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第45章

【子龙,你去讲物理】

颍川陈家。

【吾友长文

操闻青州牧陈昭陈熙宁,出自颍川陈氏,操先前未听闻陈氏有此贤才可愿细言否】

**把帛书来回看了三遍,满心疑惑。

他怎么看不懂这封信呢?什么叫青州牧陈昭是颍川陈氏女?

**倒是对陈昭此人早有耳闻。

颍川境内太平道盛行,三年前黄巾起义之时,颍川郡内各处也有响应,好在朝廷重视,派皇甫将军前来平叛,没过几个月就平定了颍川境内的黄巾贼。

那陈昭就是黄巾贼的贼首之一,号称“太平神女,在三张贼首死后,聚拢了一批黄巾余孽盘踞在青州平原一带,听说还治军严肃,颇有贤名。

前几日又转身一变投归了大汉,被新天子册封为青州牧,也算是青云直上,从反贼一跃成大汉忠臣了。

这些事**也只当个趣谈听一听就罢了,顶多是感慨两句时也命也虽说都姓陈,可世上陈姓之人何其多,颍川陈氏和冀州陈昭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

可如今,**神情严肃盯着手中帛书。

若非他知晓曹孟德并非胡言乱语之辈,**都要怀疑这是曹孟德拿他颍川陈氏取笑了。

**放下帛书,匆匆赶往祠堂,打算查一查族谱。

他才刚迈进祠堂门槛,便迎面碰上了自家父亲陈纪,只见父亲正站在族谱架前翻阅族谱。

陈纪看到**,招手道:“长文你也过来帮为父找一找。

颍川陈氏自**祖父陈寔发家,陈寔与颍川名士钟皓、荀淑、韩韶并尊为“颍川四长,至**这一代,也才发家三代。

族谱也**,只有区区三册。

**自然先以父亲的命令为重,几步走到架前拿下一册族谱:“父亲要找何人?

“陈昭。

**手中动作一滞,抬头诧异:“父亲也在找陈昭?

“哦?长文,你也知晓明日青州牧要来府上拜访?陈纪诧异。

他一个时辰之前才收到陈昭的拜贴啊。

“儿收到骑都尉曹孟德帛书,询问**吞吞吐吐,“询问颍川陈氏女陈昭的来历。

他大着胆子:“莫非是父亲有子嗣流落在外?

陈纪板着脸:“逆子,为父洁身自好。

片刻后,陈纪满心疑惑:“为父怀疑是你祖父在外为官时候留下了子嗣,如今被人家找上门来了。

父子二人面面相觑,丝毫没有怀疑过这其实是一口无端出现的黑锅。

“青州牧明日要上门拜访父亲,届时父亲一问便知。

**和陈纪一起把族谱来

回翻了三遍,也没找到陈昭的名字,甚至连那些五代之外的亲戚名字都翻了一遍,也没找到有“陈昭此人。

无奈之下,**只好提出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见面直接问。

“也只好如此了。陈纪抚摸胡须长叹。

翌日一早,陈昭早早登门。

**亦早早在府门外等候。

原本州牧亲自上门,陈纪打算亲自出门迎接贵客,可**建议“若是青州牧与儿同辈,父亲身为长辈去迎接晚辈,实属不妥。陈纪一想也是,毕竟陈昭年纪比他儿子还要小,是他晚辈的可能性较大,就干脆在正堂等候,只让**出门迎接。

“见过青州牧。

**拱手行礼,陈昭笑眯眯托起他,“你就是**陈长文吧,昭听说过颍川陈长文的才名。

陈昭也不是空着手来,她还带着一车礼品,都是路上遇到拦路**的盗贼黑吃黑得来的热乎礼物。

如今世道动荡不安,从洛阳前往颍川,这一路三百里的路程,沿途不安宁,她们先后遭遇了四拨官府通缉的江洋大盗,还碰上了两座贼寨。好在陈昭和赵云率领着数十名精锐骑兵,一路过关斩将,将这些盗匪势力尽数剿灭。

为了确保走亲访友的财物充足,陈昭还特意又绕了四十里路,多走了一个贼寨。

**领着陈昭往正堂走,眼角余光一直偷看陈昭,试图从陈昭脸上找出一些熟悉的痕迹。

完全没找到。

陈昭就像是抱来的一样,脸上一点陈家人的相貌痕迹都没有。

应当是相貌随母亲吧。

“老夫陈纪。

二人走到堂内,陈纪拿不定自己是不是长辈,却知道陈昭的官位一定比自己高,于是也不端着架子,率先介绍了自己。

陈昭早已酝酿好了情绪:“原来您就是元方伯父!

她一开始打算谎称自己是陈寔的子辈占一占**便宜,奈何按照她的出生年纪,陈寔在她出生的那年已经七十岁了,兄弟姐妹也差不多都是那个年纪,应该是生不出孩子了。

只能退而求其次,往后退一辈,让陈纪占一占她的便宜。

“不知家祖身体可还康健?陈昭询问陈寔的情况。

陈纪**面露悲伤,二人皆身穿孝衣,**哽咽道:“祖父已经于去岁末离世了。

“怎会如此?陈昭悲伤欲绝,怔愣失神,“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她当然知道陈寔已经**,要是人家兴家之祖还活着,她也不敢这么正大光明来认假亲。

三人对着哭了一会,全了礼节。

陈纪才又问:“不知令尊姓甚名谁?

“我亦不知。陈昭理直气壮

道。

陈纪、**表情有点复杂。

你不知道你爹是谁就敢来我家认亲啊?

陈昭面露悲伤:“昭自幼无父无母全凭好心乡邻养大。乡邻曾言我父出自颍川陈氏我亦在家中翻出了一篇文章。”

**竖起耳朵他预感到这篇文章就是陈昭认亲的“证据”所在。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陈昭情绪充沛背了一篇文采飞扬的文章。

陈纪缓缓捂住了自己脸脸皮滚烫。

没错他爹就是陈太丘他就是陈元方。

但是被小辈当面念出来自己年少时候的事情陈纪还是十分羞耻。

**也觉得这个故事耳熟他爹给他讲过只是没有这么正式。而且这个故事也只在自家兄弟之间流传不像“梁上君子”的典故那么广为人知。

还真是自家的后辈。

尽管还没找到陈昭的父母是谁可单凭这篇只流通于自家子弟内部的家风故事**已经有了判断。

陈纪则脑补了更多最后长长哀叹一口气:“是陈家对不住你。”

子不言父过他也不能对陈昭说的太明白。

什么对不住我?我只是暗示我可能是陈寔没发家之前那些兄弟姊妹的后人而已。

陈昭眼中划过一丝迷茫。

不过秉承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陈昭还是挤出两滴眼泪唏嘘道:“都过去了。”

反正我本来也不是你们颍川陈氏后人。

陈昭在陈家住了下来实地勘测过陈家祖坟的风水觉得挺好。

毕竟后来陈朝君主还自称颍川陈氏后人一直到那时候颍川陈氏都还如日中天祖坟风水自然不错。

陈纪拉着陈昭念叨了许久他说的隐晦陈昭只听懂了一句她不用为陈寔穿孝服便欣然答应了。

反正她也只有日后惹出祸事才会把颍川陈氏说出来。

陈家在颍川郡颇有名望先祖陈寔又和荀氏先祖荀淑并称“颍川四长”两家素有故交陈昭借助陈家的名头很快就勾搭上了荀氏。

荀彧荀攸都在外为官不在家中可“荀氏八龙”之一的荀爽沉迷著述不关心仕途如今正在颍川家中研究学问。

荀爽是象数易学大家创立乾升坤降说和卦变说认为礼的本质是秩序陈昭对此不了解可张角留下了一部分关于易学的手书陈昭仗着张角遗泽也能和荀爽聊上几句。

荀爽年岁已大朝中官员多次举荐他他都不应辟命而且陈昭对他另有他用

“荀公昭过两日再来看望您!”陈昭带着蔡琰向荀爽告辞蔡琰

兴高采烈抱着从荀爽处转抄的书籍。

“有了这几日转抄的书,我再把家中藏书默写出来,就足够创立书院了。”蔡琰兴致勃勃,她过目不忘,但凡看过的书籍都能一字不差默写出来。

前几日陈昭和她提过一句回到青州之后要创立书院,蔡琰便将此事放在了心中,开始四处搜集珍稀典籍。

“主公,前方有动静。”赵云忽然往前一步挡在陈昭身前,耳尖微动,对身后属下轻扬下巴。

陈昭有绝佳的视力,赵云有绝佳的听力,他甚至能够在杂乱人群中听风辨位躲开偷袭的箭矢。

对能在敌阵之中七进七出还没缺胳膊少腿的赵子龙,陈昭十分信任。

不一会,伪装成护卫的精锐士卒前来回话:“前面有一人被官吏捆在柱子上,官吏在四处询问有没有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