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萧峙年十一,侯府门楣不需要他撑,家中大事从不让他参与。

那时他日日痴迷习武,随手一根树枝都能被他用来边在地上作诗边舞一套枪法。祖父带着两位兄长出征时,他还艳羡不已。

萧家是武将世家,只要有需要,萧家男儿就整装待发,奔赴战场,世世代代如此,从没怀疑过什么。

萧峙收好**:“这一路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

他上前拍拍两名护卫的肩,便大步流星地往松鹤堂去了。

老侯爷看到萧峙,略微紧张地看向老夫人:“你昨日没惹事吧?”

老夫人狠狠剜他:“你的脑子,都喂鹦哥吃了?”

鹦哥在一旁大声嚷嚷:“大不孝!大不孝!”

老侯爷急得去捏鹦哥的喙。

萧峙向二老请了安,直勾勾地看向老侯爷:“父亲可得闲?我有事相问。”

“他除了跟这只鹦哥嗣混,还有什么可忙的?”老夫人哼哼。

老侯爷干笑,紧张地拎着鹦哥就要往他的书房去。

萧峙没有动弹,垂眸看向鸟笼:“儿子有要事要和父亲商谈。”

这只鹦哥已经会学舌,不宜带在身边。

老侯爷放下鹦哥,忐忑不安地和萧峙一起进书房,看着他亲手合上门窗,紧张地咽了下口水:“你要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窗子也关?”

萧峙挑眉:“父亲可还记得当年两位兄长出征的细节?”

老侯爷听他问这件事,坐下去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当年老父亲原本是要带着他出征的,可他平庸无能,除了当累赘,并不能帮到老父亲什么忙。边疆凶险,倭族人奸诈冷血,最后一合计,他的老父亲便打算带他大儿子出去历练历练。

谁知道老二也坚持跟着,后来圣旨下来,便成了老父亲带着两个孙子一起出征。

回忆良久,老侯爷才悲恸开口:“原本死在战场上的应当是我,你大哥二哥,是替我送的命。”

说到这里,老侯爷老泪纵横。

萧峙沉默片刻,安抚道:“父亲便当两位兄长是在尽孝,过去这么久,无需再自责。”

之前在边疆,他曾在祖父和兄长牺牲的沙场,斩杀无数敌寇,以祭奠他们的亡魂。但他从未想过,他们都可能死于阴谋诡计。

武将之家,为国捐躯乃常事。

“当年洛水危急,胡人再犯,倭族贼心不死,你祖父就在边疆附近镇守,陛下便让他前去救援。你两位兄长也是临危受命,从京城赶去与

你祖父会合,助你祖父一臂之力。”

“父亲当年驻守疆州,彼时洛水还未划归疆州,属青州管辖。你大哥二哥赶到青州边界与你祖父会合,兵马长途奔波,青州的粮草又时常供给不到位……”

萧峙疑道:“洛水出事,当是青州调兵遣将守卫,不该由祖父越俎代庖。”

他祖父镇守的不是青州,贸然前去,萧峙不用查验就知道当年青州上下会多怠慢他祖父一行人。那么多将军的粮草不是一笔小费用,军饷若不能及时到达他们手里,祖父和兄长们当年该有多艰难。

老侯爷闻言,苦着脸点头:“你祖母也是这么说,她知晓此事后便知道你祖父他们不容易,便筹募银钱往那里送,咱们武安侯府也几乎掏空,全都往你祖父那头送。只是那么多将士,咱们一府之力,实在是杯水车薪。”

“祖父和两位兄长当年可有书信寄回来?请父亲找出来,给我看看。”

萧峙心头迷雾重重,以前家中大小事,因为他尚年幼,多不曾参与。

后来长大成人,祖母走了,松鹤堂二老又是稀里糊涂之人,没人怀疑过萧家忠烈们死得冤。

老侯爷看萧峙神色严肃,惊道:“你莫不是怀疑你祖父和两个兄长死得蹊跷?”

“不蹊跷,为国捐躯是事实。只是他们原本未必会死,祖父久经沙场,用兵如神,既然奉旨支援洛水,便可能会事先预料到此行的凶险,不可能不做准备。”

“父亲请把当年的所有书信找出来,我看过之后再行商议。”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