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姜移看了眼天色,还早,以前她可是熬夜看书的夜猫子:“等会儿你可以借我一本书吗,我想随便看看,什么书都行。”

虽然她猜测自己穿书的原因极有可能是熬夜猝死,但她如今还是不想太早睡,主要睡不着啊,再说夜里没有现代娱乐太无聊了,所以她向卫辛借了书。

一是打发时间,二是她也想弄清楚自己是不是知道的这里的文字,万一以后派得上用场。

“虽说汤越律法施行一致,但汤越的文字并未统一,我房里的书你或许看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卫辛如是说。

姜移闻言,心下大喜。看起来有困难才好呢。

她还担心自己要是不认识,那不就露馅了嘛,卫辛现在肯定是认为自己是越国西泽城城主的女儿——姜钰了。

便听姜移道:“没关系,我只是不习惯早睡,太无聊找本书来打发打发时间。”

卫辛颔首:“那我给你拿册耳熟能详的诗词集吧,或许你可以由此启发两国间文字的关系。”

“都行,你给我看什么我便看什么。”姜移笑了笑。

少女粲然一笑,她的四周便黯然失色,只独她一人,在暗里熠熠生辉。

屋外起风了,卫辛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乌云密布,似乎快下雨了。等会儿他得去把后院的茅厕修补一下,以免星移半夜起来如厕被雨淋湿。

两人随后各自沐浴洗漱好,姜移把衣服洗好晾晒在屋檐下的撑杆上,然后拿着卫辛给的《晓暮集》回了屋。

卫辛洗好碗收拾好厨房,屋外狂风大作起来。

“呜呜——”

抬眸间,对面窗户里那位蹙眉撑着手腕、挑灯夜读的女子,让他不觉有些失神。

“轰隆——”

雷声轰鸣间,卫辛忽的回过神来,他忍不住过去提醒道:“星移,等会儿可能要下暴雨了,你记得把衣服收了关好门窗,早些休息。”

“好……”

卫辛去耳房拿了工具和青瓦片,以及干草和木梯,准备去后院修整茅厕,这时,卫策乙吃完饭正好回来。

“爹,你回来了……”

卫策乙奇怪道:“你这是要干嘛去?”

“我去后院修整一下茅厕,就快要下雨了,那屋顶之前不是被耗子啃了一个洞嘛。”卫辛解释。

“都将就着用了半个多月了,这会儿修补……”卫策乙说到这里突然顿了下,顺着卫辛的目光他看向西屋里透着光的窗里人影,悄然改口:“那我跟你一块去吧。”

翌日,姜移换上了村长夫人给的另一身绣着玉兰花的藏青色布衣,衣服还算合身。虽是布衣,但好在昨夜里下过雨,今天便没那么热了。

打开门,昨夜被雨淋过的地上已经完全干透,不过呼吸间仍充斥着青草泥土香,姜移满意的呼吸了几口,伸了个懒腰。

依然是先上厕所,然后去洗漱。只是她上厕所时突然发现这厕所好像变了,茅坑的两旁不知何时铺上了石板和碎石,旁边还多了个木架,上面放着厕筹和疏叶(一种擦拭特别的树叶),另外,门被修缮过,之前蹲坑时头顶的那个晒人的洞也没有了……

姜移出来抬头一看:之前的茅屋顶厕所直接变简装房?

她有些失神。

卫辛对她……真好。

之前她顺口抱怨的一句厕所的事,没想到他都记下了,还为她做了这么多。

洗漱好,她在院子里晃了一圈,发现卫辛两父子不知道去哪里了。

也是,她今天起得迟了些,看样子估计早上九点多了。

因为昨夜里她“熬夜”看完了那册《晓暮集》。

文字她都看懂了,但只是看懂,她并不会写,就像脑中自带了一个翻译器一样,目之所及,皆被识别翻译。

至于里头的内容,她很想吐槽,原来所有世界都是共用同一波诗词大家嘛。

里面不乏有李白、杜甫的,还有苏轼、李清照等,但每人就两三篇,一本总共也就十篇幅,确实耳熟能详,详到她都能随口背诵出来。

该不会这就是有人比她先穿越进来背诵的吧……

“星移,你起来了。”

这时,卫策乙背着一篓子谷子,手里拿着一个奇怪的东西推门进院。

只见那东西是用一根横着的木棍将四五个细小的木轮子串成比较紧密的一排,旁边是两根固定的木头,形状就类似现代的刮皮刀。

“舅舅。”姜移问:“你们一大早去哪儿了?”

卫策乙含笑:“我和子里去弯角的空坝上搓谷子了,子里说去那边就不会吵到你睡觉……”

“手搓啊……”姜移惊讶。她突然想起了现代的脱粒机,要是这个时代有电就好了。但可惜她也不是很懂电力学,不过或许以后可以画个构造图、让卫辛研究制作一台简易的“缴谷机”。到时结合手动推拉或者风力,说不定能运行。

“当然不是。”卫策乙扬了扬手里的东西:“用的这个木轮锤。这还是几年前子里专门做给我的呢,不过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用它,比用手搓省力不少。而且做完一天,手还不痛哩。”

“哦哦。”姜移点点头,对卫辛愈发好感起来,便说道:“那我去给你们做早饭吧,煮点粥,然后蒸几个红薯可好?”

卫策乙拒绝:“不用嘞,子里今晨起得早,炉子上已经炖好了南瓜粥,你歇着,我们家不用女人做这些。”

姜移总觉得他最后的话怪怪的。

卫辛挑着两箩兜谷子回来时,姜移正在堂屋里摆置碗筷,而卫策乙则在院里把搓下来的谷子倒进大簸箕里,推开晾晒。

“爹,星移,我回来了。”

“哎好……”卫策乙上前帮忙接过。

姜移也走了出来,站在堂屋门口喊他们:“你们准备一下,洗手吃饭了……”

饭后

卫策乙跟他们两人交代了几句,便拿着打猎的家伙什进祈辽山了。他准备在两人婚宴前,看是否能猎只野猪和黑山羊什么的,免得西关市集里到时候不好买。

这个时代,整只猪买卖是要凭借“猪头票”的,像要办喜事的人家,很早就要拿钱去预换兑票,而猪头票供不应求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