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孟允抒让陈府闹鬼的内情见报后,消息很快传遍大街小巷,民众对陈老爷、王夫人等人发起猛烈的谴责和唾骂,这两家人犹如过街老鼠,再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出门。
同时,大家也对县衙收受贿赂的行为发起声讨。许昭借机将此事禀告皇上,与御史台一同清点旧案卷宗,探查其中是否还有冤假错案,待调查结果水落石出后,对涉案官员一并问罪。
为保护排云的人身安全,孟允抒在报道中用了化名,众人对排云的义举拍手称快,又赞扬江芷兰的高洁善良,此事被改编成戏剧话本,一时间风靡京城。
除此之外,陈府也摆脱了凶宅之称,有好事人专程跑来宅子里一探究竟,得知此处将要新开一家“黎民报社”,又将消息流传出去,奔走相告,让孟允抒收获了一波免费的流量。
一箭三雕。
在此种情况下,报社的一切准备工作都进展得相当顺利。在孟允抒规划的截止日期之前,他们已让宅邸的各处焕然一新,也完成了初步的人员招聘工作,待日后发展壮大再扩充成员数量。
今日是报社试运营的第一天,孟允抒和秋盈起了个大早,前往报社作最终检查,接着召开职工大会,强调报社规章制度和工作注意事项。
孟允抒和秋盈行至报社的临街门面前,见大门已经开了半扇。
门内一人从暗处现出身形,将几扇大门全部打开,对两人笑道:“孟社长,秋掌柜,你们来得好早。”
排云手里握着扫帚,笑意盈盈地看向她们。
在报社工作的首要前提就是识字,单这一条标准就能筛掉不少人。排云聪明伶俐,知恩图报,孟允抒对她十分欣赏,就叫她与那些应聘者一同参与笔试与面试,最后她被录取为报社经营部门的人员,负责小报发行与售卖的工作。
孟允抒别过排云向内院走,几个往来的雇工见到她们,都会道上一声“孟社长”“秋掌柜”。
孟允抒对此很是受用,秋盈则显得有些局促:“夫人,我——”
“秋掌柜,工作的时候要称职务。”
孟允抒的调侃让秋盈更是窘迫:“我是府里的下人,如何能当报社的掌柜,你莫要再取笑我。”
“我并非在戏弄你。”孟允抒正色道,“你自幼便陪在我身边照顾我,我房中的一切都交由你打理,无论是人员也好,钱财也罢,你都管理得当,不曾有失。报社事务繁杂,平日我又经常在外采闻,店铺需要有人打理,这些事务只有交给你我才放心,还望姐姐不要再推脱。”
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是每个公司不容忽视的一环,更是报社运营的基础与命脉。孟允抒思虑再三,决心把这两项关键事务交给她的心腹,由秋盈再将其细化,选拔人才进行管理。
秋盈见孟允抒神情严肃,明白这是她的肺腑之言:“我知道了。我定会尽我所能,为夫——”
她及时更正口误,对孟允抒莞尔一笑:“为社长分忧。”
行至中庭,孟允抒特意进东厢房巡视了一圈。
江芷兰的卧房被她命名为“采闻堂”,作为采编部门的会议室,厅堂正中悬有京城地图,旁边则挂着张幅面较大的宣纸,上面标注着近日舆情热点及调查线索。这些情报当中,部分是孟允抒用声望点换来的,部分是她在街头巷尾打听得知,也有其余探官通过自己的人脉、其余消息渠道得来的。
孟允抒低头抚摸着那张杉木长案。若是江芷兰泉下有知,也一定对今日情景喜闻乐见。
秋盈见她神情落寞,转移话题劝她离开:“时间紧张,我们快去后院看看吧,再过一会大家都该来齐了。”
这句话点醒了孟允抒,待会她还得给职工开会,于是同秋盈移步后院。
报社后院的工坊所占面积最大,主要被分为誊写房、刻版处、印坊、杂物仓库四个区域。
“我以前在两家书坊当过拣字工,还是头一次见让人坐着排字的,真稀奇。”
孟允抒迎着七嘴八舌的讨论走进印坊,里面的工人见状纷纷起身向她问好。
“诸位不必拘礼,都请坐。”她向大家打了招呼,指着屋内的几列字架说道,“此种排字方法出于我个人的灵光一现,先试用一段时间,若各位觉得不适应,或是有更好的主意,随后可找我商量,我们共同对其进行改良。”
利用活字印刷之前得先进行活字排版,印工拿到文稿后,将需要的字模从字库拣出,按文章内容组合成版,接下来才可刷墨印制。
在这一过程中,一切劳动都全凭人力。孟允抒先前在文昌书坊体验过,这样不间断地来回行走、站立,一天下来双腿胀痛不已,长此以往定会对身体造成巨大损伤。
因此在创办报社之前,她就一直在思索,如何解决印工劳动强度大、排字速度慢的问题。
孟允抒作出的尝试是改造字架,每个字架上只存放一千个常用字,这些汉字已经能够覆盖绝大多数的书面资料,使用频率较低的字模则按韵部分类存放在公用活字库中,以备不时之需。这样一来,每个字架的体积大大减小,高度降低,印工可以坐着排版,同时也能提高拣字速度。
将报社各处都巡视完毕后,孟允抒收集了不少员工的疑问和意见,通知所有人到后院中集合开会。
“请诸位安静。”孟允抒站在最前方的台阶上,压下众人的窃窃私语,“我知道各位对报社尚有诸多疑问,接下来我所说的话是重中之重,还请各位谨记。”
“小报自先皇以来便已在民间出现,流传甚广,比邸报更受百姓欢迎,受到民众追捧。只是民间小报良莠不齐,常有杜撰新闻者混淆视听,且尚未形成专营小报的店铺。为此我成立报社,诚邀诸位前来共襄盛举,从中受益。”
“既然是首创之举,我们定然少有经验可循,但并不代表可以为所欲为,诸位还应循规做事。”她看了一眼萧谨言和秋盈,“我与萧主编和秋掌柜商讨之后,已经拟出一份报社基本例令,稍后会张贴在誊写房中,请各位仔细阅读。部分重点内容我在此额外强调一下。”
她望了望秋盈,收回目光说道:“平日诸位在报社中,彼此之间需以职务或字号相称。”
此言一出,满庭哗然。
报社成员的出身不一,探官和编辑多数是来自小门小户的书生、小姐,工人和伙计则大多为平头百姓,还有排云这样曾做过他人府中仆从的人,每个人都习惯了尊卑有序的交往方式,一时间难以做出改变。
对此孟允抒解释道:“不论各位家境如何,有何过往,在此处一律是报社的成员,自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她又打趣般地说道:“再者,若是不规定称呼,你叫我一句‘孟夫人’,他叫主编一句‘萧公子’,谁听得出我是哪家的夫人,他是哪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