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司明和萧鸿意在武学上的造诣优于绝大多数人,但是碰上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戚叔铎,能不能全身而退,还是要看当天的黄历。

也不知道襄王伤得重不重,柳昭隐顾不得萧鹤川的嘱咐,直接传送到了襄王身边。

怎么才一下不见,身上就扎了三支箭啊?!是铠甲质量不行,还是箭矢质量太行?

柳昭隐第一次身处真正的战争当中,虽然敌对双方的服饰不同,但柳昭隐只觉得混乱一片,根本分不清楚谁是谁,也看不出来哪一方占优势。

真的不会误杀自己人吗?除了喊杀声,他什么都听不见。

柳昭隐:“殿下!”

柳昭隐用真气逼停了箭矢,给他和萧鹤川营造出一个安全空间,秦立等人顾不上惊讶,确定萧鹤川没有生命危险,便一心抗敌。

萧鹤川:……

要不是柳昭隐打晕分.身的时候下手太重,让主身也跟着恍惚了一下,他根本就不会中箭,如今又眼巴巴地跑来救他,萧鹤川真的不知道他是该生气还是该庆幸。

戚叔铎有二十万兵马,十万人在后方待命,今天这场战役只出动了十万人,陆安邦带着京卫营,再加上萧鹤川,勉强能与敌军抗衡。

可是就在他们以为敌军的箭矢告罄的时候,敌军的弓箭手突然进行了一波非常密集的远程攻击。

萧鹤川和陆安邦的副将张知,都在此次攻击中受了伤,局势突然变得很糟。

柳昭隐正要拔掉萧鹤川身上的箭,萧鹤川却摇了摇头。

柳昭隐:“我可以让您的伤口很快愈合,就是拔得时候疼!”

萧鹤川:“所有人都知道我中了箭,伤口不能莫名其妙的消失,这伤不碍事,让军医处理即可。”

柳昭隐快气死了,他管不了以后,此时此刻他就憋屈得受不了了。

为什么一定要假想一个敌人,然后宁愿受伤也不能施展他的本事?就在这时,戚叔铎手握长柄钩镰刀,冲着萧鹤川的头颅直砍而下。

萧承泽:“五哥小心!”

比起萧承泽的关心,萧司明的心情就太复杂了,他既希望萧鹤川多杀几个敌军,又希望萧鹤川因公殒命,萧鸿意的心情也很复杂。

他既欣赏萧鹤川的才华,又怕萧鹤川跟他争皇位,不过在战场之上,他还是希望萧鹤川不要受伤。

萧鹤川:“右臂。”

戚叔铎对萧鹤川的性命势在必得,却突然有一股强大又刁钻的内力,隔着皮肉震碎了他右臂的骨骼。

戚叔铎哀嚎一声,翻滚在地,钩镰长刀脱手而出,顺着惯性也能要了萧鹤川的命,可他尚未起身,他的钩镰刀就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萧鹤川急道:“留活口!”

柳昭隐刀锋偏了一寸,砍中了戚叔铎的左肩,但是他这一击用了全力,所以戚叔铎被砍断了三根肋骨,刀刃距离他的心脏仅剩一公分。

从军多年,戚叔铎从未受过这么严重的伤,常年不回京,他竟不知京中有如此善战者。

戚叔铎心知自己不成了,便喊了一句:“肃清奸佞!匡正国本!诛杀襄王!拥立太子!”便撞在刀刃上,了结了自己。

萧鹤川:……

大事不太妙。

戚砚:“爹!”

姜敖:“舅父!”

战场上喊将军的喊将军,喊爹的喊爹,所有人都没想过戚叔铎会死在这场战争中,包括他自己,京卫营只有五万人,他们本是稳赢的。

反军因为愤怒,士气大增,镇守后方的十万士兵,也在戚宏的带领下冲了上来。

他们本就支持萧书君,因为误会而痛恨萧鹤川,如今戚叔铎又死在萧鹤川的护卫手里,几位将领都暗自发誓要诛杀萧鹤川。

不知道戚叔铎是因为轻敌,还是别的什么,他原本只命十万人进攻,十万人待命。

所以萧鹤川和陆安邦的计划是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拖到戚仲威入京,让他们两方去打。

虽然过程很煎熬,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存京卫营的实力。

萧鹤川受伤以后,陆安邦就觉得不好,戚叔铎一死,陆安邦觉得完了,五万对战二十万,赢面太小了。

更加猛烈的进攻朝着萧鹤川而来,萧鹤川身上扎着三支箭,同时抵挡着戚砚和姜敖。

柳昭隐掩护着萧鹤川,但是敌军的进攻比之前猛烈了很多,戚宏和副将方雷也从两个不同的方向弯弓搭箭,瞄准萧鹤川。

柳昭隐应对不暇,萧鹤川腿上又中了两箭,戚砚和姜敖不想对上柳昭隐,伤到萧鹤川以后就退了回去,同时命弓箭手进行远程射击。

萧鹤川:“刀盾兵!”

京卫营剩余的刀盾兵,根本不足以抵挡急雨一般的箭矢,柳昭隐情急之下,使了一招反冲击系统之礼尚往来龙卷风,用强大的内力让箭矢掉了个头,回它们的老家了。

萧承泽既佩服又疑惑地说:“五哥手下有如此猛将,怎么一开始不派出来?”

萧鹤川:“专心应战!”

萧承泽:“专心着呢!”

敌军阵营传来一片哀嚎,他们的弓箭手损失惨重,陆安邦因此松了口气,可柳昭隐心里却很不舒服。

他刚才还在责怪萧鹤川不顾普通士兵的性命,好像他多么高尚似的,转眼之间,他就亲手杀了很多普通士兵,在他护送襄王的短短几分钟里,京卫营也死了很多人。

虽然柳昭隐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他知道敌军发起如此猛烈的进攻,都是因为戚叔铎死在他的手里。

难道他的战术从一开始就不对吗?不管是暗中搞破坏还是亲自上战场,他的想法都是杀掉关键将领。

兵权旁落的问题由来已久,康庆帝想收回,他是提出问题的人,但制造问题的人是戚家。

明明是臣,为什么一直不肯交还兵权?将军只在战时需要兵权,但战争结束以后,就应该主动地交还给皇帝。

柳昭隐只有十六岁,之前生活的世界一直很太平,他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一个人的决策影响着上万人的生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原来在战场上杀掉关键将领,是会引起连锁反应的,他的速度也没有快到可以瞬间结束这一切,所以这些士兵的牺牲,是因为他吗?

萧鹤川:“昭隐!战场之上不可分心!戚叔铎的部下可不会因为我们的士兵牺牲了,就缴械投降!”

柳昭隐:……

殿下是在告诉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士兵牺牲了,他反倒先退缩。

萧鹤川:“局势发展到现在,只有把敌军将领全部拿下,才能结束这场战争!没有你的话,京卫营就要死完了,不许想太多,快去。”

柳昭隐:“好。”

*

这场攻城战不到一个时辰就结束了,因为反军的所有将领,将军、副将、中郎将、校尉,全被襄王的护卫打残,被陆安邦活捉了。

只有戚叔铎的长子戚砚接受不了这样的结果,急火攻心,当场暴毙。

尽管柳昭隐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是在他解决敌方将领的几分钟里,京卫营折损了将近三万人,反军剩余十四万普通士兵,全部缴械投降。

这样的结果反军没有想到,康庆帝也没有想到,江昭隐说他一人可抵千军万马竟然是真的,没白保护,康庆帝心想。

萧允琛更没想到,他忙活了半天,功臣成了萧鹤川?

在萧允琛的计划里,功臣应该是戚仲威,京卫营应该在戚仲威抵京之前就全军覆灭,京城应该短暂的被戚叔铎占领,他应该冲进皇宫。

在康庆帝近乎绝望的时候,戚仲威带着大军前来救驾,战争结束以后,再由萧允琛的阵营施压,兵权还将保持在戚仲威的手中,而新的京卫营也将由戚仲威的将士组成。

支持萧书君的将领会因为造反而被处死,萧书君翻身无望,魏家和戚家便只能扶持他为太子,这场战争怎么才一个时辰就赢了呢?

戚仲威的援军还在路上,战场却已经清点完了。

萧允琛的探子都是小兵,他不担心他们被抓,但是戚叔铎的次子戚宏、外甥姜敖、副将方雷、和若干校尉全都被活捉了。

造反这么大的罪,他们一定会想办法减轻罪行,比如听命行事。

随便一审,萧允琛伪造萧书君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