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水村的土地有限,在各家划分土地建造房屋之后,还想留出大块的土地种植农作物显然是不现实的,最多也就是各家门前院里种点应季的蔬菜,再多就无处安置了。
因而,李水村的村民,从不以种植为生,四周的宽阔水域,成为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在这里,捕鱼养鸭,是每家每户必备的生活技能。
养殖日常并不比种植的农户清闲,也并不是撒了渔网,买了鸭苗往那里一放,等它们自己入网或是自由生长就行了,不用管不用顾,时间一到便能坐享其成,天底下可没有这样的好事。
湖里的鱼种类丰富,数量也足够多,无需将额外的精力花费在挑选鱼苗上,只定期往湖里撒一些麦麸豆饼等增肥即可,足够十几户人家一年的捕捉,只是捕鱼的网是苎麻混了旧衣粗布织成的,这种材质吸水易膨胀,潮湿易腐烂,为了长久的生计只得被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再者,李水村虽然水路直通县城,但毕竟路上还是有些距离的,这一来一回,再算上捕鱼收网的时间可就是大半天了,这还是不论收网多少的情况下,太费精力,有许多不可控因素,就算是天气晴好,一早收获满满,到了县里买卖也不一定做得成,剩下的鱼也无处安置,**后就更卖不出去,是拖累了。
散卖困难,销路不明,原因有二:
一是湖里的鱼个头肥硕,因村民们在县里并无住所,不好切开卖,怕分开了之后剩下的没人要,烂了臭了,但按整条的卖一般的家庭也吃不完,从而陷入了僵局。
二是县里开了鱼市,要买鱼的大半都直接去那里,而李水村的村民入行晚了,占不了名额,没有摊位,就更没有竞争力了。
当然,若是吃鱼的旺季,县里的鱼供不应求,他们捕捞的这些还是能赚上一笔的。
因而,捕鱼这桩事,对于村民们来说只是补贴家用的活计,并不指着它过活,淡季三天一捕,旺季隔天去一趟县里足以,平常时间撒个网捞上几条权当是改善伙食了。
而养鸭一事,则大有不同,李明翘在县里开了一家鸭味馆,生意红火,村民们养的肉鸭便是食材来源,销路明确,且都是村里人,心里从小看着长大的,心里有底,不必担心欺瞒上当,或是突然跑路。
只要安心将鸭子养的肥肥胖胖的就没有不收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爽快的很。
村民们大部分的精力也会放在养鸭之上,肉鸭两月一茬,鸭苗都是精挑细选的,少有害病。
肉鸭要想养的好,饲料须得格外费心,除去从邻村收来的麦麸和豆粕之外,河里的水生植物也会捞来掺在里面,村民们时不时还会捉些蚯蚓或是敲些田螺补充营养,直把它们喂得饱饱的。
临水的岸边搭了鸭舍,湖里围了网,肉鸭虽不会飞,但还是需要有人看顾,夜里便待在鸭舍里,清早放到河中,日落而归,它们经常活动的这块区域,土壤便格外的肥沃。
因为没有地,自己种不了粮,所以李水村村民日常花销的大半都是用于购买粮食,等肉鸭成长的这段时间里,自然也不会闲着。
地里庄稼收了一茬又一茬,将土地原有的肥力吸收了大半,再这么干种下去长不出什么好的,而李水村从未种植过的土壤肥力正旺,常年受到鸭群和鱼类的滋养,是养地的一大肥料,李水村的村民常用这些泥,或是鸭屋的清理物,去同邻村需要的农户换些米粮,减少日常开销。
养肉鸭虽是一笔稳定且可观的收入来源,但李水村的村民并不满足于此,喂食和看顾耗费了大半的精力,时间挤一挤总还是有的,剩下的小半也容不得闲,这便是他们引入蛋鸭的缘由。
每天稳定产出的鸭蛋也成了李水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之一,这东西的存储时间长,小心点磕碰便不用担心会坏,到县里好卖的很。
后来,李明翘发现腌制过后的鸭蛋能卖出更高的价格,其中的利润十分可观,便带领村民们琢磨着做咸鸭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