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不大,屏幕上打着一行字:欢迎监管委领导一行莅临我单位检查指导工作。

底下有落款:北方凌云集团。

要问这集团是干嘛的:中国兵器集团(中央直接管理,监管委监管)下属军民结合子集团。

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那时厂子还建在太行山里头,枪、弹、炮全造。上世纪六十年代都还属于绝密,没有名字,只有代号:333厂。七十年代才搬出太行山,搬到保定,当时主要造三七高榴弹,没少往南轰……

发展到现在,覆盖的民用领域多到数不过来,军用领域也极广,只说两种:某军品的发射装置,以及光电装置。

按照郭彬(科创局局长)的构想,把光瓷研究所建在这儿再好不过:要技术有技术,要环境有环境,要人有人,李定安离家也近。

他打算趁着这次机会考察一下,回京后再和李定安沟通沟通……

监管委来的人不多,付主任、于思成、郭彬,以及两位有监管职责的局领导。

但陪同的当地领导不少:当地正副职与几位常委,集团董事长和书记,以及以下的几位副职领导,林林总总十多位,可见有多重视。

只是慰问的形式,气氛相对宽松,参观完之后,一行人进了接待室。

刚刚坐定,于思成的电话响了起来。

林部?

他稍稍狐疑了一下,拿着手机站起身:“各位领导,失陪!”

原市长往旁边看了看,程副主任(原市长秘书)秒懂,把于思成和王秘书领到旁边的休息室。

随后,电话接通。

“你好于书记,有件事情要和你商量一下!”

“林部您说。”

“内蒙的遗址类型比较复杂,按初步计划,李定安借调到科创局的时间可能要推迟……”

借调……谁说的是借调?

林部,你这不会是想反悔吧?

心里打了个突,他继续往下听。

然后,于思成的脸就沉了下来。

再然后,脸越来越黑,越来越黑……

王秘书站在旁边,大气都不敢出:服务这么久,他很少看到领导的脸色这么难看。

这是……出什么事了?

正暗暗揣测,于思成又挤出了一丝笑:“林部,以借调的形式,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我个人认为,直接调岗,更利于他以后的发展……”

这句话,蕴含的私人意味可谓是又足又浓,王秘书顿时了然:两位领导,说的应该是李定安……

林部打了个哈哈:“于书记说的对,当然,最终还是要遵从他的个人意愿……”

听到这句,于思成的脸直接黑到了底:林致远,你跟我打太极是吧?

你好歹也是领导,怎么这样的?

不夸张,脸色就跟锅底一样。

秘书心中惴惴,呼吸频率都慢了好多……

电话挂断,于思成阴着脸,一动也不动。

怅然好久,又叹了一口气:“小王,去请一下郭局长!”

王秘书忙点头,出了休息室,随即,郭彬走了进来。

“怎么了,脸色这么差?”

“林致远反悔了!”

郭彬愣了一下:“反悔什么?”

“李定安,林部让我们过完年以后,出函借调!”

“扯淡,李定安连组织关系都没有,怎么借?”

“现在有了:昨天,林致远和成杰把他的关系转到了国博……”

郭彬猝然呆住,好久才反应过来,“咚”一拳砸到了沙发上:“太过份了,这么大领导说话不算话……答应的好好的事情,怎么还带反悔的?”

于思成悠悠一叹:“他们答应什么了?”

“他们答应……”

话音戛然而止,郭彬再次愣住,又想起当天的国博,和林部、成司长的对话:

“李定安脾气倔,性子野,受不了束缚,更受不了机关的条条框框……”

“没想让他受束缚,反正保力的研保所建成后是由他负责,所里再增加一个专门研究光瓷的部门,也不是很难……”

没错,当时就是这样说的,但懂的都懂:研保所是保力管理,但这个研究光瓷的部门,肯定是监管委科创局直属。不然郭彬也不会计划,把光瓷研究所建在凌云光电。

换而言之,李定安迟早是要调过来的。

但现在好了:出函借调?

更过分的是,林致远和成杰先下手为强,硬生生的给李定安弄了个组织关系,还弄到了国博?

什么意思?

人可以暂时借给你们用,但想弄成你们的人,门都没有……对,就这个意思!

郭彬想咬牙。

随即,他又看着于思成:“要不,你和李定安沟通一下?”

扯淡。

李定安怕是知都不知道,上面有人搞了这些小动作,怎么沟通?

让他夹在中间为难?

再一个,成杰没说错:李定安性子野,脾气倔……所以在李定安看来:来监管委,不一定就有国博舒服。

于思成叹了一口气:“你应该也了解过,李定安在国博的情况!”

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再看看何安邦这个直属领导,对他已经不是“管”,而是哄。

更关键的是,李定安已经在国博建立了相当高的威信:一呼百应,言听行从……

到了监管委呢?

满地都是老前辈,老专家……换位思考,他愿不愿意来?

郭彬愣了好久,牙疼似的咧着嘴:“那怎么办?”

“别急,至少要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对啊?

郭彬记得,一个多月前成杰给他打电话,说遗址没有考察完,过完年后李定安可能还得去内蒙。当时的成杰,还是商量的语气和措词。

这才过了多久,说变卦就变卦了?

“于书记,你得问一问,李定安干嘛了!”

于思成点头,拨通了米顺东的电话。

几乎是秒接通,电话里传出爽朗的笑声:“老于,巧了?正想着给你打电话,过年你哪天有空,咱们约一下!”

“你要来京城?”

“对啊,立项……你不知道吧,李老师又在锡盟发现了一座古城,以及风水遗址,比青龙山的更大……”

古城,遗址?

于思成和郭彬对视了一眼:“老米,你慢慢讲!”

“好……”

再然后,两个人的表情越来越精彩,越来越精彩……

电话挂断,郭彬的眼睛慢慢睁大,越瞪越圆,越瞪越圆。

他犹自记得,李定安出发前,成司长说的话:考古发掘不像文物鉴定,说有结果就有结果,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所以别担心,李定安只是去碰碰运气,顶多两三月就回来了。

结果呢?

李定安是十一之后走的,发现蒙古瓷窑址是十一月初,从前到后,他就用了一个月?

说好的至少要一两年呢?

考察窑址的空子里,他还找到了十几座公主、驸马墓在内的辽代大型墓葬君,陪葬文物至少有上万件。

然后,他又在剩下的三个月,找到了明代忠勇王金忠墓,以及一座唐代遗都、两处大型风水类遗址。

特别是最后的风水遗址:首次发现,海内孤例,这是什么概念?

遑论那么多的国宝,件件都能称得上国之重器……

成杰,你不是说,他只是去碰运气吗?

结果一碰就碰了这么多?

所以别说转关系,过完年能把李定安借调过来,都算是不错了。

原因很简单:遗址是李定安发现的,也是他亲自发掘的,还有谁比他更了解?

研究不清楚,遗址没有定性,别想让国博放人。

更何况,好像还有第三座……

于思成也是怔怔无言。

一个多月前,于徽音打电话,说要去锡盟,陪李定安找第二座遗址。

还邀功一样的告诉他,李定安在青龙山的山洞里发掘了宋徽宗金带、金太宗兵符、辽景宗遗命金碑,以及大宋拄斧。

于思成也算古董爱好者,家里收藏的也不少,所以有基本的认知:这四件,件件都是国宝。

当时就觉得挺受震憾:荒山野岭,什么痕迹都没有,李定安能发现这么大的遗址,这么多珍贵的文物,就挺不可思议。

同时也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