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8月并没有比赛,所以绩效算起来真的容易得多,完全不用考虑胜利场次、出场次数、出场时间等复杂情况。

可沈凝并不满足于仅仅把8月的对付过去,她相信张新杰也不是那种半吊子混过去就行的人。

于是周末两天,沈凝基本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死磕赛季期间的各种评估,可终究还是有很多疑问点。

周一上午,沈凝去找张新杰交作业时,肉眼可见地精神没有上周好。

“熬夜了?”

“那倒没有,可能脑子里一直想事有点累吧。”

“注意劳逸结合。”

张新杰说着,看起她填的8月绩效表。

可以说思路还是比较清晰的,基本的核算方式都对,额外参加的商业活动绩效分成也都标记得很清楚,跟他和队长定下的数字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出入。

哪怕是赛事绩效部分大部分都是空白状态,也清楚标注了因为夏休期的关系。

只有两个地方他有些好奇,一个是涉及他和张佳乐的世邀赛,一个是沈凝自己的绩效评估。

“你是按照常规赛的逻辑,把世邀赛情况作为额外绩效评估项算的?”

“对。”

“理由?”

“首先这种额外的临时赛事虽然绩效评估办法里没有明确,但是要奖励是必须的,一般这种情况高层和人力应该会具体出一个奖励规定,但到现在还没有公示,所以我就在评估办法里找了相对类似的情况做的评估。”

沈凝一边对照着评估办法细则,一边用笔给张新杰大致演算她的逻辑。

“按照常规赛事评估办法,根据你们的出场次数和在场时间大致有个范围,就是表格这里。然后再考虑特殊情况,一是你作为最佳阵容之一,有额外奖励。二是包括四分之一赛之内有两场比赛你们配合绝佳,从主观考量我觉得应该也有额外。”

“主观考量?没有依据吗?”

“确实没有,常规赛每场比赛就没有特殊表现额外奖励。”

张新杰用笔轻轻敲着桌面:“你觉得应该有?”

沈凝点头。

张新杰往后靠在椅子上,盯着桌上的文件,思索了一番捋清了思路,开口说道:“有两个问题。”

沈凝正色。

“第一,叶修有句话圈子里都很认同——荣耀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即使确实有人更出彩,但没有团队的配合,一切都是空谈。就像四分之一决赛上,没有喻文州和黄少天的牵制,我和张佳乐、周泽楷就打不出来那个战术。”

从这个角度说,沈凝确实是认可的,荣耀是团体赛,一个人怎么都撑不起一场比赛。

可即便如此,她也觉得不能因此忽视表现更出彩的选手。

“这样表现更好的人会很吃亏。”

“那换个思路,也就是我要说的第二个问题,如果给表现更好的人额外的奖励,那么相对的,表现不好的是不是要扣减绩效?”

沈凝一愣,这个问题她确实没有想到。

张新杰继续说道:“奖惩是相互的,比赛中出现失误,是不是要根据失误大小做不同程度的惩罚?一个多月了,你应该也清楚比赛,没有人不会失误,再厉害的选手,哪怕是队长都会失误。失误存在于每场比赛、每个人,永远没有完美的战斗。”

沈凝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了很久,终于明白了自己的之前想法过于理想化。

“我懂了,看上去额外的激励是为了追求公平,但其实可能会带来其他的不公平。有激励有惩罚,太过抓小放大,丧失了整体性公平。而有激励没有惩罚,本身制度就是不公平,还可能会出现队员为了奖励破坏整体战术的极端情况。”

张新杰颇为欣慰,面容舒缓,点了点头:“没错,想得很全面。那再进一步,除了薪资,还有什么别的方法产生激励和惩处作用?”

沈凝并没有对另外的提问感到惊慌失措,沉下心仔细又想了想公司的绩效制度、以往的考核评估,还有她对比赛整体的一些宏观认知。

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沈凝还是诚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从隐性角度方面看,其实队里已经做出选择了,甚至会在其他绩效指标里有体现。”

“继续。”

“比如上场次数,赛场上如果一直表现很好,虽然没有单独的这项激励,但会影响以后比赛的排兵布阵,也就是会增加上场次数,反之亦然。而上场次数本身是一个可量化的指标,从这里就能有一定反映。”

张新杰点头,示意她继续说。

“另外也会影响到个人价值,比如转会金额、或者续签金额等。”说到这里,沈凝似乎豁然开朗,“原来是这样,可以通过别的量化指标侧面激励或惩处,之前我是有点钻牛角尖了。”

“第一次已经很好了。有些事情与其单独评估,不如从总体上考量,也许会有更适合角度。这也是管理者应该要有的全局观。”

沈凝十分受教:“虽然学校里学过,家里也嘱咐过,可一上手果然还是不一样。”

“理想和实际肯定会有矛盾点,就拿这件事来说,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如果有一天能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量化你说的主观评价,那就是制度的巨大进步,我也很期待你以后的决策。”

沈凝终于也笑起来:“看来你是向往康德的边沁派。”

张新杰没想到沈凝会突然抛出一个哲学话题,也从来没想过自己是边沁的偏向功利主义还是康德的道德标准至上。

沈凝似乎没有收回这个话题的意思,就含着笑瞧着他,让张新杰不得不深思一番。

“你觉得这个话题能有几个电竞选手愿意跟你聊?”

“没人吧。”

“那你问我?”

“我觉得你知道。”沈凝很肯定地说,“上周我看你读了边沁的《道德与立法原理引论》。”

原来如此,那本书现在还在抽屉里。

“与其说是向往康德的边沁派,不如说是个人行为尽力以道德为准则,但涉及集体利益时在尽量不影响其他的前提下实现利益最大化吧。”张新杰终于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了不起。”沈凝由衷感叹,“能如此自律的人太少了。”

“其实跟哲学也没什么关系,自律只不过是一种习惯,就像一种修行。”

自律是一种修行。

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却在沈凝心里泛起回响。

就如同鹅毛浮水一般,轻盈却有拨开涟漪的力量。

她过去的十年里在不断学习,因为她有明确的目标,她要成为一个公司、甚至一个集团的管理者。

父亲和赵逸兴就是她一直到现在学习的对象。

她第一次碰到如此优秀却以自律为驱策、而不是以目的为驱策的人。

自律不是为了达成什么。

但自律可以帮助达成什么。

如今的张新杰在沈凝心里的地位就像父亲和赵逸兴一般,她不由感叹:“副队,你以后一定是很厉害的管理者。”

“承你吉言。”张新杰并未露出什么别的情绪,又把话题转回了绩效表,“其实公司已经定了我和张佳乐这次世邀赛的奖金,过两天就会公示,这个月的绩效表里不再体现这一部分。”

沈凝愣了愣,露出无奈的笑容:“所以刚才讨论的那一大堆,跟这个月的绩效就没关系呗?”

“是的。”

“那我是不是要特别感谢你对我的‘额外’培养?”沈凝特意把“额外”两个字咬的很重。

张新杰回复地理所当然:“不用谢。”

沈凝:……

“接下来是关于你自己的绩效部分。”张新杰把表单翻到某一页,指着其中的“75%”数字问,“你觉得自己这个月的绩效分数是75?”

沈凝也不知道张新杰这么问是觉得高还是低,毕竟涉及自己,太自信似乎也不太好。

在犹豫了一下后,还是放低了姿态,试探性地问:“是高了吗?”

张新杰目光直直地落在她身上,瞧不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让沈凝突然觉得不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