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第36章
余初音收起画卷,退出小佛堂回到东侧殿。太后虽一脸平静喝着茶,眼神却时不时瞥向小佛堂方向,见余初音进殿来,急切问道:“余娘子,那观音圣像是否有不妥之处?”
余初音点头,恭敬回道:“禀太后,画卷的确被人做了手脚,绝不是天降异象。”
“何以见得?”太后猛地从罗汉床上站了起来,她这几日为此事寝食难安,现在听余初音说是人为所致,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
余初音不急不缓说道:“太后,我将画卷带过来了,请容我解释给您听。”
余初音让两位宫女展开画卷,当殷虹的血泪再现时,太后不由地浑身一颤,忙瞥开眼不敢直视。余初音又让宫女将画卷翻转过来,指着一处道:“太后,关键就在这里。”
太后重新将视线转回画卷上,细看余初音指的位置,问道:“此处有何不妥?”
“您仔细看看,这里有一条细痕。”余初音在细痕的位置比划了一下。
这回太后看见了,那细痕极其隐蔽,不注意看还以为是纸上的一条轻微折痕。太后不解问道:“这是?”
余初音用指甲剥开细痕处,用指尖粘取里面的粘稠红色浆汁,呈到太后跟前道:“这就是观音圣像流血泪的原因。”
太后愕然看着余初音指尖,颤着声音问道:“这…就是血泪?”
“对。”余初音点头,“这是红色染料混了蜂蜜,做成黄豆大小的扁圆珠,外面粘裹一层盐粒,然后在画卷覆背纸对应正面眼珠子处,划一条极细的口子,将做好的圆珠放入,再将口子用透明浆汁补好。因覆背纸比较厚,很难发现里面藏了东西,而正面眼珠子是黑色的,也难发现背面藏了东西。”
太后焦急追问:“那这圆珠怎么会变成血泪呢?”
“现在正是雨季,只要下雨的时候,将小佛堂的窗户打开,让水气进入屋子,包裹在圆珠外面的盐粒,会吸收水气而溶解成水珠,水珠化开红色圆珠成红色液体往下滑。覆背纸较厚不易渗透,而正面宣纸透薄,所以观音圣像眼中就会出现流血泪的现象。”
“当真?”太后大致听懂了余初音的意思,但仍是将信将疑。
“自然,我可以按这个方法做一幅画,挂在小佛堂内,等哪日下雨时,将窗子打开,第二日便可看到这个现象。”
太后忙命宫女取来一幅山水画和制作红色圆珠所需的材料。余初音在画卷挑了几个地方,从背面划开细小口子,将调好的圆珠埋入其中,又用浆汁修补好背面。太后随后吩咐宫女将加工过的画卷挂到了小佛堂墙壁上。
做完这一切已是黄昏时刻,太后想留余初音在宫里住一晚,但被余初音婉言谢绝。出宫时,余初音在昭阳门,碰到同样准备离开的上官雪欣和江诗悦。
上官雪欣知道沐子岚这些天一直在宫里,午后便也进了宫,一个人来难免无聊,她便叫上了江诗悦。上官雪欣见到余初音,高傲地扬着下巴带着丫环走过,现在她的心思变了,最讨厌的不是余初音,而是项辰茜。
江诗悦看到余初音,惊得睁大了眼,她带着询问眼神回头狠瞪了丫环一眼,丫环见余初音出现,也是惊得差点没站住。
等余初音走远后,江诗悦掐了一把丫环,骂道:“你给我等着,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丫环哭丧着脸,低声讨饶说道:“小姐,您信婢子,婢子真的去找了掮客,昨晚掮客确实稍信来说事办成了。婢子打听过,那掮客的信誉极好,不会收了银子不办事的。”
江诗悦满脸怒气,质问道:“那她怎么还好端端站在这儿。”
“婢…婢子也不知道啊!”
江诗悦正拿着丫环撒气,一顶华贵的轿辇从远处过来,随后不偏不倚停在了江诗悦身边。
轿窗小帘被掀开,只见太子伸出头,含笑道:“这不是江大小姐吗?怎么,没轿子?要不要本太子稍你一程?”
碰到狠戾好色的太子,江诗悦心中嫌弃,面上仍是端庄行礼道:“给太子请安。不敢劳烦太子,我的轿子在宫门外,且我是和郡主一同出行,等一会儿还要去醉仙楼小娶。”
“那好吧!听闻江大小姐棋艺了得,什么时候空闲,本太子还想邀请江大小姐对弈一局。”
“好。”江诗悦低头温声应和,眼底却满是鄙夷。
太子的轿辇远去,江诗悦刚伸手又要掐身后丫环,丫环忙说道:“小姐,刚才婢子听宫里的小太监说,太子在赏花宴那天为难了余娘子。”
这话果然转移了江诗悦的注意力,她的手停住了动作,追问道:“是如何为难她的?”
丫环便把刚听来的八卦一五一十说与江诗悦听。江诗悦听后,眉头舒展开来,说道:“这么说来,她竟得罪了太子?”
“是呢!”丫环庆幸自己的手臂逃过一劫,她的手臂上都没有一寸皮肤是完好的。她想了想又道:“小姐,既然余娘子得罪了太子,以太子有仇必报的性子,咱们不如等着太子收拾她。”
江诗悦朝太子远去的轿辇看了一眼,难得认同一回丫环的话,“且看看吧!快走吧,郡主还在等我呢!”
余初音从宫里出来后,直接去了金吾卫衙署。在大门口等候多时的项辰川见她安然无恙回来,心里松了一口气。
余初音故意逗弄他道:“统领,你在这里做什么?”
项辰川眼中含笑,说道:“我在等心上人。”
“你心上人是谁啊?”余初音明知故问。
“你说呢?”项辰川向余初音伸出手。
余初音愣了一下,随后将自己的手放入他的掌心,低声说道:“何止繁花,愿共赏四季。”
在初夏的夕阳下,琥珀色的光晕里,两人相对而立同时笑了起来。
当天晚上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寿宁宫的宫女按余初音的指示,打开小佛堂的小窗。翌日清晨,昨日刚挂到墙上的山水画果然流淌下殷红血水,与观音圣像上的血泪如出一辙。
太后下令拘押所有接触过观音圣像的宫人,挨个细细盘查,最终找出了真凶。真凶是一名回事太监,他在宝佛寺护送画卷往寿宁宫的途中动了手脚。
犯事太监自知死罪难逃便在地牢中自尽了。太后得知此事勃然大怒,因这太监原是皇后宫里的人。太后和皇后向来不和,如今犯事太监一死,倒成了死无对证。
因余初音破案有功,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