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你不怕咱预知了情况,继续改变他们的命运么?
听到自家老四一脸正色地奉上稿纸,控诉自己害**林豪,
朱元璋顿时眉头一颤,
什么?
林豪发生海难而死?
还是咱他和武勋们一起去的?
怎么会这样?
他立刻接过稿纸,翻读起来,
“《林公墓志·下篇》?”
“是林豪的墓志?”
朱棣迎着朱元璋略带质疑的目光,点点头回答道,“这份墓志是儿臣的锦衣卫刚刚从温州府传回来的。”
“平阳县衙在一个叫流湾村的地方修路时,挖掘到了墓葬群,”
“出土了半块墓碑,根据上面的记录,墓主人就是林豪,”
“上面的墓志记录了林豪葬在平阳县的内情,”
“而且墓志的作者,还是原户部尚书赵勉。”
朱元璋眉头微蹙,
平阳县流湾村?
不就是早前那混球处置过犯官,还组织赈济倭灾的地方么?
而且这记录是赵勉写的,他现在是那混球的左膀右臂,
他写的事迹,肯定不会作假。
朱元璋继续往下翻读,
“...洪武二十六年十一月中,”
“水军平倭大捷,”
“朝廷欲犒赏大军,”
“太祖特旨派亲信大臣林公担任钦差,前往澎湖海域恩赏水军主力。”
“...十一月二十七,钦差船队到达温州府,”
“傅友德、谢成、王弼等一众被贬黜的武勋,早已奉军令迎侯,”
“而后一众官员同乘一钦差行船,继续南下。”
“是夜,船队突遭龙吸水,”
“钦差行船倾覆于平阳县外海。”
“各方闻讯,紧急出动救援,”
“然天妒英杰,林公及一众武勋均不幸蒙难,遗身陆续被发现。”
“十二月初一,”
“流湾村义士董四、钟小丘,在海上寻得林公遗身,将其护送回岸。”
“流湾村上下,感念林豪公赈灾救村的恩德,齐齐**将林豪**葬在本村。”
“太祖痛失于林公的不幸,不忍其身后再受奔走之苦,”
“特赐林公谥号‘悼勤’,并允准流湾村民所奏,葬于流湾村西山。。。”
“南镇抚司附注:”
“洪武三十二年,林豪谥号被褫夺,”
“同年,西山爆发山洪,林豪墓被埋。”
读完所有的文字内容,
朱元璋将稿纸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
老四呈上的这份墓志记录,时间正好和朱翊钧的记录对应地上,
应该是咱想看那混球搁那边搞“无为”,
就给他安排一个差事去做,
当钦差可是优差,能提高名望,还能引得底下人感念,
可这混球真的是命软,
不就是简单地坐着船出个海么?
之前有过记录是说,
他被贬守岛时,巡视遇难,
还有,当了什么“海王”,直接水土不服病**,
眼下又是遇上了龙吸水,
咱都六十多岁了,都没碰上过,他都能遇上?
看来他是出海就死,
咱绝对不能让他出海。
还有,
傅友德他们也跟着一起没了,真应了那句人算不如天算。
老四之前在这里说过,
允炆自始至终都没启用过蓝玉,
咱就想着留傅友德他们的性命,让他们在海上戴罪立功,
这算是给允炆更多的选择武勋余地,
方便他提防着老四,
这倒好,
一个船难全没了。
想避免老四夺位,咋就这么难?!
不对,
武勋们出事,跟被咱清算了有什么区别?
他老四应该偷着乐才是,
想到这里,
朱元璋微眯着眼睛,看向朱棣冷声说道,“老四,你倒是实诚啊!”
“武勋们遇船难的事,你都直接奏禀给咱了?”
“你不怕咱预知了情况,继续改变他们的命运么?”
一众后世皇帝已经看完朱棣带来的稿纸内容,
听到太祖爷带着质问的话语,皆是面色凝重,
他们没有去关注并复查洪武国史的记载,
所以还不知道这些立国武勋们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
但他们不认为一个太宗爷,能对抗得了一群武勋,
而这些立国武勋们出了事,
对于燕藩一脉得位,是大有益处的,
可太宗爷却是选择和太祖爷坦陈,
这分明就是给自己找一堆大隐患啊?!
朱棣这会也已经将朱翊钧带来的《洪武名臣琬琰录批注》看完,
他朝着朱元璋正色一拜,沉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