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大明天家叔侄相残的恶因,是早早就种下了!
“父皇,如果儿臣新产生的记忆里,所记没错的话,”
“应该是允熥最终当了船队的都督了,”
面对一众后世子孙带着惶恐询问目光,朱棣神色平静地回答道。
与其全部遮掩允熥的事,
还不如先说一点出来,
老爷子虽然年事高企,记性不是太好,
但他总会想起之前未采信的《吴王子南洋漂流记》内容,
届时,
还能少费一点口舌。
不过,
朱棣太过低估了朱元璋的记性,
“咱想起来了,”
“这样便和之前那份《吴王子南洋漂流记》中所写的,允熥早年率船队出访的记录对应上了。”
这份《吴王子南洋漂流记》,
毕竟是前几天刚读过的记录,
记性再怎么差,再怎么没细看,
也总能想起一些。
朱元璋冷眼看向朱棣,“看来朱厚熜那份海外道士的记录节选,竟是可信的。”
“允熥真的外逃到了南洋,四处躲藏。”
“好你个老四!”
“好好好,你真可以,”
“这样对自己的亲侄子。”
朱元璋此刻却也不知道自己该喜,还是该悲,
自己虽然与允熥不怎么亲近,
但知道允熥能活着,
他很欣慰,
可这一切的源头,还是因为允炆没有坐稳大位,所导致的。
朱棣满脸不愤道,“儿臣是真心认允熥这个亲侄儿的,”
“也没想过对他如何,”
“就是希望他能安心待在儿臣眼皮底下,做一个太平王爷。。。”
其实朱棣自己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
他的确想善待除建文以外的大哥子嗣,
可他自己靠靖难得位,
名分不正,
大哥的子嗣,对他和靖难元勋们始终是威胁,
这也是为什么在原记忆中,
永乐十五年,
他处置了老十九朱橞诈称蜀藩侄子朱悦燇为“建文君”要谋反的案子之后,
紧接着,
就处置了朱允熥。
叔侄亲情和皇统相比,还是差了一些。
朱元璋冷哼一声,打断道,
“你少扯这些虚的,”
“你待亲侄子如此凉薄,不怕遭天谴么?!”
听到老祖宗这句重话,一众后世皇帝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我大明宗室,叔侄相残的恶因,
的确是早早就种下来了。
朱由校默默退回了旁边,瞄了一眼还站在中间,准备奏禀新记录的朱慈烺,心中暗暗叹息,
由检与朕兄弟亲厚,
可慈烺却因怕失去大位,始终与朕隔着一层,
这也是我皇家伯侄疏离的一大例子啊!
当然,
跟前面的几位祖宗们比起来,
朕和慈烺在各自朝代没有交集,已经算好的了。
朱厚熜斜眼瞟了皇伯朱佑樘一眼,在心里默默为自己开脱,
朕只是当年没有特别尽心对待皇婶而已,
朕有生父生母,总得认吧?
而且朕一直虔诚祭祀皇伯、皇兄,
所以,
朕算不得凉薄。
朱见深眼底透出黯然之色,他想起了自己的皇叔景泰帝朱祁钰,
朕恢复了叔皇景泰的帝号,已经仁至义尽了,
虽然比起父皇直接夺了朕的皇位,
他边缘化安置朕算厚道,
可他毕竟废过朕的太子之位,
如果可以选,
朕真希望没有这些糟心的境遇,
可这等事,哪里有得选?
可能太祖爷说的对,
我天家叔侄不睦的根源,
就是来自太宗爷,
他先受到以侄害叔之苦,
后以叔弑侄成功反制,
可他的儿子汉王,又被自己的孙子宣德爷所弑,
再到了朕的父辈那里,
等他们这几位先帝爷,
进了这偏殿里,
都不知会闹出什么乱子,
朕得提前好好盘算一下如何自保才是。
朱棣脸黑如炭,袖中的双拳紧紧握起,“父皇,您太偏私了,”
“允炆对待我等叔叔们的恶行,才是真正的凉薄,”
“没有他下死手,”
“儿臣会奋起反抗吗?”
“一切罪恶的根源都是允炆的错!”
“他失去大位,就是天谴!”
后面还有半句“归根到底还是您的错!”,朱棣没有说出口,
继续与自己的父皇言语对立起来,并没有任何好处。
朱元璋一下子,被堵得没话说,
咱不得不承认允炆的暴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