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他翻开看的前两页,清晰完整地讲述了一种名为‘郎窑红’的瓷器做法,瓷胎和釉料所需原料,配置方法极其精确,语言简练,一点都不晦涩难懂。
林易觉得,即便是他这个对烧瓷一窍不通的人,多看几遍,再反复试验,也能烧出来,唯一问题是手艺不佳,做出来的成品没那么好看。
若是让陶瓷匠人来做,这点问题便不复存在了。
林安澜佯装看书,其实注意着林易的反应,她爹看起来挺聪明的,看了内容应该不会不当回事吧。
果然,看出这书不凡的林易将书合上,问道:“澜娘是在书坊里买的?这上面的字你都认全了吗?”
林安澜点头又摇头,说道:“有些字不认识,书上面有很多好看的图画,还有颜色呢。”
她在书的最后添加了许多瓷器样式和花色纹样,那几页看起来很漂亮,足以吸引每一个看到的人的目光。
林易将书往后翻了翻,看到了林安澜说的那几页,确实鲜艳夺目。
林易看了许久,才又说道:“这书能先给爹看看吗?”
林安澜忙不迭点头,这就是她印书的目标啊,折腾这么久可算是送到林易手上了。
至于林易拿了会不会去做,林安澜从没担心过。
即便不从赚钱的角度,单说能做出来大虞朝现在没有的器具,成品样式丰富,谁都想去试试吧。
见林易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看书,林安澜不在书房里停留,默默出门。
林易看书,却不是在看内容。
他先是研究纸张,这纸虽没有那么洁白,但质地均匀,看得出来做这纸的匠人手艺娴熟,单是抄纸这一步骤便可称得上是炉火纯青,但总体和顶级的宣纸又有很大的差距,只能称得上是中档纸,或许和所用原料有关。
林易在市面上还未见过这种纸,但近些年各种新型纸张层出不穷,他也只当是自己孤陋寡闻,未见过这种纸。
墨色很新,应是今日所印,但墨的味道有些奇怪,也是他未曾见过的。
林易还注意到一点,整本书很容易就能看出是刻印本,但相同的字竟然一模一样。
现下,刻印书籍多是雕刻匠人按照写字匠写好的内容雕刻在木版上,然后刷上墨,将纸覆于其上,便能印出多张同样内容的书籍来。这也就是所谓的雕版印刷。
但即便是书法大家也不可能将相同的字写得一模一样,分毫不差。何况,要让印出来的书籍是正字,写模板的时候就要是反字,写正字尚且做不到如此,写反字能做到更加不可能了。
即便有人可以做到,雕刻匠人再雕刻过程中也不会那么完美,完全一模一样得刻下来。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林易百思不得其解,若是在长安城,还能请教官办印刷坊的老匠人,但在梓州,他只知道有家民办的小型印刷坊,那坊主和他没有交情,更是不可能让自家老匠人来解答他的问题了。
林易之所以从各个方面分析这本书,事项看出书的来历。
纸墨有一定的地域性,但这两点他看不出所以然,再加上字迹的问题,不仅没有他想要的答案,反而谜题更多了。
林易唯一认识的,唯有书封。
但这书封是市面上最普遍的,连他都是用的这种。
林易万万没想到,这书封就是来自于他的书房。
看半天也看不出问题,林易揉揉额头,只看日后能不能有机会解开。
林易站起身,在书房慢慢踱步。这书无疑是瓷器集大成者所编,若是书中所展示的瓷器制作方法是真的,他为何没见过有成品现于世?
即便是前世他在长安城飘荡的日子,皇宫里他所看到的瓷器也只是比普通的更加精美罢了。
而且,这种书写出来应该只在匠人手中流传,又怎么会到童山县书坊里,还被他女儿买下了?
若是旧书,倒是可能会明珠蒙尘,不被人发现,但这显然是本新印出来的。
疑点太多,又都没有答案。
那么要不要按照这上面所写,试着做一批瓷器出来呢?
林易思考良久,觉得还是要试试,书上所写各种鲜亮多彩瓷器,他也想亲眼看看成品到底为何样?
既然要做,就要找合适的地方建陶瓷作坊,还要找匠人。
林易揉揉眉心,前期恐怕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好在原本用来买隔壁县田地的钱还没花。望山最近要做的事太多,即便是福顺从长安回来,有了帮手,也忙到了现在才有空闲。
原本打算过了冬至再让望山出远门去办这件事,现在嘛,依旧要出门,但不是买田,而是寻找合适的陶瓷匠人和地方。
打定主意,林易不再纠结,叫来望山交待一番,让他明日便出门去办。
望山不知道书的事,不明白林易为何突然要做陶瓷生意,还是自己制瓷,但望山一句话都没问,得了任务就着手准备。
冬至吃饺子,午食厨下煮了素饺子来吃。
冬季菜蔬少,林家每日只有萝卜菘菜豆腐来吃,一段时间下来都消瘦些许。
林安澜也吃腻了,馋肉得紧。
作为现代人,没有守孝吃素这一说,但林安澜在静心书斋里,守着满冰箱的肉也没有吃过一口。
来到了需要守孝的大虞朝,投生为人家的孙女,林安澜便也遵守,何况林祖母对她确实不错。
为了保持营养,林安澜每天都在静心书斋里冲一杯奶粉喝,不知道奶粉属不属于饮食禁忌里的一种,但她才三岁啊,每天吃素会长不高的。
书斋里还有些菜蔬,林安澜有时候也会自己做来吃,但素菜依旧是素菜,怎么也代替不了肉。
而且,一家人都在吃白菜豆腐,她一个人躲起来吃好吃的,良心上稍微有些过不去。
林安澜走在自己开辟的小菜园里寻摸着。
书斋里的花园是请了人来打理的,但蔬菜都是自己种的。
她一个人也吃不了多少,所以菜园不算大,别墅和藏书楼之间的空地就足够用了。
林安澜种菜,不求量大,只求种类丰富多样,能让她一年四季都吃到自己种的菜。
大虞朝没有现代那些高产作物,她想拿出去一些种植,除了丰富餐桌,也能将高产作物带给这个时代。
红薯,土豆,玉米。这三种是高产作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