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进去,徐临远开始发问:“为什么和杜淮安来南川市?”
李芯棠心头虚虚的,不敢直视男人的眼,撇开头,“不需要你管。”
“你是嫌还不够乱吗?”
徐临远很生气,下午的时候看到杜淮安发来的照片,他气得要死。
“你现在是什么身份在杜家?你没看到军军不喜欢你吗?还有,哪怕杜淮安和胡晓婷离婚多年,他家老子一直都把胡晓婷当成儿媳妇。就算你和杜淮安在一起,杜家也没你的位置。”
李芯棠转过头来不可思议的望着发怒的人,杜家没她的位置,徐家就有吗?
“就算我和杜淮安在一起,也比和你在一起好。军军现在不接受我,迟早有一天会接受我。”李芯棠分贝拔高,“今天是除夕夜,我不想和你吵。我已经说的很清楚,离婚、离婚,听到了吗?”
李芯棠故意把离婚两个字重复、重重的说,让大家都听到,尤其是徐家人。
徐临远一股子火憋在胸口,抓住李芯棠的手,“跟我走。”
“我不走。”李芯棠用力拽住,“我答应了杜淮安要陪军军。”
徐临远猩红的眼盯着她,一脸受伤的表情,不讲理起来,“那我呢!我也需要你陪,你是我老婆。”
杜庭序跪在真皮沙发上,趴在椅背上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吵架的人,心头非常痛快,转身开口,“爷爷,徐叔叔在和那个女人吵架。”
坐在沙发上的人起身走到窗户前,看着两人起争执,徐临远抓着李芯棠的手。
“爷爷,那个女人是不是想当我后妈?”
“她要是想当我后妈为什么又和徐叔叔拉拉扯扯的呢?”
杜建业回头看一眼孙子,“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这么多为什么?”
杜庭序撅撅嘴巴。
“你们爷孙俩在看什么?”
杜淮安突然冒出来的声音吓到一大一小,杜建业恨他一眼走到沙发上坐下,杜庭序乖乖坐下,拿起手机给妈妈报平安。
不敢给妈妈提爸爸找了新女友的事情,怕妈妈会伤心。
杜淮安往外看一眼,眉头一沉,这个李芯棠连徐临远都摆不平,唉。
“徐临远,你非要让大家一个新年都过不好吗?”
徐临远脾气上来,牢牢抓着她手腕,“是你,不是我。我留在江明陪你过年,结果你一声不吭跟杜淮安跑来这里。”
李芯棠自知理亏,扭开脸,“我不需要你陪。”
“李芯棠,你是有老公的人。让杜家人知道,你让他们怎么看你。”
李芯棠咬咬唇。
“我说你俩还没谈完吗?”杜淮安推开门出来,双手插兜走到李芯棠旁边,“我家快开饭了,临远,留下吃饭?”
徐临远一个眼神过去,恨不得刀了杜淮安。
杜淮安无所谓的耸耸肩。
徐临远拉着李芯棠要走,杜淮安伸手拉住李芯棠另外一只手,人被两个男人拽在中间。
杜淮安丝毫不给徐临远脸面,严肃的说:“徐临远,芯棠我不可能让你带走,她是我请来的客人。你们之间又什么事情等这个年过了再说,你要是愿意,可以进去吃个晚饭。”
“杜淮安,我们之间的事情不需要你来插手。”
杜淮安拉着李芯棠的手腕走到她身前,用力扳开徐临远的手,“我说过,现在芯棠是我家的客人,你们之间的事情之后谈。难道你真的想拉着她现在去面对你父母吗?我姑姑和姑父人已经到酒店,我不想你们徐家这个除夕夜的团年饭为了你这点破事闹的大家都不开心。你已经不是小孩,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要有分寸,懂吗?”
徐临远怨气冲天的怒视他,“你有分寸?新年拉着我老婆回家过年。”
杜淮安看李芯棠一眼,将人挡在身后,转头对上徐临远的愤怒,“我当然清楚我做的每一件事。倒是你,现在不应该来找芯棠,而是应该去面对你的父母,把事情讲清楚。要是姨能接受芯棠,芯棠也愿意,我可以大方的让芯棠过去和你们一起过年。要是你做不到,我要保证我请来的客人人生安全。”
杜淮安话中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今天说什么都不会让他带走李芯棠的。
杜家的团年饭很丰盛,请了五星级大厨来家里掌勺,一桌子山珍海味,每上一道菜厨师都会介绍。李芯棠不懂,默默看着一道道摆拍精美的菜肴。
桌上的气压很低,根本不像是除夕夜的团年饭。她小心翼翼的扫着桌上的人,坐在主位的杜建业一直没给她好脸色,而杜庭序一看到她就哼哼的。
刚才她路过通往后院的过道口的时候,看到杜淮安教训他,要对她有礼貌。杜庭序嘴上答应的好听,但看到她时满脸不屑,嘴巴撅的老高。
杜建业开口:“侄媳妇,随意哈!我们家人少,团年夜也清净。”
李芯棠不敢说话,微微点头。
杜淮安用公筷给她夹了一块鱼肉,“新年吃鱼的寓意据说是年年有余,虽然我不信,但今年还是信一信。”
“谢谢。”
李芯棠知道杜建业和杜庭序都在看她,压根不敢抬头,碗中的鱼肉也不敢碰。
杜建业瞧着杜淮安那狗腿的模样,恨铁不成钢。
杜淮安瞧着,又给他爹、他儿子夹,“来,年年有余。”
要不是有外人站,杜建业真想揪住他的耳朵给扔门外去。
晚饭后,李芯棠走出房子,站在院子里,抬头看着黑沉沉的夜空,一颗星星都没有,更别说月亮。
“看什么?”
李芯棠回头,“我看天气预报说今晚上有小雨,以前小时候就盼着新年不要下雨。”
“下雨又不影响,我们这些地方并不像小地方很注重节日气氛。顶多,明早去拜访一下叔叔伯伯,之后都是各做各的。”
“挺好的,不繁琐。”
以前春节,他们都会回乡下过年,外公外婆最喜欢的就是李□□,李□□得到的红包也是最大的,而她和李晓雯不仅红包小,还要帮着舅妈干活儿,坐几桌人的菜。
在农村,儿子是传香火的,而女儿是赔钱货。
哪怕新中国解放几十年,在偏远农村地方这种思想根深蒂固。
据说当年李为书读书全靠社会好心人资助,本来外婆早就想李为书辍学打工,但她拼命反抗才有读书的机会。从她记事起,李为书一直在反哺那个支棱不起的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