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普通的皇孙
【别再摇摆不定,回头去与楚王亲近。】
云起堂母子平安。
江侧妃给殿下新添了第三个儿子的消息,随着报喜的人向宫里去,也迅速传遍了整座王府。
在宫中的赏赐发下之前,各院的贺礼先一份不少,安安静静、整整齐齐,送到了云起堂。
贺礼放下,人便告辞。收礼的侍女也并不进去回禀。没人会为这些虚礼耽误产妇的歇息。
看过孩子齐全,青雀用了一碗汤面,闭眼便睡熟了。
楚王不在家,她不需等他来看她。
阿娘和逾白应已在西陲安顿妥当。冬日雪路难行,她平安生产的消息送到,还需再等半个多月,或许要到过年。
承光早被阿莹抱过去照管。瑶光堂与云起堂很有一段距离,不怕她生产时的声音和血水吓到孩子。
有阿莹照顾承光,她也当然放心。
心无挂念,亦无等待,青雀这一觉睡得眉头舒展,呼吸和缓,神色安然。
冬风被严密挡在窗扇之外,熏了淡淡梨香的产房沁着融融温暖。
侍女和医女安静环绕在青雀身旁,时刻关注她的声息。
云起堂里静默无声。
……
张孺人剥了一个栗子丢在碗中,笑着回看薛、乔两人。
“别看我了,”她指一指栗子碗,“都不动手,都等我剥,吃现成的?”
薛娘子看着她,手指在桌上摸到一个栗子。乔娘子也忙摸起一个。
饱满的栗子滚在她们干净的指间。
凡宫中王府的女人,今时多以十指纤纤、细白无暇为美,指甲养到两分至五分长短,再以千层红、胭脂花、榴花或凤仙汁液染就,手指葱葱自广袖中露出,便显出肤白红艳,煞为可爱。
身为楚王的妃妾,张孺人三人当然也热情染过手指。
那时她们都还年少,十七八岁的年纪,在寂寥宫廷里相依作伴,等待不知何时能想起她们的殿下从军营里,从边关外回来。
后来,张孺人有了身孕。虽然太医、医女都未曾说,她也怕染指甲对胎儿不好,便将这习惯断了一年。
薛、乔两人自那之后,也不再染红指甲。
张孺人又染过两次。
一次是姜侧妃入府,新染了几个月。
再一次,便是江侧妃初入王府,她用胭脂花和榴花浅浅染了几次颜色,看上去与指甲的本色相去不大。也不过三五个月,便又歇了这件事。
为给大郎做针线,日常又不会伤着孩子娇嫩的皮肤,这两年多来,她双手十根手指,从拇指到中指全不留指甲,只有无名指和小指留着三分长,方
便挑线。
不留一点指甲的手指,当然是不方便检剥栗子上那一层薄薄的内皮的。
但张孺人剥得很顺手,很好。
在薛娘子和乔娘子握住板栗,继续看她的这片刻功夫,她已又检剥出一粒干净的果肉,用长了一分多长指甲的拇指和食指捏起,轻轻放在了碗中。
“哎,还看我做什么?她手上不停,也不再看两人,剥开下一颗栗子的外皮,“她生了就生了,我还能再把孩子给她塞回去,让她重新生个女儿吗?
这笑话不是很好笑。
但她起了话头,薛娘子便也终于能开口:“姐姐——
“我……是不甘心。张孺人不欲再听她们说。
她闭上眼睛,把双手放在了桌面上。
还未剥完的一粒果肉,带着一点内皮,在她掌心里“咕噜噜滚出来。
侍女们都不在,这一间内室里,就只有她们三个。
张孺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底的燥意。
“可我再不甘心,又能怎么样?她闭着眼睛,向后一仰,将整个身体都靠在椅背上,“我又不能为了心里不痛快,就去害人。那我成什么人了?总归是没有办法的事。你们说得都对。
她轻声道:“不是她,也不会是旁人。
-
楚王府新添一子的喜信传到宫里,圣人与云贵妃自然各有赏赐。
让太监过去送赏,皇帝自己来到昭阳宫,对云贵妃笑道:“这**虽然出身低,但人本分知礼,又能绵延子嗣,这个侧妃之位,倒也算能当得。
“陛下什么时候这么小气了?云贵妃笑说,“一个五品侧妃,还要既看家世、又看人品、再看功劳,都齐全了,才真心愿意给。
“那是阿昱自己太荒唐!皇帝便道,“你看二郎四郎封的侧妃,谁不是四角俱全:二郎家的孙氏出身虽低,却是连生了三子三女,才请封侧妃。哪像阿昱,看见一个喜欢的,就乱请封。
“陛下怎么不说,那是齐王府里爱妾太多,他随心封了哪个,又怕别个不平,又要闹得他躲出去,所以拖到不得不封了,才请封呢?云贵妃轻轻一哼,“阿昱府里人少,少用国库的钱粮,还少出错了。
“哎呦,看你!
皇帝笑着坐在爱妃身边,扳她的肩:“我不过说阿昱一句,你就生气,把二郎那些十年前的话都翻出来说。
“陛下不说自己总是对阿昱有偏见!云贵妃回眸嗔道,“有心人要败坏阿昱的名声,总说他好美色,宠妾无度,人云亦云,陛下竟也要信了。齐王被家里闹得躲出去,才是八年前的事。那时阿昱在边关吃苦,他在家里左拥右抱,闹得像个毛头小子一样没办
法,他都二十四了!阿昱今年也不过二十四而已。陛下自己算一算,这么多年,各王府里争风吃醋闹出事,是谁家最多?总归,可不是阿昱的楚王府。”
她转回身,垂眸低叹:“宋氏那时,阿昱才刚过二十岁呢。”
-
楚王府新添了一子,于本府而言,是不亚于新年的大喜事。
但在整个天家里,只是数十皇孙中多添了一人,众府上送过贺礼,也就过去了。
不过,这消息对霍玥来说,又是一个惊雷在头顶炸响。
辗转反侧一夜,第二天,收到东宫的回复,她立刻装束起来,乘车向东宫去。
她要拜望今年新封的霍良娣,她娘家的四堂妹,霍珊。
东宫位于大明宫正东方向,不在大明宫之内,是单门独户的一处宫苑,有寻常王府的数倍大小,内宅后苑的殿宇房屋,自然也是寻常王府的几倍有余。
但东宫妃妾亦多。除太子妃正殿外,后苑十处主要院落里,只有赵良娣一人是单独居住,余下不论张良娣、谢良娣,还是之下的诸良媛、承徽、昭训、娘子,都要或依附位高的妃嫔,或率领位低的姬妾同住。
霍珊自然不能例外。
因她入宫便是良娣,位分尊贵,当居一处主殿,太子妃同太子参详后,将原本居住在玲珑殿主殿的何承徽,搬至张良娣侧殿同住,将玲珑殿重新布置起来,作她册封、成婚之用。
是以,霍珊初入东宫,便已开罪了张良娣与何承徽。
仍居住在玲珑殿侧殿偏室的几名昭训、娘子,本也都与何承徽交好,对她这新来的良娣,自是敬重有余,亲密不足。
交际稀少,无人依靠,又树敌在前,即便她还未曾和太子圆房,无有宠爱,身在东宫的生活,也实为不易。
母亲戴孝,不便常入宫门,两名亲姐姐,一名远嫁,一名家中事忙,也没有身份入宫。
因此,常来看望她的三堂姐霍玥,便成了她在东宫苦闷生活里,难得能回忆起闺中轻松的消闲。
盼到人来,她将堂姐请到内殿落座。
“太子妃娘娘说上午有事,让我中午用膳之前,再去拜见。”霍玥低声说,“没给良娣添麻烦吧?”
“当是没有。”霍珊想了一想,“三姐毕竟是康国公府当家的娘子,娘娘说再叫你去,只怕也是不好太慢待了你。”
“那就好。”霍玥笑道,“将要新年了,我新带了几色衣料给你,都是雅致又不失庄重的颜色。新年……你若自己守孝还罢,若陛下和娘娘令你参宴,你穿这些颜色,也不失了对祖母的心。”
侍女将衣料捧上来,霍珊一一看过去,都是春梅红、香叶红、月季红等略淡一色的红色
,还有湖蓝、莲青、松绿等色。
看过一遍,她眼圈儿微微红了。
“多谢三姐,总想着我。”她低头,攥紧了手帕,笑道,“实不相瞒,我虽有银钱……”
“在宫里就算有钱,也不方便常用。你若再拿钱去换这些衣料,叫人知道了,说成你是不满太子妃娘娘不尽心,更不妥当。”霍玥向她凑近些,轻叹,“家里给你的钱也有限,何苦用在这上面。”
太子良娣,终究是妾,不能似太子妃大婚一般,带全副嫁妆入宫。永兴侯府嫁女嫁得又急,永兴侯夫人只来得及将嫁妆里逾越的东西捡走,又多多地塞了些金子进去。
霍珊虽然有钱,收拢人手、打点上下,用钱之处的确也多。
她点着头,叫陪嫁侍女收了这些衣料。
看情势已到,霍玥便又坐近些,含了泪说:“其实,妹妹这样,我心里……总是过意不去。当日楚王府……若我能想到江侧妃的母亲妹妹还没放出去,赶着和祖母把这事办了,也不至于……”
这说来已是前**。
过去了两年多,时移世易,霍珊当日怨恨三姐和祖母,不甘自己做楚王正妃的机会消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