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计策还没完全展开实施,就胎死腹中了!
二皇子虽然和林玄辅政见不合,但目的地是一致的,都是想让孙坚死无葬身之地,他还是有搏一搏的心态和想法的。
所以才有了,吏部侍郎李匡佑,刑部主事林成都,礼部司郎方文阅,三人,在东城门外煽风点火的事情。
当然,林玄辅的设计不仅仅是如此,这才哪到哪?
林玄辅出手那绝对都是一步接着一步,而且还是多管齐下,置孙坚于死地。
抛开蝗灾的事,他从多个方面设计孙坚。
比如孙坚的医术,他发明的土豆,以及他的诗词。
医术问题上,林玄辅想捏出来个欲加之罪,多找一些人告孙坚,甚至多找一些官员参孙坚治死过人,然后“受孙坚害的百姓都去京都府闹,最后煽风点火激起民愤,最好让百姓和官府斗一下,再死一批人。
把这些罪名最后都扣到孙坚头上。
让孙坚百口莫辩,查无可查,坐实诸多罪名!
除此之外,孙坚的土豆也要加到计划中去。
对于这个新粮种子,林玄辅能给出的办法就是投毒!
其实林玄辅已经派人去了弘农郡弘农县孙家庄。
听说孙家庄和周边的村镇已经都在种孙坚的土豆了。
据说在弘农县汪县令的带领下,还都收割了好几波了土豆了,正打算往其他乡镇拓展。
这个时候林玄辅只需要派人在土豆里面加入剧毒,然后在吃死一些人,那林玄辅就能凭借自己三公之首,当朝宰相的身份来把这件事闹大!
同治病的人一样,宣传言论,煽风点火。
激起民愤,最好再找一些死士假扮成农民,因为土豆吃死人这件事和官府来个你死我活。
最后再死上几百几千人,以此来压孙坚。
从而把孙坚治罪下狱,就算孙坚最后想办法自证清白了。
林玄辅也会让整个大乾流言四起,诟病孙坚,用舆论压死孙坚!
最后一步就是诗词了。
林玄辅不得不承认,他自己对孙坚所作出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非常喜爱,几乎可以说是爱不释手,经常性的阅读。
但一码归一码,即使这样,也不能改变他想让孙坚身败名裂,然后死无葬身之地的目的。
他原本是想借用大周和大宋的由头,找一些文人墨客,来攻击孙坚,然后捏造假证,控告孙坚抄袭的罪名!
然后取得伪造证据后,公布于天下,让天下人对孙坚群起而攻之。
再使劲的煽动民间言论和非
议,这样就能让孙坚身败名裂了!
这些原本都是一环套一环的。
不论是医术、新粮种土豆还是诗词,都是排在了蝗灾之后。
按照林玄辅和二皇子以及几个心腹大臣的预估。
就算是孙坚有通天的本领,也不可能把蝗灾根除掉。
最多能弄下一个镇压部分地区的局面来交差。
因为孙坚原本就是赶鸭子上架,压根就不是自己主动提出来要接治理蝗灾的差事,而是被乾武皇帝生生架上去的。
从这一点,这就说明孙坚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任何底。
他根本就没把握镇压蝗灾!
而且这件事不论是放在谁来看,最后最好的结果也仅仅只是部分地区的镇压,绝不可能全面镇压,根除蝗灾这种事,更不用说了,完全没有这个可能!
反正不论是林玄辅,还是二皇子,还是他们门下这些大臣们,都是这样的看法和认为。
若是没有孙坚,让他们这些人随便谁来做这件事,他们可能一点把握都没有,几乎可以说就没胜算!
对于蝗灾这件事,他们这群人别说部分地区镇压了,就算是小面积镇压他们也不敢打包票。
故此他们对孙坚最高的认知也就这样了。
就算孙坚真的是仙人谪凡,那也不可能根除掉,因为蝗灾最怕雨天,可眼下大乾干旱至此,哪来的雨天可言?
而是根据朝廷的推算,今年关中地区的雨季最快也要等到两个月之后了。
古代人们其实是可以算雨季的,一年十二个月,他们能根据黄河流域的沙水重量推算雨季的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
【nmxs8.cc】