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总,我回来了,叔叔阿姨他们都安顿好了。”

回到公司后,何超群跟吴世道说了一声。

“好的,麻烦你了何助理。”

吴世道抬起头,笑呵呵的客气了一句。

“不客气吴总,我应该做的。”

何超群谦逊的说着,旋即,扫了一眼吴世道手里的书籍,微微一怔,他没有吭声,坐了下来。

吴世道继续低头认真看书。

他看的是一本企业管理类书籍。

刚才回来的路上,吴世道顺便去了一趟新华书店,买了几本书管理类书籍。

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计划,这个暑假除了要完成预定的工作计划进度之外,剩下的时间,一定要多读几本书。

跟章一名聊完以后,吴世道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多读书,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企业家。

否则最多只能算得上暴发户。

有句话说的很好,读书虽然不能延长人生的长度,但读书一定可以拓宽人生的宽度。

人生不过三万天。

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活不到三万天。

如果说一本书是一个作者十几年的人生经历感悟,那么看完这本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等于是代入了作者的人生,以作者的角度去总结了十几年的经验感悟,虽然不可能全部吸收化为自己的东西,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些领悟。

办公室里十分安静,除了吴世道看书时翻动纸张的声音之外,就剩下何超群用笔在纸上沙沙记录的声音。

一眨眼,就到了下班时间。

吴世道伸了个懒腰,将书签放好,给李想打了个电话,“在哪呢?”

“公司楼下。”

李想言简意赅的说着:“你下班了?”

“嗯,我喊了一声杨轩,一起回学校,你稍等一下。”

吴世道挂了电话。

他本来是想让李想也进公司待着,跟何超群或者张磊学习一段时间,但无奈那家伙对这些事情不感兴趣——用李想

的话来说,他最近也很忙,忙的在网上吃瓜。

上次去音乐之声节目当嘉宾的事情,过了几天后,吴世道才知道,网络上还很是热烈的讨论了一下。

原因就是在于,他当时“即兴”创作的那首“理想”,在一众粉丝群体里,引起了不大不小的轰动。

后来音乐之声那天晚上的节目,在第二天还重播了一次,于是有粉丝在重播时,就将那段清唱的‘理想’录制了下来,并且上传到了网络上。

旋即引起了一番热烈讨论。

有人怀疑“想道做到”组合所谓的这首即兴创作,完全就是节目效果,肯定是之前就已经创作好的歌曲,只不过还没有录制发行而已,而那个打进热线电话的场外观众小赵,更是节目组找来的托。

就是为了衬托效果的。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怀疑,说白了其实很简单——即兴创作可以牛逼到这种程度?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有人怀疑,自然就有人深信不疑。

有人反驳对方,难道即兴创作就一定要创作出来一些垃圾,才能代表即兴?

为此甚至直接举例了堪称历史上最强即兴创作的经典文章滕王阁序,来反驳对方——凭什么即兴创作就不可以牛逼了?

怀疑的人立刻反唇相讥,文章和音乐能一样吗?想道做到组合能和王勃相提并论吗?

相信的人则是不甘示弱,艺术表现形式不一样,但本质都是一样的,大家创作的都是艺术!王勃是人,想道做到组合也是人,怎么不能相提并论?

怀疑的人说,场外热线电话肯定是托,是节目组找好的,要不然即兴创作,在那短短十几秒种里,创作的歌词如此贴切实际生活,直指人心?

相信的人说,王勃当年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时,难道不也是描写,他当时看见的景色吗?正是因为贴切,才是经典,如果“想道做到”当时即兴创作的不贴切实际生活,不直指人心,那这首歌还会引发人们热议吗?

秉承着两种态度观点的阵营双方,在百度贴吧

所创建的“想道做到论坛里,发起了激烈无比的争论。

而国人的特点就是看热闹不嫌事情大,无数吃瓜观众们纷纷涌入贴吧论坛里观战,甚至还有些许多人到处分享转载。

一来二去的,反而又给“想道作为这个堪称神秘的组合,在网络上又制造了大量的人气度和话题。

让吴世道和李想二人,等于是躺着又获得了一批粉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