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章
春夏之际的清晨。
云雾缭绕的山巅之上,一栋三层高的自建房悄然出现。
湿热蒸郁的瘴气从四面八方逼近,压得空气都黏稠了几分。
突然,一团白光自房中亮起,驱散了四周的迷瘴。
透明的玻璃门后,是一间小超市。
周梨双手撑在收银台上,伸长了脖子向外张望着。
虽然周围大雾弥漫,可也能分辨出这里是一片草原。
她嘟囔:“跨位面贸易的第一站就是草原吗?”
数周前。
正投身考公大业的周梨,被她母亲周好一个电话叫回了老家,接手了村里那间超市。
说是超市,其实是村口杂货店。
店面是自家的180平自建房——其中60平方为违规建造的活动板房仓库。
一楼开杂货店,二楼和三楼是住宅。
周好把超市丢给周梨后,就以扩大超市规模为由,跑去了外地调研考察。
周梨便这么稀里糊涂地接手了小超市。
随后又稀里糊涂地被“万界贸易系统”绑定,加入了开拓跨位面贸易(简称“跨位贸”)业务的行列之中。
并且在今天,带着小超市开始了第一次跨位面贸易。
第一个有待发展“跨位贸”业务的异位面世界是一个古代世界。
这个世界有着和华国相似的文明,除了历史人物、朝代名称不一样,其文化、政治体制、风俗习惯等方面,都跟华国的五代十国时期高度相似。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目前处于战乱频发、民生凋敝的时期。
不过,这跟周梨的关系不大。
她的任务只有把小超市经营好,完成系统的贸易指标,就可以回到原来的世界。
*
大越,骑田岭,阳山关古道。
一支南下的流民队伍与一群北上的流民不期而遇了。
双方都停下了步伐,面面相觑。
“你们是从哪里来?”北上的流民中,为首的男人操着一口土话发问。
南下的流民有百余人,但主事的是一个年过五旬的老翁。
他从牛车上下来,用生疏的土语回答:“我们是楚人,为躲避战乱而来。你们又是因何离开故土?”
大越流民头子叹气:“苛捐杂税逼得我们走投无路,不得不背井离乡,往北寻找生路。”
老翁大惊:“原以为大越没有战事,我等可以在这边安置,不曾想形势也这么严峻。”
流民队伍顿时哗然。
他们拖家带口奔走了一千多里路。
以为能过上安稳的日子,不用再担心哪天出门死于刀剑之下。
没想到这里是另一处地狱!
当即有人号啕大哭起来。
这一路,他们失去了太多。
食物吃完,钱财散尽,儿女也发卖得差不多了。
什么苦都吃了,希望却没有了。
绝望的气氛在流民队伍中蔓延开来。
大抵是心中不痛快,老翁对大越流民说:“你们也不必北上了,如今楚地战火蔓延,江淮还发生了干旱,各地也横征暴敛,没有安宁之地。”
大越流民信了老翁的话,因为但凡有个能安身立命的地方,这群楚地的流民也不至于继续南下了。
“这可如何是好?”大越流民的队伍里也出现了丧气的声音。
这时,有人叫了一声:“我们干脆躲进这深山老林中。”
大越多丘陵。
这骑田岭内虽然荒无人烟,却并非没有宜居的地方。
躲进山谷里,可以建造城寨,以狩猎、采集为生,那些并不陡峭的山坡还能开发梯田。
这里远离州县,那些征收赋税的官吏也不会找过来。
此话为绝望的流民们带来了一丝希望。
有人有顾虑:“可是,这山中多瘴气。”
“大越哪里没有瘴气?”
祖祖辈辈皆生长于越地的人,有多少没有遭受过瘴疠之苦的?
他们早已习惯。
闻言,大越流民纷纷交头接耳商讨起来。
楚地的流民则略显犹豫。
这大越的环境比他们想象的恶劣。
到底是要继续南下,还是留在这里,或干脆返回楚地,他们还需仔细商议。
暂时商议不出什么结果,天色也不早了,他们便在附近的空地生火,准备过夜。
大越的流民亦是如此。
不过他们选择安顿休息的地方与楚地的流民隔着数百米。
防人之心不可无。
住得近了,只怕对方夜里要来杀他们的牛,偷盗他们的粮食和钱财。
…
两支流民队伍各自安顿好,生好火,就开始去找水源、野果、野菜。
阳山关古道是官道,也是进出大越的必经之路。
过去无数人来来往往,附近能吃的野菜果子、能抓的野兽都被薅没了。
因而,想要采集野菜,还得往丛林深处去才行。
山林中危险重重,妇孺都被留在大本营,青壮年则留下几人看护,其余的都结伴进了山。
楚人中,一个男装打扮的少女抓着一把斧子,跟上了进山的队伍。
有人看见了她,跟同伴挤了挤眼。
同伴会意,故意高声嘲笑:“有些娘儿们以为穿上了男装便成了男人?真是不知死活。”
另一人附和:“等会儿遇到大虫,怕不是要吓哭哦!”
突然,那人朝着某个地方大叫了一声:“那是什么?”
少女心中一紧,立马提起斧头戒备。
然而她定睛一看,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动。
那两人看到她那紧张兮兮的模样,乐得哈哈大笑。
少女方知被他们捉弄了。
她面沉如水,不愿意再跟他们同行,往另一个方向去了。
那两人见她走开了,当即冷哼了一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