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蝗灾起!

贞观二年四月初七,关中平原的晨雾还未散尽。

渭水两岸的麦田里,此刻到处都是凄厉的哭喊。

不知有多少老农跪在垄间,双手疯狂刨着被啃食殆尽的麦根,指缝间渗出的鲜血染红了土块。

蓦然间,头顶传来一阵炸耳的嗡鸣声!

农户们抬头望向天空。

却见原本湛蓝的天幕此刻被一层翻滚的黑云笼罩……

不!那不是乌云!

而是遮天蔽日的蝗虫群!

"蝗神降罪了!"

不知谁喊了一声,整个村庄顿时陷入混乱。

妇女们抱着孩子往家里跑,男人们挥舞着锄头、扫帚试图驱赶。

但那些已经不知何时生长到寸长的虫子,仿佛有灵性一般。

竟是主动避开人类的攻击,继续啃食着每一株青苗。

田垄间此起彼伏的嚎哭炸响时,华阴县戍卫的城门的士卒也瞧见这让他们一生难忘的景象。

遮天蔽日的蝗群化作灰黄色浪潮!

翅鞘摩擦声似百万恶鬼齐啸。

老卒手中红缨枪"当啷"坠地:"快!快关城门!"

华阴县令李崇站在城楼上,看着远处不断逼近的虫潮,喉结上下滚动!

他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密报。

那是镇国侯罗颢通过百骑司传来的警告:

“关中积热过甚,恐有蝗灾。”

当时他还嗤之以鼻,认为不过是少年侯爷哗众取宠之言。

现在看来,真正蠢的人,其实是自己!

"大人,大人,不好了!"

县丞连滚带爬地冲上城楼,衣衫破烂却油然不知。

"东郊三十里地全完了!蝗虫过处,寸草不生!"

李崇踉跄一步,扶住城墙才没跌倒。

他想起库房里那点存粮,想起城中三万张嗷嗷待哺的嘴,突然觉得喉咙发干。

城下,几个饥民模样的人正试图冲破守军的阻拦。

他们手里举着枯枝,上面还挂着半只被啃光的麻雀!

“大人,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李崇咬着牙,眼眶通红的仿佛要渗出血来!

他粗重喘息几声,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踉跄一挥手。

“传令下去,焚田!”

县丞猛然瞪大眼眸,难以置信道:“可是……可是如今正是麦苗生长的时节,焚了田,百姓今年的收成就荡然无存了!”

李崇一把扯住老搭档的衣襟领口,嘶哑道:“本官如何不知?但蝗灾不能再继续蔓延下去了!”

“唯有断其根,才能有阻绝蝗灾的希望!”

县丞颓然倒地,眼中的县令大人,已然疯狂!

当日,华阴县令李崇为阻蝗灾,下令焚田,言尽自身之罪,投身火海,尸骨无存!

只可惜,这等悲壮行为并不能阻挡天灾分毫。

当夜,潼关要塞的烽火台上升起了黑烟。

这是百年未见的灾年信号,守将看着漫山遍野的蝗虫,浑身发抖。

"放箭!"他红着眼下令。

箭雨划破天际,却只落下寥寥几只蝗虫。

这些虫子仿佛不怕死一般,继续向前推进,所过之处,连树皮都被啃得精光。

贞观二年四月初八,晨光未起时分。

长安城朱雀门便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红翎信使背插三支翎羽,汗透的绢衣上还沾着未褪的露水。

"潼关急报——"

"华阴蝗起!"

城门将官接过盖着紫泥火漆的密报,指尖蓦然一颤。

青麻纸竟被血水浸透半边,折痕处还蜷缩着半只带翅的虫尸。

此刻,五百里的关中平原,翻滚着一片黑云。

渭水南岸的永丰仓外,老农赵四瘫坐在陇间,眼睁睁看着昨夜还青翠欲滴的麦田,正渐渐被褐潮吞噬。

蝗虫振翅的"沙沙"声如魔音灌耳,须臾间便覆满他的蓑衣。

"天杀的...天杀的!"

老农抓起锄头疯狂挥舞,竟扑倒在三寸高的麦苗间。

枯瘦手指抓到的尽是滑腻虫足,指缝里挤碎的虫尸流出黄绿浆液——

这哪里还是他侍弄了半辈子的土地,分明变成会蠕动的活物!

五更天漏未断,承天门已洞开。

都水监监正郑怀恩捧着整匣密奏,几乎是踉跄着闯进甘露殿。

正在听起居郎诵读《尚书》的李二豁然起身,衣裳下摆将案头青玉镇纸扫落在地。

“禀陛下,潼关至渭南俱已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