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吧!”

“有适合的,我就通知你。”

村长顾苍摇摇头,倒也没说什么了。

崽卖爷田心不疼。

这不就是败家子吗?

这点田地,可也是方家老祖宗一分一亩置办来的。

大伯一家,第二天叫了牛车,就急不可耐地跑路了。

连中午饭都懒得吃。

看着东边的房屋空空荡荡的,奶奶柳氏一时有些失神。

“怎么这么快就走了。”

“还以为能在家多待几天的呢!”

“走得这么快做什么。”

“哎……”

柳氏长吁短叹的。

但是这些注定没什么意义就是了。

方子期现在已经基本上进入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上学堂,读书。

下学堂,回家吃饭睡觉。

日子虽然乏味,倒也充实。

冬去春来,一年倒也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过年大伯一家都没回来了。

说是新宅子的第一年要震宅。

当然了,也没说请二老去新宅子里过年。

方守义和柳氏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是那望眼欲穿的样子,傻子都能看出来。

这一年。

是永德二十四年!

也就是说当今皇帝已经当了二十四年皇帝了,据说已经很老了,身体也不好。

手底下的太子也是个不得宠的,几个母家得力的皇子明争暗斗,不知凡几。

这些东西都是赵满仓跟他说的,方子期也很好奇,这些明显是上层的事情,赵满仓家居然能够提前知晓!

要知道顾知远的老爹是衙门里的文书,爷爷是柳溪村的村长,对这些可都一无所知。

当然。

现在说皇帝的事情还太遥远。

对于方子期来说,读好书才是最重要的。

在方子期七岁这一年。

他顺利地从乙班升到了甲班!

与他一同升到甲班的还有已经十一岁的顾知远!

因为《四书五经》的粗略版本……

还有《史略》、《十七史蒙求》和《孝经》都已读完了。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精读四书五经,看看策论与实务知识,多看看诗赋的写作典例、多学习科举范文……

这一切都是为了最终的科举做准备。

族学的乙班尚有十三人。

但是甲班只有可怜巴巴的七个人,这七个人还要算上方子期和顾知远……

至于其余五个分别是:

方砚秋,方夫子的孙子!今年十五岁,已经准备下场了,同方夫子一样,方砚秋长得就是一副读书人温文尔雅的样子。

温知许,隔壁小河村的人,今年十四岁,据说家里是开油坊的,吃喝不愁。

温云舟,也是隔壁小河村的人,今年十三岁,是温知许的堂弟。

陆景行,隔壁甘河村的人,今年十四岁,一大家子都是养鱼的,身上略带着些鱼腥味,长相孔武有力,看着倒像个学武的。

方明远,本村人,今年十八岁,据说已经下场过一次,只是县试落榜了。

方夫子将顾知远和方子期带到甲班的时候,顿时引起了一阵轰动。

“那是顾知远吧?他来甲班倒是正常,毕竟在乙班也学习了好几年了,天赋也不错的。”

“但是这方子期,是去年才开蒙的吧?一年不到,就到甲班来了?”

“而且他才七岁啊!”

“七岁!”

“这是什么概念!”

“这又是什么妖孽啊!

温知许夸张地叫出声来。

“哥!”

“别叫唤了!夫子看着呢!”

“今天夫子可还要考察咱们四书上的内容的。”

温云舟叹了口气提醒道。

“好了!”

“下面开始授课吧!”

“今天我们讲述《四书大全》……”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你们谁知道这‘明明德’,何解?”

方夫子和颜悦色道。

底下一片鸦雀无声。

拢共就七个人,大多都低着头,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温知许!”

“你来说!”

夫子叫道。

“明明德……意思是…明…明白自己的德行……”

温云舟硬着头皮胡诌。

“温知许!”

夫子换了个人。

本来见抽到自己堂弟,温知许还挺庆幸的,此刻再度被叫到名字,温知许顿时头皮发麻,一阵苦笑。

“明明德的意思就是…就是我们要修行好的德行……”

得!

又是一个胡诌的。

夫子一连又抽了两个人。

全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