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名门正派中的邪修?
负责涮锅的周砚刚把手擦干,闻声向着院门口的方向看去。
孔国栋笑眯眯地带着两人走进门来。
和孔国栋并排而行的微胖圆脸,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正是《四川烹饪》杂志社的副主编何志远。
跟在他后边,背着个斜挎包,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的,正是编辑助理——牛马小李。
来的还真是老熟人啊。
孔庆峰和一众徒弟站起身来。
何志远则是快走两步,笑着迎上前来和孔庆峰握手道:“孔二爷,好久不见,您老近来身体如何?”
“身体还行,能吃能走还能去钓钓鱼。”孔庆峰握着何志远的手,笑着打量着他,“小何啊,胖了些,也黑了不少,我要不知道你是杂志社的副主编,还以为你天天在河边坐着钓鱼晒黑了的呢。”
“我是天南地北的取材去了,晒黑、长胖都是工伤。”何志远爽朗笑道:“我可没钓鱼那个耐心,屁股上长钉子——坐不住的人。倒是您老退休了安逸,钓钓鱼修身养性。”
孔庆峰也笑了:“退休个锤子,隔天还要来基地上一下午课,这顶多算退了一半。”
两人一见面就聊的火热,显然是老相识了。
小李左右打量,目光落到周砚身上愣了一下,显然有点意外。
主要是周砚太高了,站在那里比身边的师兄高了半个头。
长得也很有辨识度,和旁边一水圆脸粗脖子的厨师完全不一样,身材高挑,还有点帅。
照片洗出来后的这段时间,杂志社里的单身女青年,都在跟他打听周砚。
他们杂志社采访的厨师可不少,但这样年轻帅气的,还真是第一个。
周砚冲着他笑了笑。
小李也是微微点头致意,想跟主编提个醒,但见他和孔庆峰聊的火热,又不敢打搅,只好安静站着。
《四川烹饪》杂志是省饮食服务公司创办的,以前孔怀风和孔庆峰去蓉城交流学习的时候,就是何志远负责接待的,这么多年过去,彼此偶尔还有书信来往。
寒暄过后,孔庆峰给何志远介绍起自己的徒弟和师侄。
何志远笑着与众人一一握手。
跟肖磊握手的时候,他带着几分感慨道:“孔派如今也是人才济济啊,可惜许运良、方逸飞、宋博这三位大师没回来,不然我还能给你们拍一张大合影纪念一下。”
肖磊笑着道:“三位师兄确实太忙赶不回来,不过他们不回来我们一样可以拍大合照噻,要是能给他们寄一张照片过去,他们肯定高兴得很。”
孔庆峰也是笑着点头:“就是,孔派的厨师越有出息,越是凑不齐,但不管在哪里,他们都是孔派的骄傲。”
“有道理,是我格局小了。”何志远点头,“那等会我给你们孔派拍一张大合照,到时候多洗几张出来,让你们都留个纪念,给那三位大师也寄一张。”
孔庆峰拍着他的肩膀道:“那我今天晚上必须亲自下厨给你弄一顿好的吃。”
“要得,我好久没吃过孔二爷烧的黄辣丁了。”何志远咧嘴笑道。
“你小子,光晓得挑好的干。”孔庆峰也笑了,转头跟孔国栋道:“国栋,去买两斤黄辣丁回来,街上要是买不到,就先去饭店那边借两斤,明天一早给它还回去。”
“要得。”孔国栋应了一声,走到一旁冲着孔立伟招手:“你,去买黄辣丁。”
“师父,师爷不是喊你去吗?”孔立伟瘪嘴,“我也想拍合照。”
“你站后排的边角料,拍不拍都一样,我可是要站你师爷身边的。”孔国栋挥挥手:
“再说了,我师父使唤我,我肯定使唤我徒弟噻,你去不去嘛?莫要让老子在最体面的场合抽你哈。”
孔立伟看着作势要抽皮带的孔国栋,连忙往后跳了一步,伸手要钱:“给我钱,我口袋里只有两角八分。”
孔国栋摸了两块钱给他,叮嘱道:“选半大不小的哈,装水带回来,一定要活的。”
“哦。”孔立伟应了一声,揣着钱出门,声音幽幽传来:“我是后排的边角料,妈妈的小骄傲……”
孔庆峰看着何志远问道:“小何,你说要怎么个采访法子?要不要做菜?还是就喝茶聊天?”
众人闻言也是纷纷看向何志远,孔二爷通知他们的时候,说的是杂志社可能要采访孔派做鱼的手艺,今**缸里还养了一条江团和一条鳙鱼。
何志远刚刚又点了红烧黄辣丁,这也是孔二爷的拿手好菜。
何志远看着孔庆峰道:“孔二爷,我来之前和主编还有编辑部的同事们开会商量了,这回不做鱼,咱们聊聊孔派吧。
聊聊您和孔大爷是如何承上启下,将孔派发扬光大,让孔派变成如今这般人才济济。有坚守嘉州的,有在蓉城餐厅掌勺的,有在首都发扬川菜的,还有跟着领导远赴海外的。
当年名厨孔瑞,博采诸家之长,传艺于孔怀风和孔庆峰,二位大爷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独树一帜,卓然自成一家,享有“孔派”之美名。
从家传到开课授业,广收弟子,一代代孔派厨师,薪火相传,交相辉映,早已不止于烹饪一道。我们打算做一期深度探讨孔派传承的专访,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川菜传承的变化。
在推动川菜体系形成,最终使得川菜跻身四大菜系的数十年发展中,我认为孔派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
孔庆峰闻言,腰杆都不自觉挺直了几分,神情肃然道:“聊孔派好啊,走,咱们上会议室,泡上茶,慢慢摆。”
其他徒弟闻言,脸上皆是露出期待之色。
聊孔派,那他们的名字岂不是也可能上杂志?
“要得。”何志远笑着点头,跟着孔庆峰往会议室走去。
小李快走两步跟上,小声道:“主编,周砚也在。”
“周砚?”何志远脚步一顿,有些诧异地回头,正好瞧见周砚跟在一众徒弟后边,见他回头,还冲他笑了笑。
何志远冲他点点头,继续跟着人群往前走,和小李问道:“他也是孔派的弟子?”
“今天来的都是孔派的徒子徒孙,应该是徒孙辈的,在苏稽的话,多半是肖磊的徒弟。”小李小声答道。
这次专访是明年第一期杂志四名揽胜栏目的重要专题,编辑部已经开了两次会,也提前收集了不少孔派的资料,做足准备来的。
关于孔派三代弟子的信息,他们还是掌握的比较齐全的。
孔怀风收的正式弟子只有四位,大徒弟许运良在蓉城餐厅后厨掌勺,是一级厨师。二徒弟方逸飞为特三级厨师、宋博也是一级厨师,不过他们已经多年未回四川,厨艺不能简单用等级来衡量。
剩下的小徒弟肖磊,留在了苏稽,在纺织厂食堂任职掌勺。
所以小李见周砚在场,立刻想到的便是肖磊。
“行,等会采访完了我再找他单独聊聊。”何志远点头。
培训基地不光灶台多,还有专门上理论课的教室和上级领导来视察时用的会议室。
一间敞亮的大包间里,长方桌围一圈,便是会议室了。
何志远站门口等了一会,见周砚过来了,笑着伸手拍了拍他的臂膀,“周砚,等会别急着走啊,照片给你洗好带回来了,我还有话跟你单独聊聊。”
“要得。”周砚笑着点头,赵嬢嬢前两天还惦记着全家福呢,今天要是能把照片给她带回去,她肯定高兴。
郑强前后脚的进的会议室,隐约听到了一句单独聊聊,跟周砚在角落坐下,凑过来好奇问道:“师弟,你认识这杂志社的主编啊?”
“之前见过一回。”周砚点头。
郑强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一脸八卦道:“师叔带你见的?上杂志的事吗?我师父之前就跟我提起过,这杂志社的主编跟他还认识呢,当年和师爷坐一桌吃过饭,还琢磨着考上一级厨师后能不能找他上一回《四川烹饪》呢。”
“一个杂志而已,师伯想上,那不是包上的。”周砚笑道。
“咱们也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我师父的水平我还是有数的。”郑强摇头,低声道:“能上《四川烹饪》的厨师,要么声望极高,比如咱们师爷和师叔祖这两位,在川菜众多门派中打出孔派名声的,被厨师界公认水平高,能称得上一声‘大爷’的。
要么就是专项特别突出,比如冷拼做的出神入化的,比如鸭子做的特别好的。
我师父的鱼倒是做的不错,但咱们孔派能人多啊,个个都是做鱼的好手,不说两位师叔,有师叔祖在,怎么都轮不到我师父上杂志教人做鱼。
他要先上,岂不乱套了,说出去那可是逆徒啊。”
周砚听得连连点头,郑强这逆徒分析的还是颇有道理的。
那他算什么?
名门正派中的邪修?
不行不行,他得低调点。
要是他比师叔祖先上《四川烹饪》杂志的事情曝光,今天怕是不好走出这道门。
众人落座。
孔庆峰坐主位,何志远坐他旁边。
小李坐在何志远身边,从包里掏出笔记本摊开,手边放着两支钢笔,正襟危坐,相机包也搁在桌上,估计是准备定格几张采访的画面。
其次就是按照辈分来坐了。
孔国栋坐孔庆峰左手边,再旁边就是肖磊了。
肖磊是孔怀风的关门弟子,入门早,1955年就拜入师门,至今快三十年了。
然后就是孔庆峰的诸位徒弟了。
加上一众徒孙,十七八人,倒是把会议室坐的满满当当。
茶水泡上桌,孔庆峰开口道:“小何,你问呗,想聊啥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