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第 14 章
“她在骗我们。”
这个她指的自然是黄大娘,钰止毫不意外,却还是问道:“为何?”
“戾气入体肉身撑不住便会死亡,但魂魄不会灭,今夜我们守在这里,镇上一共有九千七百八十三位魂魄,其中没有一位是小淮。”
她看见了李阔人、屠夫、还有张牧,唯独小淮的魂魄没有回来,恰好今天是她头七,据黄大娘所说,小淮生前最放心不下她,那她无论如何都应该回人间看看才是。
今夜没见到小淮,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小淮因为其他原因已魂飞魄散,二是她根本没死。
况且,一个母亲,在明明知道自己的女儿喜欢的人去世之后,竟然担心的不是女儿会不会自尽,而是逃跑。
她能逃到哪儿去?
钰止却问起了一个毫不相关的问题:“你记得他们所有人的样子?”
宋轻岚理所应当答:“自然知晓。”
毕竟她神力高超,就算不想知晓也难。
钰止神色凝了一下,说不清什么表情,沉默良久,他收起异样神色,又道:“那我们现在做什么?”
宋轻岚思索片刻:“倒是有一件特别重要的事要做。”
钰止挑眉。
宋轻岚道:“回客栈,睡觉。”
-
青木镇,客栈。
钰止自发守在门外闭目小憩。
宋轻岚搂着房间里唯一一张席子,铺到地上,打开房间门对钰止道:“进来吧。”
钰止从善如流,竟也未推辞:“那多有打搅。”
宋轻岚不甚在意:“我想了一下,左右客栈只剩这一间房,且房费还是你出的,高低应该有你睡觉的位置。”
她拍了拍地上的席子,有些愧疚但仍厚着面皮道:“但我年龄大了,睡地上不太安稳,只有委屈一下你了,钰小道友。”
灯一灭,躺在塌上,被子拉过胸膛,宋轻岚发出一声舒服的喟叹。
真好啊。
这床就是比棺材舒服多了。
这些年她吃的都是什么粗糠,棺材里甚至连床垫底的被子都没有。
宋轻岚久未躺上床榻,舒服得昏昏欲睡,刚要准备进入梦乡,钰止侧过身,在黑暗中面对着宋轻岚,突然道:
“你可以直接叫我钰止。”
顿了顿,黑暗里又是一声:“我不喜欢你叫我小道友。”
宋轻岚瞌睡来得太猛,只当是当代年轻人有自己的傲气,随口应了句:“好,钰小……钰止,睡觉。”
没过一会儿沉稳的呼吸声传来……
钰止头枕着胳膊,侧身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突然起身,赤脚走到宋轻岚床榻边。
自她复生后,钰止第一次如此仔细看她。她还是没变,当年一剑荡了平洲妖邪的神明,此刻还是这么年轻,只不过不记得他了。
他神色微微落寞,却又轻轻碰上宋轻岚的指尖。指尖相连,二人额间一道一模一样的神纹闪过,似乎在预示着二人有些同样的联系。
钰止眉目一松,眼中流露一抹眷恋。
幸好,他同她之间,还剩一丝羁绊。
他将被子替宋轻岚盖好,重新躺回席子上,面对着宋轻岚,连眼睛也不舍得眨一下,似乎害怕一眨眼,她就会再次消失……
竖日,宋轻岚早早醒了,席子上已无钰止身影。她给自己施了净身决,起身推开门,恰好碰到钰止走过来。
“今日是小淮出殡的日子,要不要去看看有没有什么疑点?”
宋轻岚点头,转身关好房门。回首刹那眼尖的瞥到钰止脖颈间还有未干的湿气。奇怪道:“你起的这么早,是做什么去了?”
钰止默了片刻,用法术烘干身上湿气,不自在回:“洗了个凉水澡而已。”
修士有术法净身,像钰止这样还保留人间界习惯的修士不多了。
果然是个不忘本的少年人啊,宋轻岚越看钰止越觉得比蒋青那个毒舌话唠顺眼多了。
二人出了客栈,循着昨日的方向找去。
长街冷清,许是知道小淮今日出殡,这条巷子的人都将大门紧紧闭着,生怕沾染上霉气,抬棺的人是四个壮汉,花了很多银子从其他镇上请来的,丧葬队伍极为简单,黄大娘在前面撒着纸钱,见到宋轻岚二人,还特意朝他们点头示意。
宋轻岚也点头回之。
待整个丧葬队伍走后,宋轻岚抱着手道:“走吧,没什么好看的了。”
钰止道:“你不是说她有问题么,为何不直接逼她现形,问出原委?”
宋轻岚摇头道:“你有没有觉得,她太冷静了。”
陪在自己身边多年的亲生女儿死了,黄大娘现在的反应不是难过,不是痛苦,竟然还在观察周围的人,甚至对他们点头示意。
摆明着是料到他们会来,时刻观察他们有什么行动。
宋轻岚继续道:“与其说是黄大娘有问题,不如说是整个青木镇有问题。”
宋轻岚示意钰止看邻舍的窗户,钰止抬眼望去,见窗边立着一道人影。
再往后扫去,这些并排的屋子窗边是一道接一道的人影,直勾勾盯着他们,也不知在看送葬队伍,还是在观察宋轻岚二人。
宋轻岚道:“这里找不出什么了,走,去西山。”
去会一会黄大娘说的那位西山仙子。
宋轻岚回到人多的市集,随便抓了个路人,问道:“小兄弟可知今年是什么年份?”
路人一甩胳膊,见一个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女子叫自己小兄弟,不耐烦道:“贞宁十五年,叫谁小兄弟啊,你看起来比我都小,没礼貌!”
言罢离宋轻岚远了些。
宋轻岚站在原地,钰止见她久久未动,疑心是在思索事件如何怪异,刚想上前安慰不着急慢慢来,便见宋轻岚轻轻抚上自己的脸,感叹道:“原来我这脸这么年轻!”
钰止微顿,轻笑摇头。
从青木镇去西山,按照凡人脚程约莫要一日半。但宋轻岚有日行千里术,她单手捏决在原地画下一个阵法,瞬间带着钰止到了西山。
西山同宋轻岚想得不大一样,她本以为西山植被茂密,绿树成荫,没成想这里的树光秃秃一片,连树皮都被扒了个干净。
贞宁十五年,是大旱第三年,按理百姓日子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