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嘴上说着,心里却是泛起了嘀咕,开什么玩笑?

张国维也就罢了,虽然出自东林书院,但却并非东林党,可吴宏济却是个不折不扣的东林党。

东林书院虽然是大明教育失败的产物,成就了东林党。

可也不是每个出自东林书院的人都是东林党,反而言之,东林党的人也并非全出自东林书院。

就好比后世的黄埔军校,大部分投身于国军,可也有一部分投身成了红军。

这里又要有人说,既然张国维不是东林党,那为什么杨士聪和陈必谦要推举他做工部尚书,温体仁一伙为什么又把他当成东林党?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后世的上帝视角,这个时期,其他党派的官员习惯于将出自东林书院的官员不分黑白的打上东林党的标签。

而东林党的官员,也习惯于将出自东林书院的人当成党羽。

听崇祯说让张国维担任工部侍郎,孔贞运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本来就只是按照与温体仁的约定提上一嘴,可不是真想把张国维推上高位。

是以此刻,孔贞运只是躬身淡淡说了一句“就依陛下所言,下朝后,老臣即刻给张国维发调任文书”的话后便退回了朝班。

孔贞运的所作所为,崇祯看在眼里,不由提起了几分警觉。

要说你推举张国维是出于公心,那么推举吴宏济又算个什么?

这其中的意味值得深思,要这点警觉都没有,那也太侮辱“穿越仔”这三个字了。

孔贞运刚退回朝班,工部尚书郑三俊便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本奏。”

事儿可真多,崇祯忍不住抬手揉了揉发胀的额角。

“准奏。”

得到崇祯首肯,郑三俊这才接着道:

“启奏陛下,微臣遵照陛下此前的旨意,向北地受灾较重的各州、府、县,派出精干人手招募灾民兴修水利;

可由于当地受灾百姓基数庞大,工部根本要不了那么多人,因此灾民时常会因为抢夺工位而爆发冲突。”

“灾民冲突一起,影响水利工程进度不说,长此以往怕是要起祸端,微臣无能,实不知该如何处理。”

“另外,工部的水利工程总有做完的一天,到时这些灾民又该何去

何从,如何安顿,微臣愚钝,还请陛下明示。”

郑三俊壮着胆子,把这些天以来碰到的问题一股脑的说了出来。

这不就是工作岗位不够吗?既然工作岗位不够,那就加大以工代政的力度。

至于灾民争抢工位爆发冲突,这说来很简单,原因在于“公平”二字。

崇祯略微斟酌后,缓缓开口:

“既然人多,工位分不过来,那增加工位便是了。”

“即日起工部组织人手疏通巩固南北运河及南方各行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河段。”

“修整京师自山海关以及南北两直隶的官道。”

“另外在京师挑块大点的地方,照着比国子监大十倍的规模建一座学府。”

“朕以上说的所有工程需要的人手全部从灾民中招募。”

“另外,爱卿刚才说灾民因争抢工位而起冲突。”

“这事简单,朕给爱卿个建议,爱卿可以每户只招募一人做工,保证同工同酬,并且让他们每人的工钱能养家糊口。”

“这样一来,灾民因争抢工位而爆发冲突的几率将会大大减少。”

崇祯一边说一边琢磨,恐怕仅是加大以工代政的力度还不够,一念及此,崇祯随即叫道:

“户部。”

朝班中正在一脸肉疼盘算着皇帝以上说那些大工程要花多少银子的蒋德璟,听到“户部”的叫声,极不情愿的走了出来。

“微臣在。”

崇祯瞥了一眼抠搜的蒋德璟,也不管他心里的小九九,直接吩咐道:

“在公布开工期间,今年春耕以前,户部派人统计灾民的户籍,问问他们家中是否还有田地。”

“家中有田地,且能在春耕之前赶回去的,给他们发放路费粮种,让其回归原籍耕种。”

“家中没有田地的,或是春耕前赶不回去的灾民,便先把这次抄家所得的五十万亩田地,优先分给老弱一些但尚能劳作的灾民耕种。”

“不愿归乡的青壮劳力,若他们愿意跟着工部修水利、官道赚取工钱的那便让他们跟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