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哪来的九百斤盐?”陈松咂舌。

“向楚遥借的。”齐曜语出惊人。

“借的?”陈松扬眉,“她肯借给你们?”

“我哥应该直接跟她说了不周山的事。”齐曜回忆起楚遥面沉似水的模样,大喇喇地一摊手,“反正他们谈妥了就行。”

楚遥一开始听到这个提议似乎只觉得好笑,饶有兴致地问他们若自己没有这个数目的盐,这局不就废了?只是他哥和公主不知对楚遥说了什么,等他吃完提子回过头来,就看到楚遥的眼神冷下来,而且还对二人要了一个承诺。

世家有千百斤的存盐量并不稀奇,楚遥不能直接调动楚家的势力,但她背后还有一整个清河柳氏。

“你哥小小年纪,做事倒是靠谱。”陈松装作不经意地提起,“你们是有血缘的亲兄弟吗?”

这倒没什么不能说的,齐曜点点头:“是啊,我从小就和我哥在一块了。”

“那位玉姑娘呢,她也是你姐吗?”

齐曜先是摇头说“不是”,继而又反应过来,皱眉:“你问他们做什么?”

陈松嗤了一声,直白道:“这不是有点好奇嘛,我可不是打探消息啊。”

他这么说,齐曜反倒不好说什么了。

他想了下,解释道:“虽然不是我姐,但是胜似我姐。反正我们几个的关系,大概就跟拜了把子的异性兄妹、姐弟那样铁吧。”

兄妹?

陈松挑眉。

恐怕不尽然。

不过他看出齐曜不会透露太多,也就暂时放下了这个话题。

“后日便是枕河道开关的日子。玉溪这边每年五月到十月是贸易季,这段时间通商口岸的往来船只也会增多。第一日开关,不仅各路商会成员会到场,当地官员也会来视察。”陈松这小吏着实当得像模像样,不过两天便把风土人情摸了个透。

齐曜点点头:“合作基本已经敲定了,楚栖约我们那天见面。”

公主和他哥就是特意派他来和陈松汇合,顺便探听一些官府这边的情报。

“这个时间点,他顶风作案啊。”陈松感慨道,“那你们是什么想法?”

“虽然通商船只终究还是去往大梁境内的更多,但若想出关南蛮北狄,枕河道就是第一道关口,所以不周山的人近日一定会带着那批军械出走。”齐曜道,“我们想试试能不能在这段时间的接触下,获取更多线索。”

因为他们的私盐一开始就跟楚栖说了,也想运往境外牟利,这个阶段不过是互相的试探。

“还是你们那边好啊。”陈松听得有些羡慕,忍不住吐槽,“我本来是说想接触接触知县和师爷的,结果每天都跟着我这位顶头上司负责治安管理,处理各类鸡毛蒜皮的小事。”

“牛小乙、牛大人?”齐曜后来也知晓了这位典史当街捉贼的名场面。

“唉。”陈松长叹一口气,“这些天可磋磨死我了。”

牛小乙是个好人,就是人憨直了些。他倒也不是对对方有什么意见,关键这货每次都在他想探听消息的时候,突然冒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突发事件。然后等他好不容易帮着处理完了,也没办法再探听到消息了。

若是别人,陈松必然会以为对方是故意的。但是这牛小乙吧……别想了,他就是纯傻。一个在街坊邻居口中被提到都会笑着直摇头的人,没办法,只能受着了。

“但也不是全无收获。”陈松说,“这两天我翻看卷宗,发现一些案件被划成‘流寇所为’,赃物却去向不明。知县的生活条件倒是远超俸禄水平。”

“更早一些的,所谓的剿匪行动,山寨位置和内部信息还没我们这次去探的准确,而且这些行动大多草草了事,最后就搁置不提了。”

“栗元县绝对已经和不周山互通有无了,只是我暂时没查到隐藏在暗处的对接人是谁。”陈松也有些纳罕,按理这两天关口将开,应该有动静了才对,莫非还在观望什么?

“好,那就到时候再见。”齐曜信心满满。

其实当天盛京那边也可能派人过来,但他哥说没确定的事就先不声张,所以齐曜就没说。

-

时间转瞬即逝,一晃眼便到了枕河道开关的日子。

晨光初破,河道尽头便是海,一眼望去看不到边;海天交界处泛起鱼肚白,潮声如雷。

码头喧嚣,货积如山。苦力们赤膊扛起檀木箱和丝绸捆,在木板上来回跑动,发出吱呀的声响;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香料的芬芳,还有些商人直接就地开卖,引得围观众人啧啧称奇;吏官手持朱笔,高声唱报“东珠两百颗!瓷器三十篓……”

三个待在盛京不常见海、也不常见这场面的人都看直了眼。

“这也太多人了。”池熙恒还真没见过古代的赶集场,这比起现代的热闹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怪不得栗元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却能如此繁华,甚至几度跃居玉溪第一县。酒肆二楼,甚至还有歌姬弹着琵琶,唱奏《望海潮·枕河道》:

“沧溟开玉闸,千帆竞风华……”

“银涛卷雪,云樯蔽日,船舶万里争槎……”

栗元县的知县刘德财显然也很满意这幅画面,他边往前走边对身边的师爷说道:“绍先,你看今日我栗元商贸兴盛之景!真是朝廷德政,万民之福啊!”

刘德财今日穿着崭新的官服,头戴乌纱;虽然肌肉松弛,一身虚胖,但人靠衣装,竟然看上去也精神了不少。

孙绍先的一张老脸堆满谄笑:“大人大人!自您上任以来,咱们县可是蒸蒸日上啊!就说这商税,去岁比前年涨了三成,今年怕是又要翻一番!大人真是治理有方啊!”

一旁的主簿也恭维道:“下官在衙门当差二十载,从未见过如此盛况!大人您看这码头,商船比往年多了何止一倍?这都是托大人的福啊!”

今天可是大半个县衙都来了。人人皆在称颂,唯有一旁的牛小乙跟没听到似的,照例环顾四周,负责者治安管理;陈松一个新来的,自然也不会去凑热闹,只是欲言又止地看了眼自己的上司,最后却也没说什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