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
清脆的马鞭声撕裂了皇城夜晚的寂静,一匹快马在空旷的宫道上飞驰,马蹄叩击着冰冷的石板路,溅起一连串急促的火星。
守卫宫门的禁卫刚想呵斥,看清来人是林浩后,硬生生把话咽了回去,手忙脚乱地打开了通往内宫的门禁。
林浩翻身下马,甚至来不及将缰绳交给迎上来的内侍,便抓着怀里那份滚烫的密信,三步并作两步,冲向灯火通明的甘露殿。
殿内,李世民刚换下常服,一身玄色龙袍的盘扣还未系好,见林浩闯入,眉头一挑,却没说话。
他知道,若非天塌下来了,林浩绝不会如此失态。
“陛下!”
林浩双手奉上那份用火漆加急密封的军报。
李世民接过,指尖轻轻一划,信封裂开。
他扫了一眼,随机便拿着那张薄薄的信纸,一步步走到墙边悬挂的巨大舆图前。
“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
李世民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从河北道的博陵郡,一路向北,越过幽州,最终,指尖重重地按在了北境长城沿线的几个被军部标记为“废弃”的黑色小点上。
那几个前朝为抵御外族而建,早已被黄沙掩埋了半截的古老要塞,此刻在他的指下,如同几根刚刚从血肉里翻出来的毒刺,狰狞可怖。
“陛下,臣在查阅崔氏旧档时发现,百年来,崔氏数次遭遇灭顶之灾,但每到关键时刻,总有一股来历不明的外力介入。”
林浩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中响起,“卷宗上记载含糊,只称其为‘流寇’‘边军哗变’,甚至……‘天佑’。”
“昨日,博陵崔氏大长老崔文海被捕前,曾说‘崔家的棋盘,不止博陵一地’。臣当时以为是败犬之吠,现在看来……”
“这所谓的‘祖荫’,就是他们埋在北境的刀。狼烟,是拔刀的信号。”
李世民缓缓转过身,将那份密信随手丢在御案上。
“传朕旨意!召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程咬金,即刻入宫!立刻!”
半个时辰后,甘露殿偏殿。
大唐权力中枢的几位巨头齐聚一堂,气氛压抑得连烛火的跳动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兵部尚书李靖须发皆白,听完林浩的陈述,他第一个站了出来,眉头紧锁。
“陛下,北境狼烟,事关重大。但……会不会是边军误报?”
他走到舆图前,手指在那几个黑点上点了点,“这几座要塞,老臣年轻时曾路过,黄沙都埋到了城垛口,残垣断壁,风一吹就掉土疙瘩。别说藏兵,就是藏几百只耗子都难。世家门阀的手,怎么可能伸到那里去?”
李靖的话,代表了在场大多数人的想法。
这听起来太荒谬了。
“李尚书所言极是。”宿国公程知节瓮声瓮气地附和,“俺看,八成是那些世家崽子在故弄玄虚,想把咱们的注意力引到北边去,好让他们在地方上的余孽趁机溜之大吉。”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此事透着一股邪门,但更多的还是不信。
一个盘踞在内地的文臣世家,去操控边境的废弃军堡,这超出了所有人的认知。
林浩没有争辩,他只是沉默地从怀中取出另一份卷宗,双手呈上。
“诸位大人,这是李君羡将军,从博陵坞堡地底抄没的军械库清单。”
内侍展开卷宗。
当那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数字呈现在众人眼前时,偏殿内所有的议论声,像是被一把无形的刀瞬间斩断。
脾气最火爆的程咬金开口怒骂:“铠甲……一千三百副!长矛三千杆!强弓硬**一千张!箭矢……箭矢超过十万支!”
“这**是五千人的装备!足足够装备一个满编的折冲府!他崔家想干什么?!”
“这还不是全部。”
林浩的声音再次响起,他从袖中取出一块用黄布包裹的物件,轻轻放在桌上,然后缓缓解开。
一块通体翠绿的玉佩,出现在众人眼前。
玉佩上雕刻的游龙仿佛活物,鳞甲毕现,在烛火下流转着温润的光泽。
一直沉默不语的杜如晦,在看到玉佩的瞬间,身体几不可见地一震。
“这龙眼……是一点血的雕工。三年前,和田进贡的‘踏雪寻龙佩’,记录在册,本应入内帑。但在运抵长安前,于河北道失踪。当时……只当是寻常匪盗劫了镖。”
偏殿内,落针可闻。
如果说军械库是谋逆的铁证,那这块本应躺在皇帝私库里的玉佩,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了所有人的脸上。
这证明崔家的手,早已伸到了他们无法想象的,也根本不敢去想的领域。
李世民的目光缓缓扫过众臣:“现在,还有谁觉得,这只是故弄玄虚?”
无人敢应答。
“北境都督李绩那边,是什么情况?”李世民的视线最终落在了李靖身上。
“回陛下,李绩将军已传回消息,边军已进入最高戒备。”
李靖的神情凝重无比,“但……除了那几股狼烟,并未发现任何大规模敌军集结的迹象。狼烟燃起后,不到一炷香的功夫就熄灭了,快得……就像个幻觉。”
“这不是进攻,是点名。”
林浩断然道,“他们在确认彼此的存在,或者,是在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李世民点了点头,走到舆图前,手指在北境那条漫长的防线上重重划过。
“传朕手谕,命金吾卫‘不良人’与百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