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姻缘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何雨柱转头就把这事跟小满说了。
小满也觉得这样挺好:“有方叔和赵叔帮着掌掌眼,确实更稳妥。他们经验丰富,看问题的角度有时候比我们深。”
没过几天,战略发展部整理出的第一份十四大后续黄河集团相关发展方向的报告副本,就送到了老方和老赵的桌上。
两位老人戴着老花镜,看得极其认真,还在上面用铅笔做了细细的批注。
几天后,何雨柱去老方家取回报告时,看到上面密密麻麻又不失条理的批注,有些观点确实一针见血,指出了报告中没有考虑到的某些国内实际情况和潜在风险。
何雨柱仔细翻看着报告上的批注,老方用铅笔在“扩大生产规模”旁写道:“步子太大,易扯着。各地招商政策不一,谨防地方承诺不兑现。”老赵则在“引进海外生产线”处备注:“注意外汇额度审批,可考虑与国营大厂合作,借船出海。”
“看出门道了吧?”老方端着茶杯,“你们这报告,光盯着上面风向,没琢磨下面水土。就比如说这征地建厂。”
他放下茶杯,掰着手指头:“补偿标准、村民安置、环保评估,哪个环节卡一下都够你受的。我建议你们在每个项目地,都设个专人负责跑这些琐碎事。”
老赵接过话头:“还有人才问题。报告里光说要招技术骨干,可没提怎么留住人。现在南方私企开价高,咱们这国企分房制度也快取消了,你得拿出实打实的好处。”
何雨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二位叔提醒得对。我让他们把配套措施补上。”
“等等。”老方从抽屉里又抽出几页纸,“这是我俩整理的,近几年各地开发区的实际落地情况。哪些地方光喊口号不办事,哪些地方领导靠谱,都标出来了。你们选址的时候可以参考。”
何雨柱接过那几页写得密密麻麻的纸,如获至宝。
三天后,修订版的报告重新放在何雨柱桌上。
新增了“地方政策风险评估”、“政企对接专人负责制”和“技术人才长效激励方案”等章节。
战略发展部的年轻主任有些不好意思:“何董,还是老同志经验足。我们之前太理想化了。”
何雨柱笑笑:“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每份报告,都先请二位顾问过目。”
当晚,何雨柱特意妻亲自下厨多炒了几个菜,请老方和老赵喝酒。
酒过三巡,老赵似是无意间提起:“柱子,你们集团现在摊子铺得大,各分公司之间,财务还是各管各的吧?”
何雨柱夹菜的手顿了顿:“国内是这样的,您也知道之前的情况,不知赵叔您的意思是?”
“我就是随口一提。”老赵抿了口酒,“现在看没问题,等再大些,资金调度不便还是小事,就怕底下人各行其是。”
老方把花生米嚼得嘎嘣响:“老赵说得含蓄。我直说吧,你得考虑成立集团财务公司了。既方便资金统筹,也便于监管。”
何雨柱放下筷子,认真思索起来。
一个月后,黄河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筹备组成立。
与此同时,集团出台了《分公司财务管理细则》,明确各分公司资金调度权限和审批流程。
何雨柱看着新下发的文件,对前来汇报的何耀宗说:“这回又是两位老叔提的醒。看来咱们这顾问,请得值。”
何耀宗笑道:“爸,要不让方爷爷和赵爷爷给管理层上上课?光看报告批注不够直观。”
“他俩不肯。”何雨柱摇头,“说就当是解闷,真摆开阵势讲课,就没意思了。”
正说着,老方背着手溜达进来:“哟,耀宗也在?正好,我刚想起个事。”
他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你们那个手机出口,是不是主要通过南边口岸?”
“是啊方爷爷。”
“我收到风声,下个月开始,那边海关查验要收紧。特别是带通讯功能的产品,查验时间可能会延长。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或者看看能不能从其他口岸分流。”
何耀宗立刻记下:“谢谢方爷爷!我马上让海外事业部做预案。”
老方摆摆手,又溜达着找老赵下棋去了。
何耀宗看着老人的背影,感慨道:“爸,这哪是顾问,分明是咱们集团的定海神针。”
何雨柱望向窗外,两位老人正在院里为一步棋争得面红耳赤,完全看不出是能左右企业决策的高参。
“所以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雨柱笑道,他也没想到这俩老头看着每天都下棋遛鸟的,没想到还私底下弄出点东西来。
**的是,这俩老头是下了血本的,没少请老同事、老朋友喝酒,这些东西也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
何耀宗去北美NeoComm分公司参观和学习,正好遇到NeoComm在沿海的某个州遇到了麻烦。
当地也不知道是地方保护还是什么原因,NeoComm用尽办法就是获取不了准入资格。
经过多方打听,还真被他们找到了一个人,不过是个华人,还是个女的,服务对象也是针对华人。
属下汇报道:“何总,对方叫陆书怡,自己开咨询公司,专门帮国内出海企业解决这类问题,听说在本地政商学界有些门路。”
何耀宗抬眼:“背景清楚吗?”
“查过,北外毕业,这边常青藤留学,之前在部委下属单位,后来自己出来做。风评不错,做事很专业。”
“联系一下,约个时间见面。”
次日下午,陆书怡准时到来。
她身着剪裁得体的职业套装,一米七左右的身高,大长腿,眉眼间带着江南女子婉约的美。
“何先生,您好。”她伸手与何耀宗一握,声音清亮,英语流利。
双方落座,何耀宗简要说明困境。
“何先生和NeoComm是什么关系,要知道NeoComm可是针对国内黄河通讯下了狠手的。”
何耀宗微微一笑:“商业竞争归竞争,解决问题归解决问题。现在遇到麻烦的是NeoComm,而我恰巧能代表他们做决定。”
陆书怡点点头,商业上就是这样,今天是对手,明天没准就是伙伴。
她不再多问,翻开笔记本:“具体情况我了解了。你们遇到的是典型的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相比关税更具隐蔽性-如技术标准、歧视性-针对特定国家和灵活性-可快速调整)。负责审批的委员会主席,是我在法学院时的导师。他最近在推动一项‘通信设备安全标准’的草案。”
她抬眼,目光敏锐:“NeoComm的设备,在加密协议上是否符合即将出台的加州标准?”
何耀宗身后的技术总监刚要开口,何耀宗抬手制止,对陆书怡说:“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陆小姐晚上有空吗?我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详谈。”
傍晚,NeoComm的某会议室内。
陆书怡从公文包里取出几份文件:“这是草案的非保密部分。关键在附录C,关于信号加密和用户数据存储的条款。”
何耀宗仔细翻阅,眉头微展:“这部分标准,和我们为欧洲市场定制的增强版安全协议很接近。NeoLink1N完全可以满足。”
“那就好办。”陆书怡端起咖啡,“我导师最反感的是企业临时抱佛脚。如果NeoComm能主动提交符合新标准的技术文档,并邀请独立第三方进行预评估,我有把握让他安排一次非正式听证。”
何耀宗看着她:“需要多久?”
“两周,但你们必须在本周五前,把修订后的技术文档提交给我。”
何耀宗沉吟片刻,对技术总监点头:“调集团欧洲分部的加密技术团队,二十四小时内完成文档本地化适配。”
他转向陆书怡,伸出手:“合作愉快。”
陆书怡与他握手,笑容浅浅:“希望不会让何先生失望。”
十天后,预评估通过。
委员会破例在月度会议前加开了一场听证。
何耀宗带着团队从听证会出来,松了松领带。
一直等在外面的陆书怡走上前。
“恭喜。我刚收到消息,准入许可下周就会签发。”
“多谢。”何耀宗看着她,“陆小姐有没有兴趣换个平台?黄河通讯正在组建国际业务部,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陆书怡略显诧异,随即恢复从容:“我现在的收入可是不少,何总确定?”
何耀宗神色认真,“你可以先考虑。不过面试的话需要回国内。”
“国内啊,那我真要考虑考虑。”陆书怡微微一怔。
基于对国内黄河集团的了解,陆书怡决定去看看,毕竟单打独斗想要做大很难,还有就是父母都在国内,他们表明了不会出来,这始终是她的牵挂。
一周后,四九城君悦酒店某会议室。
小满打量着眼前的姑娘。
陆书怡今天穿了件浅灰色羊绒衫,配珍珠耳钉,端庄又不失朝气。
“陆书怡是吧?听耀宗说,这次多亏了你。”
“乔总过奖了,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小满点点头,问了几句她对国内企业出海趋势的看法,还有对于几次股灾,石油危机等等的看法,陆书怡虽然不能对答如流,但也有独到的见解。
谈话尾声,小满状似无意地问:“你是单身对吧?”
陆书怡楞了一下,随后微笑道:“是,之前忙着读书,现在忙着赚钱,还没机会谈。”
小满点点头,表示面试结束。
送走陆书怡后,小满对何耀宗说:“这姑娘不错,业务能力扎实,人也稳重,还是单身。”
何耀宗轻咳一声:“妈,您这是面试员工呢?”
小满瞥他一眼:“你说呢?”
又过了两周,NeoComm在西海岸的第二个城市顺利开通服务。
庆功宴后,何耀宗送陆书怡回公寓。
“考虑得怎么样了?”他问。
陆书怡站在路灯下,光影勾勒出柔和的侧脸:“我可以接受邀请,不过有个条件——我要直接向你汇报。”
何耀宗笑了:“当然。”
两人目光相接,一时无言。
次月,陆书怡把北美那边收了尾,回国后以国际业务部高级总监的身份入职黄河通讯。
入职后,何耀宗亲自带着陆书怡往返各地熟悉业务,由于承担的业务关系,陆书怡才知道NeoComm不过是黄河旗下的一间公司,赞叹于黄河集团的强大,更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个机会。
两人感情在共事中自然产生,因为合拍。
确定关系后,何耀宗决定带她回家看看。
“会不会太快了?”陆书怡有些不好意思。
“不会,就这我都嫌慢呢,我们本来谈恋爱的时间就短。”何耀宗道。
“好吧。”陆书怡点头同意了。
何耀宗带着陆书怡回到南锣鼓巷95号时,已是傍晚。
“爷爷,奶奶,爸,妈,我们回来了。”何耀宗扬声打招呼。
屋里的人闻声迎了出来。
等人出来后,陆书怡愣了,因为她看到了小满,有些忐忑道:“乔,乔总好。”
“到了家就叫阿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