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梅没好气地白了党建国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朽木不可雕”,说到:
“董事长!
我的Groundnut大人!”
她故意拖长了“Groundnut”的音调,调侃道:
“您怎么只算投入,不算产出?
人来了要吃饭穿衣住房不假,但他们更会种地、做工、创造价值啊!
兵团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初期以垦荒自给为主,投入可以控制。
等第一批粮食、橡胶产出,现金流就盘活了!
人越多,开垦越快,产出越大,形成良性循环!
砂拉越那地方,热带雨林气候,水稻一年三熟!
橡胶树割胶期长!
只要人手够,那就是个聚宝盆!”
党建国被她一点拨,豁然开朗!
是啊,农业社会,人口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本!
他兴奋地搓着手说到:
“对!对!是这个理!
不过,这么多人从国内招募,运输是个大问题。
就算有船,一路漂洋过海,组织、安全、补给都是麻烦事。”
陈秀梅理所当然地说:
“我们可以就地招募啊!
南洋本身就有几百万上千万的华人!再加上华裔的话,几千万还是有的!
很多是当年‘下南洋’的苦力后代,熟悉当地环境,能吃苦耐劳。
只要我们打出‘熊猫建设兵团’的旗号,
待遇从优,保障完善,还怕招不到人?
那些本地华人社团、宗亲会,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助力!”
说到这里,陈秀梅眼中闪过一丝凌厉,说到:
“苏珊妹妹不是说,会处理‘不合作’因素吗?
我们正好可以招募一些,‘熟悉本地情况’的华人青壮,加入兵团,既能补充人手,也能……
更好地维持秩序。”
这话里的潜台词,与苏珊的“火灾论”隐隐呼应。
党建国点点头,这确实是个办法。
他想起苏珊答应的登陆艇,说到:
“对了,苏珊答应给集团5艘LCT(坦克登陆艇),专门用来运输人员和物资。”
“5艘?”
陈秀梅秀气的眉毛一挑,随即像只偷到油的小老鼠,眼睛弯成了迷人的月牙,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说到:
“才5艘怎么够?
Groundnut,您没多讹她几艘?”
党建国得意地笑了,像个恶作剧成功的孩子,说到:
“嘿嘿,你猜怎么着?
出门前我又加了码,要了15艘!”
“15艘?!”
陈秀梅惊喜地轻呼一声,随即笑得更欢了,像一朵盛放的幽兰,说到:
“干得漂亮,Groundnut!
不过嘛……”
她眼中闪烁着更精明的算计,凑近一步,压低声音,带着点小恶魔般的诱惑,说到:
“15艘LCT主要是近海和河流转运,跨洋运力还是不足。
咱们既然搭上了邓波利特这条线,何不再找他‘化化缘’?
而且啊,英国皇家海军和美国海军的仓库里,
那些二战退役的‘自由轮’(LibertyShip)、‘胜利轮’(VictoryShip),
封存着也是生锈报废,不如‘租借’或者‘象征性购买’几艘给我们?
反正都是‘友好合作’,支援‘殖民地建设’嘛!
嘎嘎嘎……”
陈秀梅发出一串清脆而略带“阴险”的笑声,仿佛已经看到满载人员和物资的巨轮,劈波斩浪驶向砂拉越的景象。
党建国看着眼前这位笑容甜美、眼神却锐利如刀、谋算深远的“谢家姑姑”,
再想想会议室里那位霸气侧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苏珊总督”,
忽然觉得后背有点发凉,又莫名地充满了底气。
还别说,这免费的牛马还挺好使!
他这“工业党”的宏图伟业,似乎正被这两位背景通天、手腕高超的“免费牛马”,
以一种他始料未及却又无比高效的方式,推向一个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具风险与挑战的未知高度。
香江的风,已然带着南洋雨林湿润而狂野的气息。
不过党建国还是狡猾的说到:
“据我所知,英国海军一共只有12艘LCT……”
陈秀梅笑的更开心了,说到:
“哈哈哈,苏珊要头疼一会了,
我估计要有几艘是美国海军的LST了……”
1961年7月28日,香港的酷暑似乎也因一纸批文,而变得不那么难熬。
党建国捏着那份,薄薄却重逾千斤的“回乡探亲申请批准函”,指尖微微颤抖。
“批了!终于批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暖流和酸涩瞬间涌上心头。
李春花临产在即的画面,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那个远在四九城承载着他所有温情与牵挂的小院,仿佛在召唤着他。
党建国恨不得立刻插上翅膀飞回去。
恰在此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刘侠带着一份电报兴冲冲地进来说到:
“董事长!
好消息!
熊猫港发来的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