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再往下低一点,她就要把自己送进来。

谢意珠未免太不戒备,或者说能和谢缙之多亲近,被人捏着摆弄,她都不会挣扎。

不难想她是怎么捧着玉佩把玩,沾上自己气息的。

也不难想若他此刻颔首,给出一点可以继续的信号,人就能继续靠着,任由他伸手把整张脸压进来,她也只会哼一声忍受

谢缙之伸出一根指头,抵住她额头,将距离拉开:

“我知道了,明日会戴。”

语气还是疏离,但到底有些不一样,谢缙之顿了顿补充:“此事多谢你。”

意珠怔怔看他,几秒后才用力点点头。

她等着谢缙之再说点什么,但是就没有了,谢缙之将玉佩放于桌上,研墨提笔处理正事,没有多交谈的意思。

她是该走了吗?

意珠徘徊几秒,要很有眼力见说她回去了,余光先却无意瞥到谢缙之的手。

他握笔的手很漂亮,运笔间行云流水,笔杆被他抵着,全然由他掌控去向。

视线顺着落下去,怎么挪都挪不开,于是话也在嘴里转了个圈:“哥哥,这支笔可以给我吗?”

谢缙之侧头看来,停在笔杆上的指骨因停顿愈发分明。

她这才看清谢缙之虎口处原来有颗痣,戛然而止的一点。

“我之后要和另一个人去私塾了,还什么都没准备,我有点紧张。”

习字运笔与她而言都很陌生,如果她能带着谢缙之手里的这支去,应该会好一点。

握住谢缙之的东西,会让她很安心。

谢缙之稍加思索便明白她在说什么。

谢意珠刚回京,对谢家一切都不熟悉,现下世家贵女要学的东西更毫不知情。

而谢家私塾宗族文人颇多,又有祖父和诸多学生坐镇,放在京城里也是独一份的出众,不少世家想将人送来沾沾文气。

故而私塾中除开谢家小辈,还有不少大家子女。

带她去私塾,不说养出多少才学,光是多见见同龄人,以此慢慢熟悉京城,也是件稳妥的事。

以秦氏性子,应当是安排了谢青同她做伴,只是怎么称呼谢青为“另一个人”。

谢缙之垂眼:“私塾所用之物,我会让吴泽给你送去。”

“谢青行事稳重,成绩出众得夫子喜爱,你与他同去私塾有个照应,有什么不懂的问他即可,不必紧张。”

吴泽动作很快,意珠头跟着他转上一圈,又转回来问:“这一只不可以给我吗?”

“这只我用过了。”

谢缙之素日有个习惯,到了他手上的东西,就只有他能占用。

意珠乖巧眨眼,没再说话。

她是个不会给人添麻烦的孩子,即使不想,磨磨蹭蹭的也很安静。

幼妹发间膏香似有若无,因为清晰闻到过,所以轻易就能再发现,正如那块玉佩。

兄妹关系有好有坏,唯独没有让自己物件沾上妹妹味道的那一种。

谢意珠对关系的把控很没轻重,作为长辈更该提醒她。

但昨日意珠不安,宽慰她“不必紧张”后她回去照旧睡不好,躲到这人来乱糟糟困成一团。

现在又有害怕的事,一支笔而已,难道没有好意给她的理由?

意珠对他晦下来的眼神一无所知,只是侧头磨蹭,后颈在视线中发亮。

谢缙之垂眼,将笔擦净才给她。

“给我吗?”

意珠眼瞳倏忽亮起,那点气息从鼻尖极快闪过,她一下也不恋恋不舍、眼巴巴站在旁边了。

发丝乱糟糟贴在耳侧,额头睡出的那道红印都没消,只翻来覆去捏住笔杆,将它挤进指缝中。

吴泽前脚送她出去,要说小姐独独看中公司旧物,拿到笔就去练字了,后脚就听公子吩咐:

“明月病快好了,下次她再找来,可以让她去见明月。”

女孩间能说的体己话更多,只是:“公子不见小姐了吗?小姐同您很亲近。”

谢缙之一个眼神扫去,吴泽噤声良久。

“她年岁小,你也小?”

亲近?

她堂皇亲近,是因为刘家待她不好。

刘家将她母亲引起的闲言碎语迁怒在她身上,平日话语刻薄,要用她时就理所应当,仿佛她生来欠刘家一笔账。

这般作态将她养得胆怯不安,对她好一点她就能这样不知轻重的亲近。

但别人应该没有俯身逼近不错过机会,连她舌头都看清的理由。

既然清楚界限,就不该放纵她无知无觉,踩着她吃过的苦给自己塑身。

等她熟悉谢家,过了不安的这几天后,一切就会走上正轨。

他之如谢意珠,就会如他同谢青、谢明月一样,没什么亲不亲近。

谢缙之面色平静垂头,用那只手将玉佩挂回腰上。

流苏轻轻摇晃起,他不细看。

*

意珠一回院子,就兴致勃勃开始练字。

吴泽送来的东西不少,还有一瓶同昨日一样的膏药,一碗散寒汤。

丫鬟还记着杜姨娘的叮嘱,意珠素日见过什么人得了什么回去都得复命禀报,这会努力在心里记着事,小心问:

“小姐是同大公子了说什么?”

谢缙之平日做事周全,却没有在这种小事上耗费过精力。

毕竟这些东西下人或姨娘都会准备好,他素日朝政之事都忙不完,哪还做这些。

意珠看也没看那些东西,手指很珍重贴上笔杆,一撇一捺落得认真,头也没抬:“说了要去私塾的事。”

“去私塾?就是说了去私塾,大公子也没必要送来这么多……”

当然是因为她是谢家的“谢意珠”,是他们寻回的妹妹,而谢缙之是位极其体贴细致的兄长。

丫鬟收拾着东西,有个问题犹犹豫豫不知该不该说:“小姐此前可有过先生?”

意珠盯着纸上歪歪扭扭的一个“谢”字,没说话。

村里愿意出拜师礼和学费闲钱的人不多。

从前刘家也送人去读书,不过提了腊肉交给先生,大哥却坐不住,课业都是胡乱交的。

那日大哥和刘母大吵一架,说懒得念书时,意珠心不在焉喂了一天兔子,最后才忍着极快心跳,鼓足勇气问刘父——如果腊肉要不回来,她可不可以替大哥去念书。

刘父咬着花生米,上下打量她一眼,忽然咧嘴笑得很大声。

她的忐忑在那笑声中变得赤裸零散,直到她被笑得手脚发凉,刘父才开口说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