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过年
挂断电话,陈辉走进卧室,一想到视频挂断前叔叔和婶婶那满脸欣慰的笑容,陈辉就有些哭笑不得。
林小棠已经吹好头发,正坐在床上玩手机,“最近极端天气真是越来越多了。”
不等陈辉发难,林小棠就开口说道,“京城下了一整天的大雪,京城已经几十年没有下过这样大的雪了,积雪足有三十厘米厚,称得上雪灾了。”
陈辉顿时明白林小棠要说什么,他眼前一亮,算算时间,的确应该是今天得有结果了,京城是他给的第四个地点,根据模型预测,会在今天上午十点开始下大雪,造成一场雪灾。
没想到林小棠这么快就收到消息了,他现在迫切的希望知道另外三个地点的情况。
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瑞雪兆丰年,明年一定是个丰收的年份!”
“那可不一定,除了京城,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出现了一场强沙尘暴,持续了十多个小时,差点就卷到聚居区了,还有山海村发生泥石流,整个村子都被淹没了,还好发现得及时,人们都提前撤出来了,否则不知道会造成多大的人员伤亡。”
林小棠仿佛杠精附体,不断反驳陈辉,“还有地震不断,感觉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了。”
“塔克拉玛干跟你有什么关系,放心吧,你在普林斯顿,安全得很!”
陈辉心情大好,模型跑出来的四个地点都已经得到验证,接下来,他的逃跑计划第二步就能实施了。
“你有计划回国吗?”
陈辉刚在书桌前坐下,林小棠的话让他呆愣了瞬间,回过头茫然的看着林小棠。
房间里有**的事情大家心知肚明,她这样问的意义是什么?
“已经到普林斯顿半年多,都快要过年了,现在大家对你的评价可不太行了。”
林小棠拿着手机放到陈辉面前,砸吧着嘴。
这是在某乎有人提问,【陈教授什么时候才能回国?华夏需要陈教授这样的人才】
下面有人分析陈辉滞留美国的来龙去脉,分析当前国际局势,但也有不少人因为陈辉沉寂了半年多,开始有了其他想法。
【我看他在阿美莉卡过得挺好的,这不前些天才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要是他真的是被强行扣留的,哪还有心思搞学术研究,还能做出这种级别的成果?】
【你不行别以为别人也不行】
【还有怀疑陈教授的,当时那么多学者**,陈教授差点被扔进小黑屋,这些媒体都爆料出来了,竟然还有怀疑陈教授的,脑子是个好东西】
【谁知道是不是他跟阿美莉卡联合起来演的戏呢?反正我认为一个被扣留的学者,不可能有这样的研究环境,也不可能静得下心来研究学术,不要看他说了什么,要看他做了什么!】
“……”
陈辉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只能说袁隆平老爷爷全责,让这些网友们吃得太饱了。
他根本不在乎这些人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过不了多久,大家就能知道真相了,这点时间,他等得起。
然而,就在要退出时,他看到了这道问题下关联的另一个话题。
【为什么华夏留不住像陈辉、尹希、曹原这样的顶尖科学家,我们差在哪?】
又见反思怪。
陈辉也不知道为什么,如今华夏都已经成为地球第二强国了,竟然还有这么多人不自信,竟然还有这么多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拿起林小棠手机,陈辉双手快速在键盘上按动。
“喂,这是我的账号,你别乱来。”
林小棠不满的说道。
陈辉根本不理会,刚才自己跟家人打视频的时候,林小棠可没有避嫌,现在知道这是她自己的账号了。
晚了!
林小棠也没有抢夺手机,而是来到陈辉身后,看着陈辉输入的答案。
【说句你们不爱听的,曹原、尹希这样的人才选择留在美国,不是因为他们不想要华夏的人情世故,恰恰是因为他们需要美国的人情世故。
国内出来的人,与国外那个圈子的隔阂太多,很多人从出来到回去都没有真正明白这个圈子,最多就是跟导师单线联系,顶天在实验室有个小关系网,然后以为国外的科研真就这么简单。
科研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你的经费哪儿来的?
你合作的大牛是谁的人脉?
你顶刊送审是谁的面子?
你们想过这些问题吗?
这个东西国内能玩明白的就属于凤**麟角了,少数几个能撬动主流学术界话语权的,现在在国内都是呼风唤雨的角色。
国外学阀的能量完全不比国内来得小,哈佛每年200个nature80个science凭的是什么?凭的就是很多大牛能靠刷脸让文章送审,只要能送审就能发,只要能发就源源不断。
曹原本质上就是这样一个产品,我不是说他能力不强,他能力肯定强,但是他的研究能源源不断的上正刊,是有一个圈子在给他背书,而这种背书超越科学研究本身,这就是话语权,是一种学术**。
无论是哪里的学术都需要争资源,无非一种方式或另一种方式,事实上基本都是同样的方式。
所以在曹原已经深度融入这个生态的情况下,他在美国能够取得的资源会比在国内多得多,而且他没有用国内的资源为自己争取更高地位的需要,这不仅与普通的海外博士不同,也与以往的一些归国大佬不同……】
陈辉省略了一些内幕内容,一气呵成的写完这篇回答。
最后还有些不过瘾,再加了一句,
【反过来对国内来说,曹原成为一个美国学阀的价值远大于成为一个华夏学阀的价值。
至于你们吵来吵去的面子问题,过于不重要了。】
写完回答,点击发送,将手机还给林小棠,陈辉坐在书桌前,看着黎曼猜想的证明手稿。
原本他是准备整理一番,然后在《数学年刊》上投稿的。
但现在,想了想,他收起手稿,并准备找个机会将它们全部摧毁,因为证明早就已经在他脑子里,以他如今的记忆力,想忘都忘不了。
以他如今在数学界的地位,无论是在《数学年刊》还是在《数学学报》发一篇论文,对他的地位都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反而是着两个期刊会因为他的论文增光。
既然如此,黎曼猜想的证明为什么要发在《数学年刊》上呢?
陈辉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计划。
华夏如今在学术上与西方还有一定差距,但学术成果已然慢慢能追上西方的步伐,反倒是学术底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学术底蕴,从某种程度上可以与顶尖期刊划等号。
你连一个相关领域的顶尖期刊都没有,谁会承认你的地位呢?
西方之所以能够吸引那么多的天才人物前去,就是因为他们有各个领域的顶尖期刊,这些天才人物也需要在这些顶尖期刊上发文,获得学术界的认同。
这些顶刊就像是黑夜中的路灯一样,吸引着无数飞虫前赴后继的前去。
现在,陈辉想在华夏树立这样一座灯塔,吸引全世界的天才前来。
这很难,但陈辉有信心。
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华夏期刊或许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但若是这本期刊上刊登了黎曼猜想的证明,那么,想必会有不少学术圈的人感兴趣。
若是只有这本期刊上有黎曼猜想的完整证明,那么,对黎曼猜想感兴趣的学者,就不得不去购买、了解这本期刊。
只要有足够高质量的论文刊登,这本期刊就能慢慢在学术界打出名头来,直到成为灯塔!
“等回去就开始筹备这件事!”
……
华盛顿,神盾局总部,晚上十一点,
尼克依旧坐在办公室中,焦头烂额的处理着每天都堆积如山的事务。
随着前些天的事情发生,陈辉那边的监控也进一步加强,他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上面,他已经连续半个月十二点多回家了。
十二点半,总算是将所有事务处理完毕,尼克松了口气,喝了口水,站起身来,准备回家休息。
忽然,一个特工脚步匆匆的跑过来,“局长,有情况。”
尼克大脑一阵眩晕,忽然感觉一口气吸不上来,差点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