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永州府零陵县永政乡泷泊铺,现零陵郡泉陵县泷泊市。

泷泊市位于永水汇入潇水处,北距零陵郡城六十里,南到营阳郡城即原道州城九十里,兼之向南一片大山,是以成为两郡间的交通枢纽。

半年以来,大同社从营阳郡入广西攻略平乐、梧州等府,尤其是占据合浦县后,比此前翻倍的人员和物资经此输入广西,泷泊市俨然成一大市镇。

陈三绩与官成下了船,人挤人的码头上热闹极了,耳朵几乎没有停歇的时候,一股股汗臭味飘来,却又夹杂着码头上摊贩卖着的吃食香味。

他们屏住呼吸,跟紧零陵小学的训导,见缝插针,好不容易到了码头上面,抬头便见对面几人举着一面木牌,上书“欢迎零陵小学教习队莅临泷泊教导”。

按照现下大同社的学制,每一年分为两个集中学习的时段。

上半年正月下旬报到,六月上旬离校;下半年八月上旬报到,十二月中旬离校,保证每个时段专门用于学习的时间不少于四个月。

学生有将近四个月的休假,但教习却不是。

冬休时,教习会下至乡里开展脱盲工作;夏休时,因处于农忙时间,各地公署要么抽调教习到署里帮忙,要么组织教学培训。

这次安排在泷泊的教学培训,不仅有泉陵县南部乡里的教习参加,还有营浦县的教习过来,所以定在了泷泊这一居中之地。

本来陈三绩和官成这种尚在“服役期”的“伪明官绅”是不被允许担任培训讲师的,但零陵小学的学正特意向上级做了申请。

因两人表现良好,且颇有水准,兼之大同社并无充足的人力派往营阳郡担任教习,该地大量教习都是旧学出来的童生、生员,所以陈、官两人的经验十分重要。

故而上级批准了零陵小学学正的申请。

趁着街面上的人车暂时稀疏,训导领着他们快速过街,木牌下的一青年、一老者上前迎接询问,颇为亲切。

得到肯定的答复,两人的态度更加好了,甚至可以说恭敬。

泷泊的教习收起木牌,领着零陵来的客人去往泷泊公序。

期间那老者往后多看了几眼,便突然走到官成身边,神色激动地说道,“先生可是原来的永州知府?”

众教习齐刷刷看过来,官成被吓得半死,一时不敢说话。

“在下早听说老知府在零陵小学任教,说是这次也会来泷泊,原本不信,不想……”

老者高兴说着,陈三绩一阵咳嗽,他立即哎呦一声,说自己失礼了。

“官先生,你博学多才,这次能听先生教导,是在下的荣幸!”

老者似乎不打算走了,训导瞥了一眼,却未阻止,陈三绩和官成自然也不能赶人走。

老者自我介绍,原来是个老秀才,也难怪见到官成这么激动。

“大同社治理乡里的手段确实厉害,但推崇新学、贬低圣学,着实有些不明智了。”

老者又开始说“违禁之言”,这会不光陈三绩,连他同事也过来低声警告了几句。

“罢了,不说了。”老者讪笑一声,“我老朽之身,在公序教教文学和修身之道,也不算违背初衷。”

说着他指了指繁华的市面,有些好奇、兴奋地说道,“官先生,听说社里准备将零——泉陵县三分,最南边会分出一个新县,泷泊作为县治,是真是假?”

这话让其他泷泊教习也看了过来,官成尴尬回道,“确有此事,郡里有人提议,以泉陵、营浦、泠道三县交界地界,划出一个新县。”

一众泷泊教习顿时雀跃,称泷泊繁华,且位置紧要,设立一县十分适合。

官成不得不补充道,“诸君,只是提议,切勿与外人多说!”

但泷泊教习哪里听得进去,敷衍一句知道了,便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在泷泊设置新县的可行性。

陈三绩不禁感到好笑。

泉陵即原零陵,营浦即原道州直辖区域,泠道即原宁远,三县交界之地,皆是山区,根本供养不了一个县。

泷泊现在繁华,位置重要,那是因为大同社进军粤西。

一旦粤西稳固,则泷泊的地位将直线下降。

是有泉陵县三分的建议,但两分更贴合实际。

不过他也能理解这些教习的高兴,泷泊升为县治,对他们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即便知道泷泊一带设县可能不大,也会为单独设县找尽理由。

说起来,若是泷泊一带当真设县,大同社会取什么名字呢?

大同社鼓吹复古,虽则是借复古之名改制,但当真是费劲心思地用了一大批古名,从郡县建制到公署官职,皆是如此。

思绪正在飞扬,泷泊四面忽地响起一阵又一阵的军号声。

街道上走动的人都停了下来,错愕地四处张望。

泷泊教习也是一愣,然后与零陵小学的训导说了几句话,训导脸色凝重,当即叫众教习不要耽误时间,立即跟上。

他们匆忙赶到公序,公序大门已经紧闭,十几个穿着乡勇服装的人站在门口将他们一行人尽皆拦下。

公序学正亲自到门口来接,乡勇才放人进去。

教习们人心惶惶,不知出了什么事,学正也不清楚,只知道好像有山贼来袭,众人也才稍稍放心。

大同社连广西总兵都打赢了,还会怕小小山贼?

但陈三绩心中却极为不安,只是他不能表露出来。

到了泷泊公序给他们安排的宿舍,零陵小学的教习开始只顾着放置行李,对外面一阵一阵的喧哗置若罔闻。

不知谁关了门,吱呀一声响,众人几乎同时呆在原地。

“哪来的山贼?”

有人轻声发问,却异常的响亮。

站着蹲着收拾行李的教习坐上通铺,面色发白,眼眸中俱是惊惶之色。

陈三绩这才知道,原来大家都在害怕。

“泷泊四面山里土匪多也正常,”一中年教习道,“社里发兵夺取永州后,便又急着打去粤西,哪里有时间清除山里贼匪?”

但大家关心的显然不是为何会有山贼土匪的问题。

一个年纪稍小的教习声音发着颤,“泷泊这里乡勇很多罢?山贼应该打不进来罢?”

没人回话。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恐惧之色更浓。

零陵小学虽只是教书的学校,自学正往下,皆非官职,与昔日的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教官没得比。

但小学里的教习好歹是零陵学识最高的一批人。

不仅经常有人被借去公署工作,而且郡守、县令也时常会来小学找官成这类“老先生”请教问题,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