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控室的空气凝固了。
先前错峰运行测试失败的警报声还在脑海深处回响,屏幕上,代表量子比特稳定性的曲线图,已从一道优美的山峦,彻底崩塌成一片混乱的峡谷。每一条杂乱无章的线条,都是对在场所有顶尖科学家的无情嘲讽。
希望的微光熄灭得太快,余下的只有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冰冷。
二十四小时后,详细的能耗审计报告正式出炉,被投射在第一会议室的主屏幕上。
那不再是初步的估算,而是由“天宫”自身辅助运算生成的,一份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账单。
李振华院士的目光落在报告上,那双总是锐利如鹰的眼眸,此刻也只剩下深不见底的疲惫。
报告没有多余的文字,只有两组数据,用最醒目的字体,占据了整个版面的核心。
【第一能耗源:超低温超导磁笼维系系统。占比:60.37%】
【第二能耗源:拓扑量子比特逻辑门编织脉冲矩阵。占比:30.11%】
其余杂项,林林总总,加起来不到10%。
能源团队的负责人站在屏幕前,喉结艰难地滚动,他的声音干涩得如同砂纸摩擦:“李院士,钱院士……结果很清楚了。为了维持1024个逻辑量子比特生存所需的‘近绝对零度’的环境,巨型稀释制冷机组正在以远超理论设计的功率疯狂运转。这部分消耗,是最大的黑洞。”
他顿了顿,指向第二项数据,声音里的绝望更浓了,“而操控这些量子比特进行计算时,产生的高频精密脉冲,其能量消耗,也超出了理论模型的预估。我们……我们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对能量极度饥渴的能源怪兽。”
会议室里,死寂蔓延。
钱秉文院士缓缓闭上眼,靠在椅背上,花白的头发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黯淡。
他脑海中,回放着错峰测试失败的每一个细节。
分析团队的结论冰冷而清晰:错峰运行的失败,根源并非方案本身有误,而是他们低估了“天宫”的使用条件。
夜间电网负荷降低,电压会产生以微伏特计量的、人类工业体系中完全可以忽略的微弱上浮。夏季的戈壁,昼夜温差导致地下基地的电压,出现了百分之几伏的细微变化。
但这些微如尘埃般的扰动,对于“天宫”而言,却是山崩海啸。
电压的微弱波动,影响了脉冲矩阵的精准度,使得驱动马约拉纳费米子进行编织的“音符”走了调。环境温度的些许改变,让稀释制冷机的负载产生了细微的起伏,超导磁笼内本应绝对静谧的量子真空,泛起了涟漪。
计算结果显示,错峰运行,理论上可以节省15%的电费成本。代价是,计算结果的错误率,凭空增加了12%。
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交换。
这等于用最无可辩驳的数据,宣告了所有试图通过运营巧计来节约开支的道路,被彻底堵死。
钱秉文睁开眼,浑浊的眼球里布满了血丝,他看着屏幕上那两行数字,嘴唇翕动,喃喃自语,声音轻得只有他自己能听见:“我们……不是在给一台机器供电……我们是在供奉一尊神明……”
是的,神明。
一尊对环境要求苛刻到极致的神。
它居住在接近绝对零地的神国里,任何一丝凡俗世界的温度都是对它的亵渎。它聆听宇宙最本源的交响,任何一点电网的杂音都会让它“不悦”。
他们耗尽心血,终于将神明请来。
却发现,他们根本付不起供奉神明的香火。
……
京州,深夜。
林天的专属安保人员,正坐在监控台前,履行他枯燥却又至关重要的职责。他负责记录目标人物的一切言行,包括梦话。
耳机里,传来小男孩平稳而轻微的呼吸声。
突然,一阵含混不清的嘟囔透过电流传来。
安保人员精神一振,立刻将音量调大。
“冷……冷……”
林天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奶声奶气,像是在撒娇。
“……要盖好……盖好被子……不然……会生病的……”
安保人员愣了愣,随即失笑。原来是小孩子怕冷踢被子了。
他摇摇头,但还是忠实地履行职责,将这段梦话逐字逐句地记录在案,标注上精确到秒的时间戳,存档,然后加密上传。
**,这句任何一个母亲都听过无数遍的童稚呓语,将会在不久的将来,掀起何等惊涛骇浪。
……
“天宫”基地的会议,已经持续了整整六个小时。
气氛从最初的震惊,到分析时的凝重,再到此刻,彻底沉入了谷底。
所有的节流方案都被一一提出,然后又被一一否决。
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物理规律上的死结,一个工程学上的绝境。
“既然‘节流’走不通,”李振华院士终于开口,打破了压抑的沉默。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调出了一副覆盖龙国全境的能源网络图,“那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开源’。”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三道横跨数千公里的醒目红线。
这三条红线,一端连接着“天宫”所在的西部戈壁,另一端,则深深扎入龙国东部沿海的核电站集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