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初夏的第二位导师,是通讯部派来的丁营长。

他约莫三十五岁,个子不高,但精瘦干练,双目炯炯有神,走路带风,说话办事都透着股雷厉风行的劲儿。

他的教学风格和他的为人一样——简单,直接,高效,没有一句废话。

“林初夏同志,现代战争,打的就是信息!通讯,就是部队的神经脉络。脉络断了,再强的拳头也是瞎子、聋子!”丁营长开宗明义,声音洪亮。

1974年部队通讯手段主要依赖有线电通讯,所以他先教林初夏有线通讯。

沉重的被覆线、线拐子、单机查线机摆了一地。

“架线,不光要快,还得藏好。”

丁营长亲自示范,背着沉重的装备,在模拟的沟坎树林里穿梭,线缆在他手里像活了过来,贴着地皮,藏在草窠石缝。

“如果线断了,立刻查线机找点,接线抢修,就算炮火连天也必须得把线接上!”

连部那台老旧的“摇把子”(磁石交换机)也被拆开了膛,拿来当教学用具。

“摇起来,塞绳插孔,对,然后转接!”

丁营长口令短促。林初夏手指翻飞,插拔塞绳,模拟应答转接,按照丁营长的要求,完成的又快又准。

一本厚厚的代号本塞到她手里。

“‘长江’是司令部一号,‘黄河’呼‘泰山’是某师呼某团,必须要记**!”

丁营长抽查起来毫不客气,可林初夏的记忆力再次让丁营长瞠目——仅仅半天,再刁钻的代号组合,她都对答如流。

基础课程完成后,丁营长立刻搬来无线电台。

沉重的139型步谈机(对讲机)像个铁砖头,足有3公斤重。

“开关在这,调频这样做,记住没?”丁营长也不等林初夏回话,对着对讲机吼道

“呼叫:‘长江长江,我是黄河!听到回话!’”

林初夏刚和丁营长跑了一大圈,此时有点气息不稳但还要保持口齿清晰的回道:“黄河黄河,我是长江,收到。”。

硅两瓦短波电台重量足有10公斤。

“这大家伙要先架天线,再把地线埋进土里,旋转调频,找信号。

丁营长讲解着,林初夏在旁边努力吭哧吭哧的架天线。

“信号覆盖面积得看天气和地形。要是没电了就得摇这个。

林初夏又去摇手摇发电机,这几天可把她累够呛,她以为通讯兵是坐在那里等接电话啥的呢.

万万没想到通讯兵的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硅两瓦在平原通讯在距离最大可达到30公里,可这重量,敌后机动简直是噩梦。

丁营长还掏出了压箱底的功夫:跳频规避监听,密语通讯配合《标准电码本》。

林初夏对电码本的熟悉速度让丁营长乐的直拍大腿。

最令他拍案叫绝的是,林初夏在理解电流回路原理后,竟然用一节手电筒电池、几根铁丝和一个小灯泡,现场演示了如何通过控制电路通断时间的长短,发送简易的摩斯电码。

虽然简陋,但这举一反三的悟性和动手能力,让丁营长看到了一个通讯兵天才的诞生!

一周结束,丁营长离开时,对林初夏的评价只有一个词:“奇才!

他回去后立刻向自己家的团长打了报告,言辞恳切甚至带着激动:“团长!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把林初夏同志要到咱们营区来!她天生就是干这行的料!她的脑子,顶我们一个排!

丁营长离开后不久,林初夏迎来了自己的十七岁生日。

军营里没有生日蛋糕和派对,训练照常。

午休时分,她快步走向新兵连门口,远远地,就看到那个挺拔如松的身影等在那里,手里捧着三个摞起来的铝制饭盒。

“小夏!生日快乐!江见野的笑容在阳光下格外耀眼,眼里盛满了温柔。

“辛苦啦我的江江!林初夏欢快地跑过去,接过沉甸甸还带着温热的饭盒。

军营的纪律让她克制住了扑进他怀里的冲动,但眼底的雀跃藏不住。

江见野的笑意更深,他左右看看,迅速从军装内

袋里掏出一个用手帕仔细包裹的东西。

小心地打开,里面是三颗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鸟蛋,静静地躺在手帕上。

“喏,这是小栗子、小青还有黑妹给你的生日礼物。是他们特意托我带给你的。

<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