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祭天大典,生吞蝗虫!
第一百二十三章祭天大典,生吞蝗虫!
绝望!
彻底的绝望,如同冰冷潮水,瞬间淹没了世家老臣们的心。
他们看着龙椅上威严如天的李二,又看向那个昂首而立的少年国侯。
只觉得眼前阵阵发黑,仿佛看到了家族利益被无情切割、声望被踩入泥泞的未来。
殿内的空气沉重得让人窒息,世家一方,死寂一片!
……
三日后,长安南郊,圜丘祭坛。
苍穹如盖,**无云。
深秋的阳光带着一丝清冷,却无法驱散祭坛周围庄严肃穆到极致的气氛。
圜丘祭坛依古礼而建,高大雄伟,由巨大的青石垒砌而成,层层向上,象征天圆地方,沟通天地。
坛顶中央,巨大的青铜方鼎矗立,香烟缭绕,直上云霄。
鼎内祭品陈列,更显神圣。
坛下,旌旗招展,仪仗森严。
千牛卫甲士披坚执锐,沿着御道两侧肃立。
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寒光!
矛戟如林,肃杀之气弥漫。
宫廷乐师立于特定方位。
编钟、玉磬、鼓瑟等礼乐器物陈列有序,只待大典开启。
文武百官,依照品秩高低,身着繁复庄重的祭服,神情肃穆,分列于坛下东西两侧。
文官以窦抗、房玄龄为首,武将以李靖、尉迟敬德为首,皆屏息凝神。
皇亲国戚、宗室子弟位于前列更靠近祭坛的位置。
而在坛下御道西侧稍后方,设有专门区域,后宫嫔妃在宫人簇拥下静立。
为首者,正是母仪天下的长孙皇后。
她身着深青色祎衣,头戴九龙四凤冠,仪态端庄,丹凤美眸中透着对夫君的坚定支持。
周围妃嫔如皆盛装肃立,不敢有丝毫懈怠!
坛下广场更外围,则由禁军隔出大片区域。
长安城的百姓早已闻讯赶来,黑压压的人群汇聚如海,人头攒动,却异常安静。
无数双眼睛,饱含着敬畏、期盼、焦虑。
紧紧盯着那高高在上的祭坛和即将出现的皇帝身影。
蝗灾的阴影笼罩着每一个人,使得这场祭天大典,承载了前所未有的沉重寄托。
“吉时已至!”
礼部尚书浑厚悠长的唱喏声响起,穿透了肃静的空气。
霎时间,宏大的雅乐轰然奏响!
庄严、古朴、恢弘的乐章响彻圜丘内外。
编钟清越悠扬,玉磬叮咚悦耳,鼓声沉稳有力,瑟筝如泣如诉。
这承载着千年礼乐文明的乐声,仿佛正在沟通天地神灵。
天子行祭!
在礼乐声中,在万千目光的聚焦下,大唐皇帝李世民,身着最为隆重的十二章纹衮冕服登场。
在导驾官引领下,沿着御道中央的台阶,一步一步,庄重而沉稳地登上圜丘之巅。
他的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所有人的心弦之上。
阳光洒在他身上,衮服上的金线闪耀着神圣的光芒。
冕旒垂下的玉珠轻轻晃动,映衬着他那张此刻显得无比坚毅而威严的面庞。
李二终于登顶,立于巨大的青铜方鼎之前。
礼乐声达到一个高.潮,随即转为低沉肃穆的旋律。
礼部尚书开始高声诵读祭文。
文辞古奥,声情并茂,痛陈天降蝗灾之苦,黎民倒悬之危。
祈求昊天上帝、后土神祇垂怜苍生,收去蝗孽,赐福大唐。
百官随之跪拜,齐声祝祷:“伏惟尚飨!”
声音汇聚如潮,带着悲怆恳切,直冲云霄。
祭文宣读完毕,最核心的祭献仪式开始。
太常寺卿高声指引,牺牲玉帛依次献上。
就在气氛最为肃穆凝重之时,李二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继而心神剧震的举动!
他没有按照常规流程进行,而是猛地转身,面向坛下黑压压的百姓和百官。
他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瞬间盖过了乐声,清晰地传遍整个圜丘内外:
“苍天在上,后土在下!朕,大唐天子李世民,今以至诚之心敬告天地神明!”
他顿了一顿,目光如电扫过下方,尤其在百官中的世家臣子身上停留了一瞬,带着一抹决绝:
“若此蝗灾,乃因朕一人德行有亏,触怒上天而降罚!朕,甘愿一身承担!”
他猛地指向祭坛之下广袤的田野,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悲悯与担当:
“蝗虫若食,但食朕之心肝五脏!莫要食朕之百姓口粮,莫要伤朕之万民赖以活命的禾苗!”
话音未落,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
李二竟大步走向青铜方鼎旁边临时设立的、一个盛放着刚刚扑捉到的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