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头姓董,孟晚听到其余人都管他叫董大。
沐泉庄以前实际叫董家庄,村子里的**多数都姓董,早年董家庄闹饥荒,整个村子的土地都被人给买下来了。
村里人无地可种,为了不做流民,只能当佃户。
沐泉庄其实只是董家庄的一部分,还有一些有地的村民在不远处汇聚,仍叫董家庄。
董大媳妇带着两个儿夫郎手脚麻利的提着笤帚、端着水盆上了半山腰。
说是小山,实际叫小丘更加合适,统共占地也没有多广阔,山势也较为平坦,从山下能望见上面还种了几颗果树。
孟晚没急着上山去,他先溜溜达达的在庄子的小径上逛,兰娘和郑淑慎也轻易不出城来,这会儿也在自家丫鬟小侍的陪同下,随他四处走动。
“庄子里这些年的账本可在你这里存放?孟晚拽了根地边的枯草,问跟在后面的庄头。
庄头恍惚了一下,似是没想到他会突然问道账本,“回夫郎的话,账本是在我这儿放着,可是之前的账本都被前庄主给带走了。去年您买下的庄子的时候地里的粮食已经收完了,年后小人又采买了一批稻谷种子……
孟晚怎么会听不懂他这点小心思,他抻了下身上银灰色鼠皮斗篷毛茸茸的兜帽,漫不经心的问:“就是说,我接手沐泉庄之后,庄里并无半点进项,反而都是支出了一批,对吗?
庄头赔笑着点头,“夫郎真的通透,一听就懂。
孟晚看着他一身厚实的棉衣,和泛着油光的嘴巴,忽而笑了,“今日赶了半天的路我也乏累了,明天一早到我跟前回话。
这群庄户人家哪里见过孟晚这般明艳貌美的夫郎,一时间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有偷摸跟着他们衣衫褴褛的庄稼户更是眼睛都直了。
蚩羽寨子里人际关系简单,大家也都单纯,尚且对这些目光感到不大舒服。被人发卖过的桂谦和枝繁都敏感的察觉到那些浑浊的目光。
两人一一瞪了过去,他们夫郎是什么样的人物,这群人也敢用那种下流的眼神垂涎,就该让大人身边的侍卫把他们眼珠子都给扣下来。
打发走了董大,孟晚招呼兰娘和郑淑慎一起上山。陶十一和衙役们毕竟是汉子,他们住在山脚下的房子里守着,不同他们一起上去。
上山小路上铺的是青石板,化了雪又落了尘,脏了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吧唧不太美观。
“岭南运来的灰粉过阵子叫人拉几车来庄子上,把房屋重新翻修一番,庄子上的路和上山的台阶都换成灰粉制的。孟晚边爬山边嘱咐黄叶。
黄叶一一记在心里,怕自己忘了,还叫枝繁和桂谦也帮他记记。
桂谦琢磨了一下,“夫郎,修台阶的时候还能掺些砾石,防滑又好看。
孟晚回头瞧了他一眼,“不错,这事就交给你来办了,庄子修缮的事也一并交给你管。后天回家你去找叶哥儿领钱,一项项该花费多少都详细记好,别贪图外人那些小财,办好了我自然有赏。
桂谦喜不自胜,“知道了夫郎,您就放心吧!
他们没走几步就上了半山腰的房舍,前院被齐腰高的篱笆圈住,里面的杂草刚被清理好。
蚩羽率先走进去开路,正对门的北面是一排可以住人的屋舍,东面是厨房柴房。西面则是一间四四方方的浴房,占地很大,那一汪汤泉就被包围在其中。
主人的屋舍是个大套间,堂屋里也有床铺,里面又分卧房和外间。
屋里被董大的媳妇和儿夫郎擦拭过,黄叶嫌他们收拾的不干净,又带着枝繁桂谦重新收拾一遍,旧的铺盖也都换成了他们自带的。
收拾完了之后桂谦被孟晚打发着去庄里打探消息,孟晚他们收拾收拾准备泡汤泉。
“蚩羽,你去外面的小汤泉泡着去,别来我们这里。孟晚嫌弃的看着脱了一半衣裳的蚩羽。
一共两汪汤泉,外间的小汤泉比浴桶也大不了多少,要一人一次轮流泡,黄叶和兰娘身边的虎妞、郑淑慎身边的侍书都在外间,怕主子有其他吩咐,挨个下水,好轮流换班。
蚩羽委屈巴巴的出去,他也想泡大汤池!
郑淑慎穿着明衣从屏风后走出来,他拍了拍胸脯,“蚩羽在这儿,我还真不好意思脱衣裳。
兰娘附和道:“我也是,若不是他生着孕痣,又没有男子才有的喉结,谁能看得出他是小哥儿?
“蚩羽是我夫君救下的鹋族小哥儿,他们寨子的人都天真无邪的狠,别看蚩羽这么壮,没少被人骗。孟晚下了水,跟两人聊起当初遇到蚩羽时的情景。
他和宋亭舟在岭南的稀奇经历,三两句都讲不完,孟晚也不光说,有时还问问郑淑慎和兰娘。
三人相谈甚欢,大家都穿着明
你身边有不少朋友还没看到本章呢,快去给他们剧透吧
衣下水,真脱光也不自在。孟晚琢磨着下次宋亭舟休沐,他俩悄悄过来泡,到时候没有外人在,岂不是想怎么泡,就怎么泡?
兰娘就算了,郑淑慎算是从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深闺里养出来的哥儿。
他从来没有在外宽衣解带过,哪怕是穿着明衣下水,姿态也是紧绷的。
直到后来与孟晚兰娘一起谈天说地,渐渐开始打开心扉,也开始吐露一些父母施加的压力,听到孟晚说到有趣的地方也会捂着嘴巴开怀的笑。
黄叶他们洗漱的快,出来后就开始准备晚膳,他们自带了粮食和菜肉,桂谦又从佃户家里买了几只鸡。
冬天青菜少,只有白菜萝卜土豆之类,饶是如此,黄叶也张罗出来六菜一汤。白菜炖五花肉片、清炒土豆丝、鸡块炖蘑菇板栗、火腿萝卜汤,家里做现成的香酥羽脍,放油锅里复炸一遍,再加上一道来时从酒楼里买现成的酒酿清蒸羊肉,众人都吃的赞不绝口。
出来一趟大家都觉得身心舒畅,夜里三人睡在内间的火炕上,还没聊上两句,便纷纷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孟晚叫陶十一带人陪着兰娘和郑淑慎在庄子里逛逛,他自己则处理正事。
黄叶看着手中的账本险些气笑,“夫郎,董大一大早送来的账本,上面写着欠款共三项。”
孟晚将账本接了过去,只见上头用规规矩矩的馆阁体写道:“寒冬将至,庄头董大至布庄赊买二百斤棉花,欠款四十八两,以供庄户制衣防寒。又因采买粮种,同粮店赊账十一两并三百四十文。后又到铁匠家里翻新农具,欠下铁匠铺子十七两并八百五十文。总计七十七两并一百九十文。”
看上去似乎不多,对盛京城的大户人家来说是九牛一毛,不会太过在意。
黄叶问道:“夫郎,要不要派人去布庄粮店核实一番?”
孟晚摸了摸手上仅书写了一页的账本,上头的墨汁还新,最多也就是昨晚连夜写的。
“让十一带桂谦跑一趟吧,寻离城门口近的铺面,尽快回来。”孟晚坐在榻上,拿出另一本空白账本,对照着董大呈上来的账本,一一核算,口中轻描淡写的说道:“这些债是董大怎么欠下来的,就怎么给我吐出来。”
陶十一早上出去,中午便带着桂谦回来。董大一直注意着孟晚这边的动静,前脚桂谦回来,后脚他就到了。
“夫郎,要是有什么要小的跑腿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的您说就是了何必麻烦官爷呢?”董大眼珠子滴溜溜的乱转。
孟晚手里攥着两本账本“董大你这账本是谁给你写的?莫不是从中有人捣鬼?怎么和我自己算了差了这么多银两呢?”
董大心里一慌没想到为了这几十两银子东家竟然真的算了账“不能……不能吧是亲戚家孩子帮忙写的两家往日是有些恩怨不至于这么坑害我吧?”
他给自己留了个后手把账本的事引到了旁人身上。
站在孟晚身边的黄叶面带讽刺的轻笑了一声笑得董大心里更是发慌。
孟晚手持账本一样样的跟他对账“年前你在布庄采买了二百斤棉花?”
董大慌忙辩解“夫郎明鉴啊上一任东家每岁冬季都会给佃户们添置棉衣小的也是自作主张了若是东家不愿意等秋收了拿田地里的粮食抵了棉花的钱就是了。”
他这话明恭暗贬孟晚若是真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