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沈平的科举心得
接下来几日。
张志亲自盯着酿酒。
沈平和宋凯白日到国子监上课,放学后便到书坊或者酒坊帮忙。
书坊依旧忙碌,但进账不多。
因为刘子晋为帮沈平筹钱,很多收的都是预付款。
唐玉微同样忙活着自己的事情,将采购的各项物资,以及朝廷派发的物资打包装船,准备运到边关。
因为她要屯田,所以农具和种子的数量很多。
杨震和赵汤两人见沈平和张志哑火,以为他们已经回天乏术,夹着尾巴做人。
所以这几日也是洋洋得意。
国子监,崇志堂。
放学前。
沈平站起身来,看向杜春芝,“杜先生。”
杜春芝看着沈平,脸上是抑制不住的笑容,“沈平,你有什么事?直说便可。”
他感觉沈平就是他的贵人。
今后沈平前途无量,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将水涨船高。
毕竟他可是沈平的老师。
沈平道:“前几日同窗们不是要我的科举心得吗?我已经编撰成册印刷出来,是不是给大家分发一下?”
听闻此话。
崇志堂内的学子们,皆是激动不已。
杜春芝更是应声道:“好!那就给大家发一下!”
随后沈平和宋凯给大家伙分发《沈平的科举心得》。
学生们拿到手,皆是对沈平感恩戴德。
原本沈平在崇志堂的敌人就赵青一个。
不过自从他被宋凯打后,便转走了。
所以这些同窗再没跟沈平有仇的。
沈平自然也愿意拉拢这些同窗。
因为他们很多人今后是要入朝为官的,而且家世都不错。
再者说同窗之情在这个时代,情谊也是很深厚的。
所以沈平不介意积攒些人脉。
“沈兄,这恩情我记在心中了!”
“沈兄!大恩不言谢!”
“嘿嘿!有沈兄的心得在,春闱不就稳了吗?!”
“感谢沈兄!”
.......
学子们皆是起身,双手接过,深深揖礼,表示他们对沈平的尊重。
心得发完之后。
杜春芝看向沈平,笑问道:“沈平,还有剩余吗?”
沈平点头,“有的。”
杜春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能不能给我一份?我也学习学习。”
沈平:???
宋凯:???
众学子:???
沈平有些无奈,“先生,您这?”
“这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杜春芝倒是落落大方,“即便是我参加秋闱,估计都没你答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好吧。”
沈平点头,随后将自己写的科举心得给了杜春芝一本。
杜春芝打开翻开,看着沈平编撰的内容面露惊讶。
他没想到,沈平竟然能将一本心得写的如此有章法。
学生们看着里面的内容同样非常惊讶。
他们现在终于明白,沈平为何能高中解元了,他真是将整个科举都给吃透了。
他若是不中解元,那都难怪了。
第一卷:备考核心,从“基础”到“拔高”的实操法。
第一步:打基础,把“必读书”啃透。
楚国科举的考试的内容是儒家经典,核心是四书五经以及理学。
必读书单:四书,以及《四书章句集注》,详尽到每个字的注解都不能错;五经,选择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进行深耕,其他四部至少要通大意。
辅助书单:《大楚会典》、《历代名臣奏议》、科举中的闱墨(范文),学习结构与文风。
背诵技巧:千万不要死记硬背,用抄书法进行记忆,边抄边想,为何如此批注;再用自问法进行辅助,比如看到《论语》“为政以德”,就想如果考吏治,要如何用这句话开篇。
第二步:练文体,“八股文”写得“规矩又出彩”。
要想写好八股文,要先懂“八股结构”........
.......
沈平这本《科举心得》写的非常详细,而且将自己的认知全都写到了里面。
这含金量就相当于一本高强的武功秘籍。
“好。”
杜春芝双手都激动的有些颤抖,“沈平编撰的这个科举心得,真的非常好,简直是面面俱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