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就这么水灵灵的退朝了?
孟景闻言蹙眉,他对这个支持三皇子的大臣毫无好感,先帝还在时还能表现个忠臣样子,现在自己上了位,这人一出头绝对没憋着什么好屁。
“刘爱卿有何事,但讲无妨。”
“臣……臣深知陛下多日的劳苦,对北境的断联忧心忡忡,于是擅作主张派去人脉,经过多方的打听,终于在危险之中截获了煜亲王在今日与北狄往来的数封密信!”
刘应振的声音陡然拔高,让殿中所有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满朝文武瞬间起了骚动,所有人都抬起头震惊地看向刘应振,又看向龙椅上脸色变化的年轻皇帝。
这可是掉脑袋的话啊!身为老大臣的刘应振是不想活了吗?!
事已至此,刘应振想到倾尽心血一手栽培的三皇子,想到往日跟拓跋修明的那些对话,甚至想到很多年前,在沈尚书,沈家被灭门时,自己被那些大臣哄骗诱惑,在悄无声息中分得一杯羹。
他最终咬了咬牙,道:“信中言辞暧昧,煜亲王不仅向北狄泄露我朝军情,更与北狄约定,待其攻破雁门关,便合兵一处,挥师南下!共谋……共谋……”
刘应振说到这里仿佛不忍再说下去,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泣不成声的道:“此乃通敌叛国之举啊,陛下!”
他将手中的信高高举过头顶,一名内侍连忙上前取过信件,快步呈送至御案之上。
孟景拿起那几封信,信纸是军中常用的羊皮纸,上面的字迹他再熟悉不过,确是皇叔孟煜城的笔迹。
而且信的末尾,还盖着一枚清晰的煜亲王私印。
信中的内容比刘应振所言更加触目惊心,几乎是将整个北境的防务部署拱手相送。
孟景死死攥着那几封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这个明显就是拓跋修明惯用的手段,伪造书信、笔迹、账本什么的,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确实没什么意思,这是当那么大哥朝堂那么多人都是傻子吗?
“一派胡言!”他将信重重拍在御案上,“这分明就是伪造的!煜亲王在北境被围困,连军报都放不出来,怎么可能被你截获这种还盖着印的信件?刘应振,你知不知道诬告皇亲是什么罪?”
“陛下!”刘应振抬起头脸上全是眼泪,他一副忠心被辜负的模样,“臣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的,不敢欺瞒圣上!若有一个字是假的,臣愿意接受千刀万剐!如今北境战事不明,陛下您也说了消息断绝,这封信能被臣截获,而且时间上也是离着官仓被烧后不久,恐怕……恐怕煜亲王早就心怀不轨!恳请陛下降旨,彻查此事,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他话音刚落,身后立刻有十几名三爷派的,以及暗中跟刘应振有交集的官员跟着跪下,齐声附和:“恳请陛下降旨彻查!”
声音在大殿里回响,一声接着一声就像催命的小鬼一样。
刘应振看火候差不多了,他向前跪行几步,额头再次磕在冰冷的地砖上发出沉默声响,他声音变得尖利。
“先帝宾天,刺客全部身死,至今没有一个活口!这件事一天不查清,国本就一天不稳!如今煜亲王又疑似勾结外敌,官仓被烧,臣斗胆,为了大昭明的江山社稷,为了告慰先帝在天之灵,恳请陛下……暂避其位,以待彻查!”
这句话如同惊雷,炸得整个朝堂鸦雀无声。
紧接着,他身后那些官员再次高呼,这次的呼声更加统一,更加响亮:“恳请陛下暂避其位!”
“恳请陛下暂避其位!”
黑压压的官袍跪倒一片,呼声汇聚在一起显得震耳欲聋,仿佛整个大殿的梁柱都在这声音中震动,空气仿佛凝固起来,让孟景感到呼吸困难。
他寻思着:我靠这老东西是疯了吧?
孟景攥着那几封信,摩挲着羊皮纸粗糙的纹路和上面伪造印章,虽然内心断定这是假的,但是要想打这些人的脸,还得能拿的出强有力的证据才行。
他没有看刘应振也没有看那些跪着的臣子,只是垂下眼睛,盯着自己龙袍上那条五爪金龙。
大殿内,只剩下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