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贝拉正高兴她把一只狼变成了狗,那么麦格教授就完全痛心疾首于我服从贝拉。

借着我和那群种族主义者斗殴,她难得没有批评我,反而问我:如果跟在贝拉特里克斯·布莱克小姐的身边,我每天都只能遇见这样的一群人,我会高兴吗?

这个问题确实问到我的心坎上。贝拉固然好,但是她真的能好到让我心甘情愿地忍受一帮蠢材的歧视吗?

我没有给出答案,反倒是敏感多思的贝拉察觉到我近日的观察、游移和审视。

我越来越多地将视线停留在那帮喊我“泥巴种”的她的同类身上,没有打骂他们,反而罕见地露出思考的样子。

维达·加尔在思考!

贝拉特里克斯·布莱克显然也意识到我的权衡。她从来都是知道她的朋友不会变成我的朋友,也知道我不喜欢她的朋友。我们之间有着极深的隔阂,甚至这种隔阂是与生俱来的、无可逾越的。

我早就说过,贝拉需要我。她需要一位全心全意的崇拜者、一位追随者。她是一个心高气傲又自以为是的大小姐,而我又恰好在农场时代就创造这一需求、并满足她。于是,在她的朋友圈子里,她找不到我的替代品,再向下,又觉得人不如故。

只要我没有触及到这位大小姐的底线,她就绝对不会放弃我。

而这位小姐的底线又是什么呢?

——除另择他主之外,没有底线。

我是一个像人的动物,或者像动物的人。她的认知里,我十分愚笨、暴躁、直率,是一个完美的受到丑化的麻种形象。她驯服我,就像她的家庭教育过的纯血巫师驯服麻种巫师那样完美。她需要我来抬高她,于是,她就不得不扮演一位完美的“纯血主人”。

——高尚、大方、优雅、仁慈

她不能令我受到其他人的伤害,也不允许我效忠于其他人。哪怕在她等级森严的观念里,我比任何纯血都低等,我仍有教训纯血的权力,因为这也是她凌驾于其他纯血之上的象征。

所以,当我的观念发生动摇时,这位小姐那被纯血父母养得无比率真的脑子就开始思考:她是否对我缺乏关注与照顾。

接着,就自然地开始施恩与我,换取我的支持。她先是放松对我学业的管教,之后又给我一大笔零花钱,后来又问我想要什么周末礼物,她会去霍格莫德给我买来。

我得了礼物与钱,觉得贝拉对我还是比较好的,就继续捧着她。

做狗嘛,总要爆冲几次,才能让牵着绳子的人知道平日里的安分是多么难得。

于是,只要那些纯血一折腾我,我就折腾布莱克姐妹。贝拉被惹急了,也开始和我站在一处,警告那些人我是布莱克罩着的,叫他们离我远一些。

这样的次数多了,竟然也有一些纯血把我看成“自己人”——当然不是朋友,而是“朋友家的仆人”这种角色。

只是她也完全把自己当成我的大家长,和安多米达这个二家长一起管教我。

圣诞节临近,这两位准备回到布莱克家。安多米达不停和我说要按时吃饭、荤素搭配这样的话,贝拉则警告我好好写作业,每天把写完的作业寄给她。我闭上眼睛,不敢相信这是现实。

她们两个就这样坐着列车离开了,回到属于布莱克的那个精致美丽又温暖的家,只留下我在寒冷的雪地里翻滚。我盯着她们的背影,嫉妒得咬住袖子,牙齿几乎把布料撕扯开,知道两腮酸痛,脚也在地上冻得失去知觉。

多罪恶的节日!

它把我们原本温馨可爱的小家撕碎,把贝拉和安多米达从我身边夺走,把她们放回那个无聊的纯血家族,又把我留在这个四面透风空落落的巢穴。

送走她们,我的生活骤然无趣起来。大家都是有家庭的人,一年到头忙来忙去,围着父母转悠,唯恐他们忘了自己,少了那么一两个月的零花钱。

而我却是个没有家庭的人。

我剥开糖果——这是从贝拉的箱子里拿出来的。她自愿奉上钥匙、糖果和衣物,抚养我这个孤儿。糖果缓慢融化在嘴巴里,从可喜的食物,变化成混合唾液的污物。我觉得这一过程十分奇妙,就像是人本身令它变得污秽不堪。

换言之,人在潜意识里就知晓自己是污秽的、他人更是污秽的,这是他们憎恶自己,憎恶同类的一种条件反射。就像我们看见雨就会站在树状的建筑下,下雪就会簇拥在一起一样。

如果一个人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他人,甚至认为他人的污秽程度与自我相同——那么这就是爱了——他们互相抚摸、接吻,将自己的种种不堪暴露于爱侣面前,从身到心。所以,相爱就是一种剥离、切割的过程,就像是在剥皮。

由此,爱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剥离——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羞耻的。

我们的礼仪是不教会人相爱的。人需要穿衣服,这是智慧,是反伊甸、反上帝的行为。人类吃下知晓善恶的果实,却反而开始伪装自我,正是因为人类是邪恶的,又渴善的。

衣服是一种美好的表象、罪恶的伪装,心理上的衣服也是——人类为群居创造出重重道德、伦理也是。我们伪装美好,却又距离美好越远;渴望真实的爱,却又被教导着距离爱越远。

我们从知晓善恶的那一刻就开始明白自我之恶,我们开始伪装、成为魔鬼,自然不能住在伊甸。我们厌恶自我,自然就失去天生的第一个“爱”。

——自我之爱。

由此,为弥补爱之空白,我们又创造出新的爱——群居之爱。

伊甸是美好的,人间是痛苦的,人类的弱小令这个由他们种族命名的世界危机四伏。他们必须生活在一起,必须相爱。这一爱并非上帝创造,而是人类创造,又借由上帝之口传达。它有益于人类,却是人类的谎言。

因此,这一爱多数时刻会令人感到痛苦、背叛与仇恨。

爱之主体的变化从自我接受转化为对他人的接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