,有时候膳食不合口味,就进的不香,他又不说,难为了梁九功,只能多备着点心。

康熙笑着点头:“好。”也只有葛布喇,会跟他说这种话了。

用过膳,珠兰催着康熙去软榻上午睡。

康熙躺在铺着明黄锦缎的软榻上,听着珠兰平稳的呼吸声,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安稳。

皇室的爱总是内敛而隐晦,即便是生母在时,他所体会到的母爱也是百转千回的,需要细细体悟。

便是皇祖母对他的关怀也多在教导上,要么教导他本人,要么苏麻喇姑过来教导他身边的奴才。

所以,直给的温情是皇帝渴望且无法拒绝的。

慈宁宫膳厅

正午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铺着金黄桌布的膳桌上。

太皇太后与太后相对而坐,面前摆着几样清淡菜式:一碗小米粥、一碗飞龙汤、一碟糖醋小排、一碟清炒菠菜、一盘蒸山药,还有一小碗燕窝羹——太后自草原回来后气血亏虚,这阵子一直卧床调养,今日才算有精神,能常来慈宁宫陪太皇太后用膳。

“这燕窝羹是内务府新送的血燕,你多喝点,补补气血。”太皇太后叫人给太后碗里又盛了一勺,语气带着关切,“在草原上遭了罪,回来可得好好养着,别落下病根。”

太后轻声道谢,小口喝着燕窝羹,眉宇间却带着几分疑惑,犹豫了片刻,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