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与虎谋皮
刘应振缓缓转过身,昏暗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让他看起来有几分陌生和可怖。
他就这么静静地看着窗外,不知多久,嘴中突然吐出一句:“殿下,您想过没有,先皇……为何会突然驾崩?”
这个问题像一道惊雷,在孟宸的脑中炸响。
刘应振回过头去,看着孟宸那张年轻的面容,继续道:“殿下也觉得如外界所说一般,下毒?**?北狄刺客?”
孟景不可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老师,一个荒唐而又极具诱惑的念头疯狂地滋生出来。
“难道不是吗?”这句话说出来的几秒钟,他突然话锋一转。
“不对,你的意思是……”
“臣什么都没说,”刘应振打断了他,“臣只是觉得,此事蹊跷,坊间也早有传闻。若是能找到一些人证物证,证明先皇的死与当今陛下有关……到那时,天下汹汹,群情激愤,煜亲王手握重兵,他就算不想清君侧,为了大昭明的安危,为了孟家的列祖列宗,也不得不站出来主持公道!”
孟宸彻底呆住了,相比于主动去拉拢皇叔,这个计划无疑更加阴险,也……更加“安全”。
他不需要承担主动谋逆的罪名,只需要顺水推舟,看着孟景被拉下马。
他看着刘应振,嘴唇动了动,但是发现自己发不出任何声音。
他原本想呵斥,想说这太卑鄙,但内心深处那对皇位的渴望,像一只手一样死死地扼住了他的喉咙。
刘应振看出了他的动摇,“臣在宫外,恰好认识一位故人,他……有办法找到我们需要的人。”
孟宸闭上眼,不再去看刘应振。
许久,他才疲惫地挥了挥手。
“此事,老师自行处置便是,我累了。”
这便是默许。
刘应振心中一块大石落地,他深深一揖,眼底是压抑不住的狂热。
“臣,遵命。”
他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书房,留下孟宸一人,在巨大的阴影中被野心和恐惧反复撕扯。
当夜,天空没有月亮,乌云遮蔽了星光。
京城南郊有座破庙,庙宇荒废多年,孤独的建筑物在风中站立。
刘应振裹着一件黑色斗篷,一个人骑马来到庙前。
他下了马,把马拴在腐朽的拴马桩上,推开了庙门,门发出吱呀的声音。
庙里没有人,只有一座佛像,佛像的头缺了半边,空洞的眼神在黑暗中看着他。
风从破窗吹进来,神龛上的蛛网被吹动。
刘应振没有点火,他在黑暗中站着,静静地等待。
过了一会儿,一道黑影从佛像后面幽幽的出来,动作轻的没有任何声音。
“刘大人,你比约定的时间晚了一刻钟。”来人的汉话说得有些生硬。
云层裂开一道缝,漏下一点月光,可以看到他高挺的鼻梁和中原人不同的脸部轮廓——是北狄人。
刘应振的心沉了一下,但面上不动声色。
“路上有些眼线,需要清扫。”他开门见山道:“我的人,带来了吗?”
那北狄人拍了拍手,两个同样劲装打扮的狄人从暗处拖出一个不住发抖的身影,重重地扔在地上。
那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太监服,瘦得皮包骨头,脸上满是污泥和泪痕,浑身颤抖不止。
刘应振走上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为了今天的计划,他告诉自己,这是拨乱反正,是为孟氏江山清除祸害。
可当他看到这个北狄人,看到这个被吓破了胆的小太监时,一个声音在他心底响起:刘应振,你这是在与虎谋皮,你在通敌**。
他强行压下那丝动摇,将所有的罪恶感都归结为成大事前的必要牺牲。
“抬起头来。”
那小太监哆哆嗦嗦地抬起头,一看到刘应振官服上的补子,立刻吓得磕头如捣蒜。
“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闭嘴!”刘应振冷喝一声:“我问你答,若有半句假话,你知道下场。”
小太监立刻噤声,只是身体抖得更厉害了。
“先皇驾崩那天,你在哪里当值?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全部说清楚!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