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进大门,十几个持械的萧家下人看着他,眼里满是慌张和恐惧。

他知道这些人想知道大同社到底什么时候走,但他没心情照顾他们的情绪。

他往里走,脚步声吸引来很多人紧张又期盼的眼神,他全都忽略。

一路走到偏院,门口一个容貌清俊的小厮扯着尖利的嗓音说道,“桂叔,老爷等你等急了,快与我来!”

小厮在前走,他压着厌恶,紧紧在后跟着。

花街堡就在垌子坪西南五里,大同社在王省剿匪一事里扮演什么角色萧老爷比谁都清楚。

大同社围宅后,萧老爷慌得不行,连忙躲进这处偏院,生怕大同社跟上次围蒋家院子一样放炮。

派管家出去交涉,没等多久他便心烦气躁,老是派人去门口催问。

知道管家折返,他赶紧打发身边伺候他的小厮到院门接人,仿佛这样管家就会马上出现在他面前。

萧老爷的烦躁和畏惧明明白白地显露在脸上,管家瞄了一眼便低下头。

“老爷,大同社的人说,你要赔礼,医药费休养费受惊费每人八两纹银,还要道歉,当面道歉。还有……还有……”

管家说不出口,萧老爷龇牙咧嘴说道,“还有甚么!”

管家头低得更深,不由地压低声音说道,“大同社说,老爷你要自己认罪领罚。大同社说殴人至内损吐血,依《大明律》该杖八十。

“要是老爷你自己认罪,主动领罚,虽然八十大板一板都不会少,但不会害了老爷性命。若是老爷不肯认罪,大同社说,便押老爷你去官府。

“如果官府不管或是偏袒老爷,他们便自行替伤者讨回公道。”

沉默。

良久的沉默。

管家余光看着身子颤栗的小厮,知道萧老爷的脸色肯定很难看。

但萧老爷迟迟没说话。他忍不住想抬头时,突然听见一阵仿佛从牙齿缝里挤出来的极其尖细阴暗的嗤笑声。

“大同社,好大官威!”

……

管家提着灯笼,几个站在竹梯上往墙外伸出脑袋探看的黑衣人没过多久转回身子,摇了摇头。

萧老爷不肯低头,大同社也不让步,还在萧家宅院外搭建帐篷,并加派人手在夜间巡逻,萧老爷想要向外求援的企图根本没法实现。

管家去见萧老爷。

偏院内漆黑一片,管家进去前也得先卸下灯笼。管家知道萧老爷在怕什么,无非是担心夜晚的光亮会暴露他的位置。

管家习惯性地低头汇报情况。

这已经是今晚第五次他们尝试潜行出去。

但均告失败。

萧老爷从一开始的愤怒到失望,再到现在的无动于衷。

“王省那个败类,”萧老爷的嗓音有些沙哑,“老夫不信他不晓得大同社围了萧家。五里,只有五里,他连样子都懒得装。”

说着萧老爷冷笑起来,“大同社那个贱女人,让她围。屋里不缺粮,不缺水,便是她围三个月都不怕。老夫倒要看看,她能围多久。”

管家知道萧老爷已经放弃主动破围。

但他也知道萧老爷并非真的要跟大同社拼消耗,后者只是在等外面的萧家族人将这事捅到县里去。

“今日到此为止。”萧老爷烦闷地摆摆手。

管家告退,才走出两步,又听见萧老爷嘱咐,“告诉大家,莫懈怠!轮流巡夜,莫让贱女人的人摸进来!”

管家连声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要是大同社想进来,这处宅子早就换了主人。

但心里再怎么不当回事,他还是得把萧老爷的指令传达下来。

第二天,他起了大早,按惯例去检查早上的各项工作进展。

经过大门时,他看到守门的两个人坐在地上靠着门板打瞌睡,板着脸上前训诫。

守门人慌忙告罪,保证不会再犯,求他不要告诉萧老爷。他嘴上说着没有下次,心里却没当回事。

他走完宅院各处,发觉每个人都很疲倦,还时常开小差。

守三个月?只怕三天都难。

他叹息一声,去见萧老爷。

萧老爷已经起来,小厮恭敬谨慎地伺候他吃早饭。

他等了一阵,萧老爷才喊他进去,问他昨夜可有人懈怠。

管家说大家都很卖力,萧老爷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萧老爷又说每日的吃食要有节制,管家觉得不妥,但嘴上却表示认同,夸赞萧老爷未雨绸缪。

这时有人跑来报告外面闹了起来,萧老爷喜出望外,当即要亲自去看,管家赶紧劝阻,说官府不会这么快来,且让他先去看看。

萧老爷喜上眉梢,连语气都温和了,“等你回来,老夫重重有赏!”

管家可不奢求什么奖赏。

他跟着报告的人走到大门口,两个人爬上竹梯头伸出院墙,两个人脑袋伸出门缝。

知道他来,下梯的下梯,关门的关门,手脚倒是麻利。

他也装作不知,选了个看上去还算新的竹梯爬上去,又叫人在下面扶住楼梯。

上了梯子,他看到外边不远处确实有不少人,都围着大同社的女社长。

打头的他认识,正是萧氏族内最有声望的几个族老,萧氏族老两边,还站着许氏、刘氏等族的房长、族老。

这些人后面,自然跟着他们的族人。

管家心头一喜,难道是萧氏几个族老号召族人和友邻来救他们了?

但他又觉得奇怪。虽然距离有些遥远,他听不真切那些人跟女社长在说什么,却看得出来,前头的族老跟刘今钰只是在说话,顶多算作争辩。

后头的族人彼此间交头接耳,没看出要找大同社麻烦的架势。

包围宅院的人更是丝毫不见减少。

管家的喜意散去,忧虑顺着他乱糟糟的胡须爬上他发黄的脸。

他的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萧氏等族老原本的确是来当说客的。

但刘今钰态度坚决,表示一味姑息只会让萧老爷变本加厉,而且说不定以后会祸害到这些来劝说的族老自己头上。

有人说大同社不是官府,何必管这么宽。

刘今钰则反驳说就因为大同社不是官府,才会管这件事。

官府只管征税,对忍饥挨饿、遭人欺压的百姓视若罔闻。

她的大同社却不同,既然叫了“大同”的名号,便会担起责任,能力范围内她不会放弃一条生命,不会放弃追寻公道。

有人嘲笑她说大话。

她也不恼,只强调大同社自始至终都在贯彻这个理念。

开始是义江堂,然后是剿匪清霸,现在是农联。

大同社做的是坏是好大家都看在眼里,是不是大话以后自然会有公论。

话题由此引到农联。

各族房长、族老哪怕不是地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