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再次收到姜维的书信已是月余后,他这才得知姜维去了安禄山麾下,便撤了寻访的人手。

姜维在信中讲述了这一月有余里他都干了哪些事,又如何得安禄山的器重。末了他以李白投奔永王作比,自己循着崇敬之人的步伐,定能大展宏图,有所建树。

崔琰看着书信里藏不住的万丈豪情,由衷为姜维感到高兴。京城早已朱门世袭,寒门难窥廊庙之阶。对姜维来讲,去到节度使府,未必不是一个好去处。

只是在安禄山深陷谋反的这个节骨眼上,不知道他前路是否顺坦。他提笔回信,字里行间暗示着自己的担忧。

回完信,崔琰着疾风备马,前往醉仙楼二楼雅间。

不多时,李泌身穿粗麻短褐,头戴斗笠进来了,带着初冬的寒峭。

崔琰赶紧起身,关上窗,又往铜炉里投掷了两枚兽炭,一股子清香从炉内飘出。

“难得沐休,我们兄弟二人喝上几杯。”

“还是你这地方好,又暖又隐秘。”李泌接过疾风递来的茶杯,仰头喝了下去。这才觉得身子回暖了些。“今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才初冬,就已经如此寒冷了。也不知道流民的安置情况咋样了。”李泌担忧道。

“长源兄思虑极是。往年赈给、赈贷、施粥、居养下来,流民至少能安度寒冬。但今年边关战事频发,财政枯竭,就余一些小规模的赈济,加之流民数不降反增……”崔琰不敢讲下去。

李泌提了一口气,深深叹息:“七郎与太子殿下忧至一块了。只是现下殿下与陛下关系紧张,东宫不好插手此事。朝中官员又以杨国忠马首是瞻,他又以涸泽而渔的敛财之法固宠。这种不进反出的事,他必然不会做。七郎,现下只有你可以做这个事了。”

崔琰略微思索一番,应下了此事。

原是几日前,因南诏异动的消息传至殿前,圣上欲发动再次攻势,但迫于两年前唐军惨败于南诏,便翻阅了崔琰校对的《六韬》《三略》。又见其字苍劲有力,傲骨天成,便宣进殿内考究一番。而后提他至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一职。

崔琰答:“以《六韬》文伐为基,削弱南诏根基;以《六韬》武战为径,掌控战事主动权;以《三略》择将治兵,强化我方战力;以《三略》应变为策,以静制动,以夷治夷。”

圣上大喜,将他提至御史台,任监察御史一职。

此番崔琰确是上书劝捐的最佳人选。

李泌见崔琰应下,倒是欣慰不已。崔琰虽暗着里与东宫一线,但东宫因避结党营私的嫌,不敢与之许诺什么。现下他盛得陛下圣宠,生怕他倒戈到杨国忠阵营。

“七郎上书需注意时机与分寸。近来幽州频频来书,要军衣,要粮草,要军饷。他倒是下得一手好棋。一边上书为自己辩解,一边让长子安庆宗和朝中亲信之人为其作保,一边还若无其事继续要钱要粮。端的是好计谋,三管齐下,陛下早已不再怀疑他,转而忧虑杨国忠此举是否伤了他和安禄山的感情。现在正忧心着呢。”

崔琰抱拳谢过李泌,忽而想到姜维书信里一笔带过的胡商觐见盛况。要是平日里,崔琰只道是藩镇自收财政,但结合李泌所述,便多了个心眼,隐去姜维,将此事转述给了李泌。

李泌心里大骇,也留了个心眼。朝中不久后欲派宦官使节借安抚之由一探虚实,得赶在出发赶紧将消息送达。

二人又聊了许久后才各自离去。崔琰回崇仁坊的时候,绕道去了怀远坊,却撞见了让他血脉贲张的一幕。

前些日子,小桃和汐娘连夜绣出了“绣罗坊”的幡布,让过往行人能注意到这有家绣坊。阿蛮今儿午饭后就将幡布挂了上去。

谁料刚挂上,就有三个绸布厚袄的汉子堵在门口。那为首之人就是织锦行的行首刑老三,只见他手里把玩着一枚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眼光沉沉地望着飘动的幡布。另外二人则斜着眼打量着门内挂着的几幅绣品。

“王娘子,你这开绣坊怎么不跟咱行社知会一声?”刑老三沉了沉声音,带着些不容置喙,“长安城的绣活,历来都是行会里的人来做。你这突然冒出来,神不知鬼不觉,也不知道请的哪路神仙竟将市籍办了下来。是不懂规矩还是估计想破坏行规?”

这行会来找她们麻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前几次,来的不是底下跑腿的,就是西市绣坊的掌柜,都是来讨伐她不经行会,自由经商。

阿蛮不胜其扰。在那些个伙计过来立规矩的时候,她惊觉此处的规矩,必须靠个山头才可以经商。

她赶紧备上厚礼,前去行会赔礼道歉,谁知连行首的面也没见到,还被阴阳怪气一番,她再也不去参合这帮人定的所谓的规矩。

阿蛮无奈,将说了百遍的话再复述一遍:“刑行首,最初确是我不对,不懂行首的规矩。但后面我也去行会赔礼道歉,您避而不见。我想着吧,定是我这绣坊庙太小,不值当您上心。况且我们这里不开设铺面售卖,家中作坊只适合承接西市绣坊的绣活,不会破坏市场价格的。”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他能理解。

奈何那刑老三油盐不进,伸手扯下幡布,手指用力一捻,丝线便松动了。小桃看着她和汐娘熬夜费力赶至的幡布,就这样被刑老三踩在脚下,脸上白了又白。

“还敢挂幡布!”他冷笑一声:“承接其他绣坊的绣活?我看你是天方夜谭!没我的首肯,你看哪家绣坊敢卖你家的绣品?再说了,不入行会,你哪来的上好丝线绸布?现在就算你跪着求我入行会,那也是妄想。”

阿蛮胸口剧烈起伏,脑子里嗡嗡作响,连带着脸颊也烧了起来。这群欺人太甚的家伙!

那刑老三见目的达到,便拂袖而去。

只是接下来几日,行会处处找绣罗坊的麻烦。阿蛮与小桃去采买丝线时,往日熟悉的店家要么推说缺货,要么报出比平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