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无福之人

【她还是不信殿下心里没有她!】

青雀很快合上了信。

楚王的回信当然不止那一句话。他还说,对袁氏已有处置也回应了她写的那几页日常琐事但她现在没心情细看。

她也不去思考,楚王所说,“一定会在她生产之前赶回京里”究竟有什么深意。

现在是她和阿娘逾白在一起的时光。

她和楚王的这些事就等回到云起堂后再慢慢去想吧。

“李嬷嬷没说,要我尽快回去?”她问芳蕊。

“这倒没有。”芳蕊忙说。

看一眼天色,她笑道:“已经这个时辰了左右也不晚这几刻娘子还是吃了晚饭再走?”

“嗯。”青雀笑“逾白亲手蒸了点心呢,一会你也尝尝。”

她把信放回信封,没再放回匣子里,而是贴身放在胸口。

芳蕊便把木匣收着,一起放在娘子要带回去的包袱旁边。

青雀抱着肚子去厨房。

厨房里华芳年也在。江逾白围着青布围裙,一脸严肃两名厨娘在旁指点她开蒸锅华芳年怕烫着她伸手帮忙。

青雀知道自己进去是添乱就只在门外看着。

堆了几层的蒸屉先被拿下来一半。盖子一打开,枣泥、红豆、桂花、蜂蜜……种种清香甜美一瞬间充盈在空气里光闻味道便知这一锅点心错不了。

青雀发出小小一声赞叹。

“姐姐?”江逾白回头,便笑“你等等!”

厨娘递给她盘子筷子她快速把每样点心捡出一两个又直接挟着一块马蹄糕走过来喂到青雀嘴边:“快尝尝。”

青雀张嘴吃下一口满嘴香甜清爽。

咽下去她忙说:“真不错!比外面的手艺也不差了。”

华芳年又同厨娘多拿了几双筷子、几个碗出来。江逾白端着盘子转一圈把点心分给碧蕊、芳蕊和春消。

她自己也咬了一口

“我本来还怕你和阿娘在这没事做日子没趣。”青雀笑“你既愿意学就慢慢学吧。文冬的字是看得过去但她读书也不算很多。我再找个先生来专教你读书怎么样?”

江逾白有些意动但没应:“现在这些就学不完了。读书不急我再读十年也不能去考状元呀。等楚王殿下回来的时候看他高兴你再提。他不在京里你也给自己省些事吧。”

“你倒会教训我了!”青雀点她的脑袋。

吃过笑过日光逐渐从清透转为温柔的微黄又转为浅淡的、

昏暗的红。

坐上马车,青雀挥别母亲妹妹,从车窗里望着她们,一直望到看不见。

华芳年和江逾白的手,也一直抬到车的影子消失。

“回去吧。江逾白扶住母亲,“才两个月没见,又弄的像两年不见。

“她是比以前爱撒娇了。华芳年笑一笑,又叹,“也不知……

也不知,在她们不知道的时候……阿雀,到底受了多大的苦。

-

青雀回到云起堂时,李嬷嬷也已从静雅堂回来。

互相问过好,李嬷嬷便直接说了对袁孺人的处置。

除去禁足府内、不许任何人来见、请贵妃娘娘派人教导规矩外,她所知的,还有一样:

“殿下还着人去查袁家的生意。若有犯法违例之处,便交官府秉公处置。

“如此,就算袁家还有什么袁孺人不知道的心思,只怕也没精神再闹了。青雀低声说。

让她提防了这么久的事,或许还有袁家经营了几十年的生意,都只需楚王的一封信、几句话,便可化为乌有。

“正是。李嬷嬷笑道,“袁家和袁孺人都被禁住了,只要宋家没有后手,娘子便能安心养胎了。

青雀便也一笑。

安心吗。

楚王没给女儿起名,甚至在信里一句话都不曾提,是怕先取了名字,孩子生出来却不是女儿,他白费心思吗。

——一定是女儿。

“其实,还有一句话,本不当对娘子说。

同她回卧房,李嬷嬷稍有迟疑,又开了口:“但我知道娘子的性子,不是那等经不住事的,索性一并告诉娘子吧:我问袁孺人,她母亲这三次来,都和她说了什么话,她好像有隐瞒。只是殿下不在京里,我也不能真个去‘审’,只好先把这些回禀殿下,再等殿下的吩咐。府里虽出不了什么差错了,但对静雅堂,娘子还是谨慎些为好。

“多谢嬷嬷告诉我,我知道了,才更安心。

“和娘子说话,就是痛快。李嬷嬷便笑道,“天晚了,娘子快歇着吧。有事,明日再商议。

青雀目送她出去。

侍女来说,沐浴的水备好了。

青雀坐下脱衣。

放在胸口的信先被抽出来。信封上带了些不明显的褶皱,她将它放在枕边。

现在,是她独身一人的时刻。她可以用一整个晚上,甚至几个晚上睡前的时间去想,该怎么回楚王这封信了。

-

嵌玉宫灯下,云贵妃将儿子的信递给皇帝。

寝殿内,灯火半明。

有些人以为,她这样盛宠二十余年不衰、还有执掌中宫之权的宠妃,所居的昭

阳宫,必如成帝宠妃赵合德的昭阳殿一般奢靡华丽,宫中铺满人间天上奇珍,辉煌灿烂浮华无比。昭阳宫里,也的确不少珍宝。但纵然是一国贵妃、皇帝,夜间安眠之处,也只需三尺之地。

相比于主殿的绮丽,昭阳宫的寝殿温柔又沉静,一如这宫殿的主人云贵妃,在绝世的姿容之下,早已有了岁月赋予的沉稳安然。

她说话的声音,也一如平常温和,带着从容的无奈:“陛下,宋家的行事,我真是看不明白了。当日既选了袁氏进府,知她规矩不好,就该及时地教导。她家里人不知规矩,也该教导。偏偏不管。其实,不管也罢了,宋氏已去,袁氏有不妥之处,慢慢地教也好,偏宋家这两个孩子,又找上袁家打探消息,藏头露尾……不免鬼祟了些。纵然阿昱府上没有不可为人道的事,他们如此行事,只怕也伤了太后娘娘的体面。”

皇帝肃着脸看信,对爱妃此言未置可否。

一语完毕,云贵妃也不再说宋家,只说:“阿昱求我派人去教袁氏规矩,人我已选好了,陛下再过过目?”

“这些小事,你自己定了就好。”皇帝放下信,“他府上有这些事,终究还是缺个王妃来管。”

云贵妃笑着接过信:“那也要等阿昱回来再说了。”

“他还是没提给**请封?”皇帝问。

“还是没提。”云贵妃抚平信纸,“或许是怕她恩宠太盛,又招人的眼?”

她折起信,看着皇帝:“一个侍妾,咱们就随他高兴吧,陛下?”

“也罢!”皇帝一拍腿,“那他这行事,竟是真变了?我还以为,**一有孕,他又要急着封侧妃——侧妃就侧妃吧!朕都等着呢!不和朕提正妃就罢!”

“陛下说笑呢。”收好信,云贵妃坐向床内,“颂宁在的时候,阿昱都没提过立她做正妃,何况**,更不会了。”

“那时是宋氏还在。他再胡闹,也不会闹到为个姬妾休妻废妃的地步。现在他府里没王妃了,谁知他会不会和朕提。哎!他省心了二十年,竟会在女人上让朕操心,也是想不到。”

宫女们拉起帘帐,皇帝笑道:“就看看是不是等他回来,又急着和朕要名位了。”

-

——殿下究竟何时才会替江娘子请封名位?

又落一场秋雨,天气真正从“温热”转为了“凉爽”。秋天到了。青雀六个多月的肚子越发显眼,府内众人的疑惑,也愈发加深。

“原来——我、我听说——不是每个王府里有人怀孕,都一定会请封名位的?”

静雅堂里,上课之前,袁珍珍终于忍不住向女官发问了。

这是她昨晚追问几个侍女问出来的话。

“自然不是了。”

离上课的时辰还有一刻,冯女史不介意和袁孺人多说些常理——娘娘派她来,本就是为这个:“大周立国百年,不论宫中还是诸王府上,从没有过怀孕就必要晋封的规矩。楚王府里,是殿下怜惜诸位夫人娘子,所以凡是有人有孕,都请封了名位。似齐王、魏王府上,有时是生一子请封,有时是连生几子才请封,还有些夫人娘子福气好,便是没有身孕,也晋封了名位。这全看诸位殿下的心意,并无一定的定规的。”

“全看殿下的心意……”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