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过陈留县城门外的戒石铭,迎着晨雾,骆抒踏上了南门大街的石板路。
陈留县以纺织染业为盛,是以随处可见晾布架横跨巷弄,靛蓝色的绢布随风飘荡。时不时还有小伙计扛着布匹穿过人群,留下阵阵风。
时辰还早,早市才开,摊贩沿着街道叫卖朝食、果蔬等等。
望着眼前熟悉的一切,骆抒阵阵恍惚,不由自主走到摊贩跟前,问他买了块云英面,这是陈留本地的特色,用藕粉、芡实混合制成,是很饱腹的吃食。
有时早间起晚了,她便和阿姑一人一块,吃饱了再开市。
在那时十分稀松平常的日子,如今想来有恍若隔世之感。
其实她不是一开始就住在秦家,因自小她手脚麻利,在织布、染布上有点天分,学得快,家里人送她到秦氏布行帮工,每月二百文钱,她每日需往返陈留和乡下家里,走上近两个时辰的路。
骆抒十四岁那年,家里想把她嫁了,赚点彩礼钱。阿姑拦着不让,说好不容易教出来了,能帮我撑起门面,现在倒好成了白眼狼,学完本事要带回家嫁人,骂骂咧咧地给了她家里五贯,让他们过两年再说。
她阿姑待她实在是很好很好的。
陈留县衙在衙前街,骆抒走完了南门大街,又跨过洗桥巷,才遥遥望见陈留县衙的石狮子头,她有些畏惧这个地方,当时就是这里,不由分说判了阿姑死刑。
尽管心头阴霾横生,骆抒也未停止脚步,她径直走到门前。意料之中,门前有两个衙役候着,大老远就伸出头看她来了,远远地招呼她,“哟,这不是从前秦氏布行的掌柜娘子吗?”
骆抒上前问了声好,“难为二位还记得我,我前几日收到陈留的信,说是我阿姑在狱中病重,不知我能否进去看她,为她延医看病。”
说完从衣袖中抓起两个装满铜钱的布囊,给二人递了过去。
那二位换了个眼色,并不着急接,反而问她,“娘子来得不巧,可否听闻前几天雨水冲塌了大牢一事?”
这事她知道,刚听闻时她还害怕阿姑遭难。后来一想,若是有人引她回来,阿姑应当还安全。
骆抒点点头,“确有耳闻,难道是我阿姑已不在大牢?”
一位长瘦面孔的衙役说道,“娘子莫慌,你先来看看这个。”
他递给骆抒一个信封,上面照旧没有任何文字,里头有两张信纸,一张写的是“恶寒发热、头疼如劈;胸膈满闷,气血亏虚。”
骆抒瞳孔微缩,这是……阿姑被诊治后留下的脉案,当时她在审刑院用赵乡绅的脉案将了赵泓济一军,如今他就还了自己一个脉案,何其诛心。
另一张打开,是阿姑的笔迹,也只有几句话:阿抒,我病情沉重,恐命不久矣。但我不求能活着,只希望死前见你最后一面。
骆抒眼泪瞬间逼上来,大颗大颗地落在信纸上,这不可能是阿姑的口吻,肯定是有人胁迫她写的。
她平复心情,淡声道,“二位大人,这是何意,何不明示于我呢?”
这两人平日里只是底层衙役,何曾被唤过大人,当即龇牙咧嘴地笑起来。
另一个矮胖身形的才接过骆抒的孝敬,“掌柜娘子别怪我们为难,这也是有人打点过,娘子曾经得罪过什么人,自己心里也有数的。”
秦、赵两家之事早已传遍整个陈留,有许多人不知底细,只咒骂骆抒婆媳两个不知好歹,放着上好的姻缘不要,竟然还搞出人命来,骆抒更是做尽离经叛道之举。
但也有人明白的,她们也见过骆抒,买过骆抒的布,知道她是个温柔的性子,这事背后指不定有什么隐情,因此好些人对骆抒的印象都尤为复杂。
这时骆抒笑了,“我既然回来,心里多多少少是明白的,二位大人就与我说实话吧。”
没料到她丝毫不怕,反而四两拨千斤地答复了。
两位衙役收了调笑的口吻,他们见识过赵泓济的手段,那可是个心狠的,这位娘子还是自求多福吧。
“既如此,我就实话同娘子说了,你阿姑已不在县衙大牢,被人接出去养病了。若你想知道住址,赵家郎君说了,只管去问他。”
骆抒脸色猛地沉下来。
她的心跌落谷底,整个人僵在原地,找不到自己的声音。赵家,赵泓济如同毒蛇一样咬住了猎物就不松口,他只给了骆抒一条路,一命换一命。
骆抒如坠冰窖,他说的话他全做到了,要骆抒弯下腰求着他,仰仗他的心意行事。
凭什么,她是个人,又不是赵泓济的玩意,凭什么由他作践。
一辈子藏在骨子的犟意如烈火般冲破冰封,骆抒直直地站在那儿,回答说,“赵家郎君的话我收下了,烦请两位带话,叫他好好照顾我阿姑,我自然会去找他的。”
两个衙役难掩惊色,实在难以想到,一个如此娇弱的娘子有这种胆色,一而再再而三地与赵家郎君作对。若是他们自己,早等不及自个收拾好,爬上赵家郎君的床了,往后吃香喝辣、穿金戴银,哪怕是妾、是外室,都是享不尽的福气。
何苦把自己搞得如此狼狈呢?
骆抒转身,毫不犹豫地走了,但她并非是朝着赵家的方向去的,反而绕回了南门大街,陈留县的布行多数坐落在这儿。
秦氏布行曾是这条街上最大的一间,两层楼,带着后院,是骆抒住了近十年的家。
旧日的痕迹还在,牌匾上的招牌却换成了抒色布行,骆抒来得不巧,布行还未开门。
她在对街挑了个隐秘角落藏着,等候这家店开门。
无论如何,她想先看过抒色布行的新掌柜究竟是谁,还有,那名声在外的绛布长什么样。
等候了约摸一盏茶的功夫,抒色布行还是大门紧闭,她觉得奇怪。四邻的布行都已开了门,现在正是做生意的时候,这是为何?
不止是她,布行门前也围了不少人,似乎是等着买布,还有大胆的,直接上前敲门。
敲得急了,里头突然有了动静,从门内钻出个小伙计,挪开一块门板,探出头来冲外边的人喊道,“今日闭店,不买了,散了吧。”随即飞快地缩进去了。
其余人跑了空,骂骂咧咧地走了。
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