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读书不是只读书
没有人能够在听到这些话话时能够淡定的,杀皇帝。
得是什么样的人才生出此等恶心念,为了控制皇帝不惜以杀皇帝作为开始?
然,秦始皇扫过下方的一应臣子,他知道,他们是真会。
此时的臣子会,以后的臣子也会。
想想扶苏是怎么死的?
有弑君之心,左右朝局,甚至是取而代之的人,比比皆是,不过是看谁更胜一筹。
汉武帝更不用说了,刘据是怎么回事,他大抵也是有数的。
李世民时的情况要好一些,他更愁的是自己,似乎,可能,他的错比他以为的都要多。
明太祖朱元璋此刻阴起了一张脸,和朱标对视一眼,他们终是没有防住吗?
【朱元璋和马皇后有四子,长子朱标,次子秦愍王朱樉,三子晋恭王朱棡,四子明成祖朱棣,五子周定王朱橚;以及两个女儿宁国公主、安庆公主。老朱也是个可怜人,少年丧父母,中年丧妻又丧子。马皇后逝于洪武十五年,太子朱标刚刚说过了,逝于洪武二十五年,次子秦王愍王朱樉逝于洪武二十八年,晋恭王朱棡逝于洪武三十一年。不怪后头的老朱可怕得吓人,任是谁老婆儿子一个接一个的死,又是他和马皇后的孩子,那是别人能比的吗?白发人送黑发人。连刘彻一个神经病都受不了,何况是别人!】
汉武帝刘彻……
够了啊!别总是不放过任何机会的踩上他一脚!
朱元璋此时已经在浑身发颤,他的皇后,他的儿子们,他们的孩子,到最后,到最后竟然一个个都死在他的前头。
“爹,爹您别激动。事情尚未发生,一切能来得及改,爹!”朱标得知母亲竟然早逝,而一个个的弟弟们都走在朱元璋的前头,到头来,剩下的只有那么些人。
【都说朱元璋执意传位给朱允炆是因为对朱标,传统的家长思想,立长立嫡,嫡子,嫡长孙是吧。朱允炆此人,都知道他上位推行削藩,那么多年的教训例子摆在前头,削藩削藩,你只要能够把最强的解决,剩下的有一个算一个是不是都不得不老实,也能慢慢收拾。他不!
【削藩,挑了有错的人先削,非常讲理是吧。可削藩能是个讲理的事儿吗?要么不干,要干必须是把最强的一个个整治了,先发制人,好让对方没有还手的余地。朱允炆是让朝堂上的那些官给忽悠得连古往今来最浅浅易懂的道理都不懂。
【这事儿刘邦难道不是做过示范了吗?当年他初得大汉天下,封了几个异姓的诸侯王们,第一个也是最厉害的人是韩信吧。韩信当时被人告了谋反,韩信谋反了吗?当然没有?没有又怎么样,拿了有人谋反的名头,刘邦路过云梦泽,传韩信前来,直接把人拿了,各路诸侯能有反应吗?
【要捉就捉最强,按死了强悍那些人的道理朱允炆都不明白,反而挑起软柿子捏。其中周王朱柏是个软柿子吧。作为朱元璋的十二子,只大了朱允炆六岁,为人性子温和,重点是他无儿无女,为证明清白,自焚而死。在当时的社会,无子无女代表了没有任何危害。朱允炆连这样的一个叔叔都容不下,试问那不是一应的叔叔们都给刺激反了吗?你既压根不拿我们这些叔叔回事,非要置我们于死地,不给我们活路,那莫怪我们当叔的不仁不义。
【自此,靖难之役起,历经四年,打得血流成河,死伤无数。同样是抢位的太宗,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抢他爹的位子,杀他哥和他弟,李世民不避讳提起,可是朱棣是每每想起靖难之役,都寝食难安。为何?
【玄武门之变,政变发生只局限于宫中,第二天起来,长安的百姓依然如常,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靖难之役不一样,那是全国性的战争。从北京打到南京,四年的时间,令多少将士伤亡。都说朱棣五征漠北,他也只是想安定边境,以令天下人多记得他为天下的付出,从而能够减轻当年靖役之役造成的伤亡。】
打了四年,不用说都知道打了四年会造成多大的损失,会让整个天下经历多少的磨难,多少百姓为此流离失所,朱棣为此愧疚,心有不安,不奇怪。但同样的事再来一回,怕是也一样会做!
可是朱元璋此时挽起袖子,“老四呢,把老四叫过来,把老四叫过来。”
朱标拦人,积极无比的拦道:“爹。若是允炆当真如天幕所言的行事,哪怕是为了大明的江山,老四这个反也是应该造。连削藩到底如何下手都不知,爹以为他在皇帝位上,是不是也让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朱元璋……
不能否认。
连削藩到底该怎么下手都不知道,大明的江山落在他的手里,那不是妥妥的闹呢。
“皇后娘娘。”门外传来一阵叫唤声,只见马皇后在此时行来,朱元璋的心头七上八下的,那是何等的难过。
“你不能好好的听听吗?听完再说。打孩子,你不听了?”马皇后怕是也绝想不到自己竟然会死得那样早,可一想自己的岁数,也不算早了。
只是朱元璋丧妻丧子,最后身边……
朱元璋上前握住马皇后的手,他们是夫妻,患难与共,休戚相关,话无须说出口,只消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我是不相信老朱看不出来朱允炆的能力不够的,否则他也不会在后期那样肆意的杀功臣,杀到最后,能打的都杀得七七八八。当然也没有杀光,如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在靖难之役中和朱棣打得有来有回的,那是一心报效朱元璋对他们徐家的恩情。
【有什么办法,朱允炆不成,用人不成,尽听身边的文臣忽悠,大好的局面,愣是让他挥霍掉。最后兵败如山倒。菜得认!而朱棣上位后也是把一应文臣压得死死的,且迁都北京,这是做得最有利大明的选择。应天那儿是什么地方,文臣们的地界,在那儿等于是让他们层层包围。当皇帝的人让文臣锁死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